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抑郁缘于中式盘点太苛刻

作者:suyuxuan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8-10-09

年终抑郁缘于中式盘点太苛刻  岁末年初,抑郁流行

进入12月份以来,北京各大医院心理门诊求助者显著增加。数据显示,每年11月至12月是抑郁症高发期,患者主要集中在20岁至50岁之间的人群。

另据华夏心理热线电话统计情况来看:进入12月以来,拨打心理咨询电话的人群相对10月、11月普遍增多。其性别比例上女性占72%左右。由于年终人们习惯的“盘点”心理所致,许多处理不好预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而导致年终抑郁和新年紧张的求助者开始激增。

急于补偿的心理使人喜欢“盘点”过往

多彩猫猫(网名)28岁,来北京已2年多。进入12月以来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低落,心事重重。她不仅替老公的身体担心,而且工作上也提不起劲来。她很灰心,不能原谅自己,觉得一年都荒废了。

专家说,这是典型的“年终抑郁”。12月,这个辞旧迎新、盘点过往展望未来的特殊月份里,人们的情绪往往会焦虑、不安、低落、萎靡不振,像猫猫一样抱怨自己一年里的“失败”,痛恨自己的“无能”。

人们为什么会在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抑郁情绪泛滥?

旅美著名心理学家尹璞先生指出,如同生日的时候人们习惯盘点自己一样,人们到了年底也习惯于盘点自己的过往,在这个时候,人们总是急着把想要的东西补上,“焦距”总是放在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而对好的一面往往视而不见。

中国的职业化教育导致人们在盘点时只看到差距

为什么在总结时人们只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收获颇丰?尹璞老师说,这与中西方教育体制差别性有关。

尹璞说,中国的教育教人们要看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其实,人们在盘点时应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发展。从不满意跨越到满意要有一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前进的过程了,何况这个过程需要有一个调整的过渡期,没有必要太过紧张或焦虑。”

西方的教育是鼓励人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自己付出后所得到的成绩,这样在盘点时人们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同时,尹璞老师指出,到一年终结前,西方有个圣诞节日,这样的节日会冲淡人们到年底盘点时的“灰色情绪”,缓冲焦虑、紧张、低沉的情绪,给人们带来快乐与舒展。

女性最容易年终抑郁,需要平衡好自己的心态

年终抑郁具体表现有很多:比如女孩子抱怨自己一年的减肥计划不成功,担忧明年的计划是否也会同今年一样的糟糕;男孩子在盘点一年的工作业绩时,感到又荒废了;明明自己事业很成功,却抱怨情很失败……尹璞整理多年的研究发现,到了年终,情绪抑郁的以30—45的女性居多,因为女性很感性,盘点面比男性广一些,男人会在事业上盘点的多些,女人看到自己的差距后导致情绪低落的几率比男人要多几倍。30岁的林夕今年经过努力终于考下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但进入12月中旬,她的情绪十分低落,频繁向朋友哭诉。她总结过往,抱怨自己受到的待遇不公平,经常会哭起来。近来年底工作量加大,更加导致了对一切都不顺利的境遇感到无能为力。感情上,一直没找到自己的Mr. right。

“其实她今年已经得到比较重要的东西。获取证书是一个收获,积累工作经验是一个收获,离开不理想的工作环境,也是迎来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机会的一步,这几点她没有看到。”尹璞说,“人的生活需要平衡,新年中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在个人感情方面也有进展,生活就会平衡很多。但生活中并不是一切都会同时到位。”    工作时间短的人遇到年终抑郁,要学会原谅自己和他人

还有一类特殊的人群———大学毕业、刚工作一两年的人们,也是容易感染年终抑郁情绪的。尹老师便遇到这样一个案例。小刘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两年,现状与毕业时自己的理想相差很远。进入12月中旬,她感到心情很压抑。工作上很不如意,与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又面临被调动岗位的局面,她很痛恨领导,因此自信心受挫,情绪低落,一蹶不振。

尹璞老师说:“人们在年终盘点时,不仅会抱怨自己,也会对自己的父母和其他长辈,甚至是同事、领导、朋友有抱怨。同时,也对一年中发生的一些事有歉疚。甩掉包袱,轻松迎来新的一年的最好办法,就是原谅与道歉。”面对小刘这样的案例时,尹老师建议,认真给这个“具体的人”写一封发自肺腑的原谅信,“原谅信或道歉信并不一定要交给对方,因为名义上这封信是写给对方的,但其实是写给自己的,目的是不让一件已经过去的往事长期纠缠自己。在认真写完这封信的同时,也意味着放下了对‘具体人’的怨恨,放下了歉疚和负罪感,将自己从抑郁情绪中解脱了一大半出来。”

google_ad_client = "pub-0149582512245117";

/* 250x250, 创建于 08-6-17 */

google_ad_slot = "7907118103";

google_ad_width = 250;

google_ad_height = 250;

//-->

成功人士也会年终抑郁,要学会将盘点时间拉长

进入12月以来,两位富翁相继自杀,一位是民企德州晶华集团董事长苗建中,一位是广州华港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豪。为什么他们选择了自杀?

尹先生指出,人们应当将盘点眼光拉长,并进行有阶段的衡量。他建议可以用写日记的心态去拉长时间观。这里所说的“日记”并不是流水账,而是那种可以为出版自传提供写作素材的人生纪录。试想,如果当前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种态度和每一个短暂的瞬间,都能以立于人生长河里的鸟瞰角度来向回看的话,就没有什么事是仅取决于当时、当下的惟一角度的价值衡量。当人们将自己的成就、艰辛,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之时,短促而焦虑的“盘点情结”会因无形中时间被拉长而淡化,而不会急于否定自己、消极影响新一年即将开始的生活。“在盘点时,人们总是喜欢用黑白分明的标准,比如好与坏,成功与失败,等等,却忘记了,坏的经历中有经验的积累,失败中有成功的种子,酸甜苦辣都能成为极有价值的人生财富。”尹璞指出,“以年底为达标期限的年计划,既不一定合理,也不一定能一步到位。把计划划分成若干个小段,在每一个阶段都能找到收获,找到价值,按自己的能力范围能够达到的每一个阶段性进步都是成功。人们在盘点时要按照实际情况,公平地评判。”尹璞教授说,他这次回国是参加“全民健心计划·华夏心理公益行动联盟零六岁首正式启动”的首站免费公益讲座的。他建议:“人们在年底不妨多参加一些免费讲座,听取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心理调试方法,梳理自己的抑郁情绪。”

专家简介:

尹璞: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多年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多种公益事业。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