社交恐怖症量表(Social Phobia Inventory,SPIN)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作者:如文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7-24

社交恐怖症量表(Social Phobia Inventory,SPIN)

【论文摘要】 目的 评估SPIN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 成都市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流行病学研究中确诊的155名社交恐怖症患者和1765名正常对照者完成SPIN,对其中30名学生间隔2周后重测。 结果 SPIN间隔2周的重测信度为0.887,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895,Cronbachα系数为0.8940。截断值为19,此时的灵敏度为76.13%,特意度为78.47%。因子分析的结果提取出四个因子。 结论 SPIN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值得进一步修订和推广。

【论文关键词】 社交恐怖症量表 信度 效度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ocial Phobia Inventory Xiao Rong,Wu Wei-li,Zhang Wei△. Psychiatric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Hospital,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ocial Phobia Inventory. Methods: 155 social phobia patients and 1765 normal controls, selected from the epidemiological survey about the social phobia in Chengdu middle and college students completed the SPIN. 30 students in the surveyed completed the SPIN two weeks later. Results: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SPIN is 0.887. Spearman-brown split-half reliability is 0.8895. Cronbach α coefficient is 0.8940. The cut point is 19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ensitivity which is 76.13% and the specificity which is 78.47%. Factor analysis extracts four factors. Conclusion: The retest reliability,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discriminant validity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SPIN is satisfying. The SPIN deserves further emending and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Social Phobia Inventory reliability validity

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SP),也称为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不同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证实,SAD的年患病率2.6%—7.9%,终身患病率3.8%~14.4% [1,2],病程长,对患者社会功能损害严重 。目前大多数SAD评估量表并不能作为诊断工具,这就提出了对有诊断功能的SAD量表的需要,这类量表如Olsfson等人于2000年发表的焦虑障碍筛查日工具(Anxiety Disorders Screening Day Instrument,ADSDI),Wittchen和Boyer等人在1998年发表的焦虑筛查问卷(Anxiety Screening Questionnaire,ASQ),Stein等人在1999年发表的社交恐怖症问卷(Social Phobia Questionnaire,SPQ), Kathryn M.Connor等人在2000年发表的社交恐怖症量表(Social Phobia Inventory,SPIN)及其后于2001年发表的迷你型社交恐怖症量表(Mini-Social Phobia Inventory,Mini-SPIN),Zimmerman和Mattia等人在2001年发表的精神疾病诊断筛查问卷社交恐怖症部分(Social Phobia Subscale of the Psychiatric Diagnostic Screening Questionnaire,PDSQ)[9-11],Newman等人在2003年发表的社交恐怖症诊断问卷(Social Phobia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SPDQ)[12]。它们弥补了这一缺憾,使用量表诊断社交恐怖症成为可能。

上述的诊断用量表各有优缺点,在2000年之前ADSDI、Mini-SPIN、SPQ的重测信度,和其他同类诊断用量表的会集效度、区分效度均未测,其中Mini-SPIN是专为广泛型社交恐怖症设计的,在非广泛型中的应用还未肯定。ASQ的应用对象是广泛型焦虑障碍患者,而并非是单纯针对社交焦虑患者,PDSQ也存在类似的原因,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但两者有一个其它量表无法比拟的好处是可同时了解共病情况[13],它们的修订有也很有意义。而SPIN在国外的社交恐怖症药物治疗效果评价中应用广泛,修订工作较成熟,所以本研究选择它为修订对象。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最低样本含量计算取作者Kathryn M.Connor报道的,当取截断值为19时的SPIN敏感度(p=0.725)和特异度(q=0.843)计算, δ为允许的误差,取δ=8%:

患者组:

对照组:

调查对象来自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于2003年11月到2016年1月成都市大中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诊断标准采用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IV)翻译的《DSM-IV分类与诊断标准》[14]。共发放SPIN问卷2000份,团体自评,当场收回1995份,有效问卷数为1920份,有效率为96.24%。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人口学资料情况如表1,两组在性别构成和教育程度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构成上有0.5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没有临床意义,故两组仍具有可比性。

表1 人口学基本资料

项目

患者组(n=155)

对照组(n=1765)

统计量

P

平均年龄

17.17±2.73

16.67±2.90

t=1.918

0.036*

性别

81

915

χ2=0.01

0.933

74

850

教育程度

初中

50

570

χ2=0.005

0.995

高中

44

498

中等职业教育

8

93

本科

30

343

大专

23

261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量表的翻译和定稿

首先由精神病学专业的一名博士和一名硕士共同对SPIN进行认真、准确的翻译,然后请一位双语专家回译,并结合我国语言习惯和文化特点对个别地方做了修改,保持了原量表的题义和评分标准。

