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生平简介

作者:心灵灵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7-29

汉斯.艾森克(Eysenck.Hans1916-1997)英国心理学家。以其人格理论和行为疗法而闻名。

1916年艾森克出生于德国柏林,并在那里求学。他的父母都是演员,父亲长于喜剧表演,母亲则是默片演员。在他2岁时,父母离婚,他由祖母抚养长大。在他18岁时,由于拒绝加入纳粹组织而无法进入柏林大学就读,因此离开德国去国外求学。他先到法国迪荣大学学习文学和历史。之后去伦敦大学,他本来打算学习物理和天文学,但是由于他没有经过必须的培训,因此他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花一年时间接受基础训练,要么选择另一个他未曾听闻的专业――心理学。最后他选择了心理学。

1934年,由于政治原因(反对希特勒统治)离开德国,赴法国第戎和英国埃克塞特学习,1935年在伦敦大学开始涉足心理学课程。1938年,艾森克获文学士学位,194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后相继在莫兹利医院和伦敦大这精神病研究所工作。在该所初创时期,艾森克筹建了心理学系,成为伦敦大学的一名教授和莫兹利与贝思莱母·罗亚尔医院的一名心理学家。之后,他作为英国的一名教授,承担了开创临床心理学的任务,由他创建的心理学系是第一个培养临床心理学家的机构,并用于发展行为治疗的方法。

1997年病逝于英国伦敦。

艾森克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人格理论、测量、智力、社会态度和政治、行为发生以行为治疗。艾森克认为,人是一个生物有机体,其活动同等地受制于生物因素(遗传、生理、内分泌腺)和社会因素(历史、经济、相互作用),这观一点决定了他的思想及其研究方向。他认为,只强调生物因素或只强调社会因素都会阻碍科学的发展。他关于人是进化的产物,人仍然保留着几百万年前早期生命形成发展过程中痕迹的观点,遭到了那些倾向于社会因素的社会科学家的反对,但艾森克却认为这是恰当地理解人的基础。艾森克在心理学、生物学、遗传学和其他一些专业刊物发表过近600篇科学文章,并出版了36本书。其传记《自传:心理学史》由H.B.吉布森编辑出版。

艾森克主要著作包括:《人格的维度》(1947)、《人的人格结构》(1953)、《焦虑与歇斯底里的动力学》(1957)、《变态心理学手册》(1960)、《弗洛伊德学说的实验研究》(1973)、《人格测量》(1976)、《智力的模式》(1982)等。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理健康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