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作者:心灵灵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3-01-25

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 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进入校园后,要实现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学习任务和方法的转变等,经常要面对新环境、新情况的考验。这一系列的变化,逐渐使他们原有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被打破。随着他们自信心、自尊心的增强,在渴望独立的同时,又呈现出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得特征。他们往往留恋家庭、父母和中学环境等,盲目地向往未来,容易随心所欲地把生活理想化。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苦难和挫折,就会产生复杂的消极心理,抱怨学校,抱怨同学,心理上有失落感,甚至把自我封闭起来。当这种情况持续存在,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往往容易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活动不积极等现象,从而导致情绪低落、烦躁、焦躁、精神衰弱等问题。心理上的不适应,以新生入学后一周到两个月之间表现得最为集中和明显。

(二)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大学期间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出现问题也最多。某校的一次调查表明:“学生时时感到一种压力和竞争”的占72%,“常常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而担心不安”的占60.3%。由于学习压力的加剧,许多大学生也因此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出于未来就业的考虑,什么都想要,热衷也考证、考研、学外语,不能如愿以偿时就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的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认为自己“入错了门,投错啦胎”,对学习无兴趣、无动力、无目标,产生厌学、悲观情绪。有的平时不好好学习,临时抱佛脚,抱着“别人能过,我也能过”的想法,有的干脆认为“苦读一学期,不如一大抄”,一旦不能如愿就后悔不已。还有的是过分看重成绩,从而出现考试焦虑。

(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必须要面临的现实课题,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的也不在少数。某学院曾就“在学校,你最渴望得到的帮助是什么”进行调查,结果是“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最受到关注。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大学环境的特殊性,大学生渴望那种理想的人际关系,能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与同学和睦相处,能顺利自如地进行人际交往。但是,由于交往经验缺乏、交往能力的不足等因素,大学生往往缺乏人际交往的主动性,不敢或不愿袒露自己的心迹,造成交往困难、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社交恐惧、人自卑等问题。

(四)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

就当今的大学生而言,谈恋已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现实,大学校园随处可见倩影双双,连桌面文化也尽显爱的本色。爱情是美好的,但对于情窦正开、不谙爱情真谛的大学生来说又是神秘和复杂的。异性关系中的疏远与亲密、拒绝与接受、决裂与恢复,爱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双方个性差异导致的矛盾冲突等,都会给大学生带来程度不一的心理冲击。有的是不顾客观情况的单相思,备受心理煎熬;有的是多角恋爱,遭受“剪不断、理还乱”的心里空困扰;有的是“爱将上更爱美人”,疯狂恋爱,无暇顾及学业,结果学业亮红灯,甚至毕不了业;有的不幸遭遇失恋,承受不起打击,从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甚至走上轻生、犯罪的道路。

(五)性方面的心理问题

随着大学生生理的发育成熟,性心理也趋于成熟。由于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在性方面也容易出现心里困惑,包括性意识困惑、性行为心理困扰、异性恐惧等。作为大学生来讲,又被异性吸引、常想到性问题、性幻想及性梦等表现,这是正常现象。但由于认识的偏差,有的大学生容易由此紧张不安,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回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另外,在性本能的驱使下,出于缓解性压力的需要,有的大学生还会出现性自慰、婚前性行为等现象。由于性知识的缺乏、传统性观念的影响等因素,有的大学生因此产生焦虑不安、自责、紧张惶恐的心理问题。

当然,除上述几方面外,大学生在择业、出国留学等其他方面,也会出现心理困惑和烦恼。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一定得影响,必须进行及时有效地化解,避免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理健康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