1.3评定工具

主要评定工具是由Kathryn M.Connor制定发表于2000年的社交恐怖症量表(Social Phobia Inventory,SPIN)。这是一个17项的自评量表,包括三个维度:害怕(6项,用害怕1~6表示:害怕1:害怕见权威人士;害怕2:害怕参加聚会和社交场合;害怕3:过分害怕被批评;害怕4:害怕与陌生人谈话;害怕5:害怕别人关注自己;害怕6:.害怕陷入难堪)、 回避(7项,用回避1~7表示:回避1:回避和陌生人谈话;回避2:回避可能使自己难堪的情景;回避3:回避聚会;回避4:回避让自己成为关注中心的情景;回避5:回避演讲情景;回避6:过分回避可能被责难的情景;回避7:回避和权威人士谈话)和生理反应 (4项,用反应1~4表示:反应1:为“一见人就脸红”而苦恼;反应2:因“一和人交往就出汗”而苦恼;反应3:为“一和人交往就心跳加快”而苦恼;反应4:为“和人交往时表现出发抖或颤抖”而沮丧),评定时间范围为最近3个月,评分等级为0到4分:没有(0),有一点(1),有些(2),非常(3)和极度地(4)。分数范围为0到68分。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WIN11.0软件分析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2周后重测信度,Cronbachα系数及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评估内部一致性信度,t检验和方差分析评价区分效度,因子分析评估结构效度。

2 结果

2.1信度分析

2.1.1重测信度

调查中30人的间隔2周的评分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回避维度两次的相关系数为0.901,害怕维度为0.875,生理反应维度为0.863,总量表为0.887,证明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2.1.2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

同质性信度结果见表2,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895,说明SPIN用于评估大中学生时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可靠性。

表2 SPIN同质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

项目

α

标准化项目α

n

条目数

害怕维度

0.7390

0.7441

1920

6

回避维度

0.7764

0.7785

1920

7

生理反应维度

0.7784

0.7797

1920

4

全部

0.8940

0.8960

1920

17

2.2效度分析

2.2.1区分效度

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SPIN结果比较显示患者组在害怕、回避和生理反应这三个维度的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3 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均数比较( ± S)

患者组

(n=155)

正常对照组

(n=1765)

t’△

P

害怕维度

10.045 ±4.550

4.914 ±3.165

13.749

0.000*

回避维度

12.503±5.412

5.969±3.840

14.710

0.000*

生理反应维度

5.413±4.038

1.775±2.224

11.070

0.000*

总分

27.961±12.188

12.658±8.067

15.340

0.000*

*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表示当方差不齐时的统计量值

设C为截断值, = 12.658,S1= 8.067; =27.961, S2=12.188, 在要求误诊率和漏诊率都小的情况下[15]:

求出C=18.753, 实际工作中取截断值为19,此时的灵敏度为76.13%,特意度为78.47%。表4比较了SPIN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患者中的均数比较,155名患者中有4名患者处于部分缓解期,样本例数太小,故未纳入比较。疾病严重程度划分标准根据SCID中对SAD的划分标准,定义为轻度:症状引起的社会和职业功能的损伤很轻;中度:症状和功能障碍处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满足诊断标准后还有很多症状,或几种症状特别严重,或症状和职业功能显著受损;部分缓解:以前完全满足诊断标准但是目前只有部分症状或征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PIN具有可靠的测验性能可有效地把不同严重程度的SAD患者区分开来。

表4 不同严重程度SAD患者组的均数比较( ± S)

轻度

(n=61)

中度

(n=55)

重度

(n=35)

F

P

害怕维度

8.246±3.758

9.982±3.904

13.286±5.205

16.141

0.000*

回避维度

10.492±4.661

12.636±4.714

15.943±6.212

12.825

0.000*

生理反应维度

4.049±3.232

5.527±4.036

7.829±4.402

10.867

0.000*

总分

22.787±9.540

28.146±10.557

37.057±14.088

18.390

0.000*

*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2结构效度

因子分析结果:对1920名被试学生填写的SPIN各项目的评定结果提取公因子,选择特征值(Eigenvalue)≥1.0的主成分并进行因子的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以此作为因子定义及解释的基础。将所有因子上载荷≥0.3的因素作为显著相关项目,结果见表3(仅显示显著相关项目结果)。

表5 SPIN因子分析结果

项目

因子负荷矩阵

因子1 因子2 因子3 因 子4

害怕1

0.712

反应1

0.687

害怕2

0.562

0.384

回避1

0.839

害怕3

0.637

回避2

0.767

反应2

0.773

回避3

0.467

0.367

回避4

0.630

害怕4

0.790

回避5

0.559

0.374

回避6

0.728

反应3

0.713

害怕5

0.562

害怕6

0.303

0.719

回避7

0.742

反应4

0.316

0.638

特征值(Eigenvalue)

6.407

1.377

1.118

1.030

贡献率(%)

37.689

8.099

6.576

6.057

解释总方差百分比(%)

18.232

15.536

14.817

9.837

3 讨论

3.1信度

Pearson相关分析证明了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63~0.901。三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7764、0.7390和0.7784,全部条目Cronbachα系数为0.8940,与作者的研究结果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8~0.89,Cronbachα系数为0.57~0.94一致,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3.2结构效度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提取出四个因子,最强的因子1包含条目害怕1、害怕2、害怕5、害怕6、回避3、回避4、回避5、回避7和反应4,表示“害怕及回避参加聚会和社交场合”,因为此种场合最容易和陌生人谈话,最容易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因子2包含条目害怕2、回避3和反应1、反应2、反应3、反应4,主要表示“生理反应表现”;因子3包含条目害怕3、害怕6和回避2、回避5、回避6,表示“过分害怕及回避难堪的情景”;因子4包含条目害怕4和回避1,表示“害怕和回避与陌生人说话”。zhlzw.com中华勵志网由于正交旋转后仍有害怕2(害怕参加聚会和社交场合)、害怕6(害怕陷入难堪)、回避3(回避聚会)、回避5(回避演讲情景)和反应4(为“和人交往时表现出发抖或颤抖”而沮丧)对两个因子有贡献作用,说明这五个条目需要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被试者的理解能力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如明确定义“社交场合”的范围,修改条目害怕6(害怕陷入难堪)的措词使之能够更好地区分SAD患者和害羞者等等。

3.3诊断效能

本研究证实了SPIN具有良好的诊断功能,能可有效地用于SAD的诊断及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估。当取截断值为19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具有临床诊断引用价值,这一结果与Kathryn M.Connor的研究结果(截断值为19分,此时的敏感度为72.5%,特异度为84.3%)一致。同时由于其从社交恐怖症的三大症状领域—害怕、回避、生理反应评估进行自评,并且有条目简明,填表快速,评分结果分析简单等独特的优点,故可作为大规模筛查的诊断性工具。可以设想,SPIN也许还能评价SAD治疗效果,并能区分出不同治疗的效能,这一设想需要以后的研究证实。

尽管SPIN有着上述的诸多优点,但Kathryn M.Connor本人还是总结出SPIN具有以下缺点:1.到目前为止仅研究了相对较小的样本;2.没有涵盖DSM-IV社交恐怖症的所有诊断标准;3.SPIN还没有在其他重要人群中使用的评价,如儿童,少数民族,非英语人群。本次研究首次提供了较大样本的非英语人群调查结果,证实了SPIN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但也发现SPIN的中文版具有个别条目翻译欠妥当的缺点,如条目6“回避可能使自己难堪的情景”、条目15“害怕陷入难堪”,个别害羞的被试可能在这些条目上有较高的评分,由此降低了量表的特异度,这些缺点有待于今后的修订工作来改善。

参考文献

1. Jitender S, Murray S. A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and Approaches to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Drugs,2000;59 (3): 497.

2. Richard GH.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 of social phobia in the clinic and the community. Psychological Medicine,2003;33:583.

3. Kessler RC, McGonagle KA, Zhao S, et al. Lifetime and 12- month prevalence of DSM-III-R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Arch Gen Psychiatry,1994;51: 8.

4. Olfson M, Guardino M, Struening F, et al. Barriers to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anxiet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0;157:521.

5. Wittchen HU. Boyer P.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Anxiety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ASQ-15).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Supplement),1998;34:10.

6. Stein MB. Social Phobia in the Primary Care Medical Setting. Journal of Family Practice,1999;48(7):514.

7. Kathryn MC, Jonathan R.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ocial phobia inventory.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0;176:379.

8. Connor KM. Kobak KA. Mini-SPIN: A brief screening assessment for generalize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01; 14(2):137.

9. Zimmerman M. What Should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Psychiatric Diagnostic Evaluations B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2003;191(5):281.

10. Zimmerman M,Sheeran T. Screening for Principal Versus Comorbid Conditions in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With the Psychiatric Diagnostic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03;15(1):110.

11. Zimmerman M,Mattia JI. A Self-Report Scale to Help Make Psychiatric Diagnoses: The Psychiatric Diagnostic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01;58(8) : 787.

12. Newman MG. Kachin KE. The social phobia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 new self-report diagnostic measure of social phobia.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3; 33(4):623.

13. Sheeran T,Zimmerman M. Social Phobia: Still a Neglected Anxiety Disorder?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2002;190(11):786.

14. 庞天鉴译.DSM-IV分类与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科学会.2001:166

15. 范宗华.现代流行病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成都,1999:90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