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作者:如文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7-24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最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Seligman 和Csikzentmihalyi。1997年Seligman 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及这一领域,逐渐形成了异常积极的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是指通过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实现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

1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当前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对于积极情绪,B.L.Fredrick(1998) 提出了拓延— 构建(broaden - and -build)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主观幸福感,快乐和爱都构成了心理学新的研究热点。积极情绪之间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现在,被研究的最多的是主观幸福感和快乐,强调人要满意的对待过去,幸福的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

2 积极的个性特征

Hillson 和Marie(1999) 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性(PI:positiveindividualism),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PR :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coping)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3 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salovey 指出,在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中,大多数的研究偏向病理性质,因此局限于负面情绪是如何导致疾病的,而对于积极情绪如何增进健康却少之又少。Salovey 认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呈负相关,所以前者代替后者会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因此研究了情感对生理和免疫系统的直接影响,以及情感的间接影响。尤其对于病人,处于积极情绪的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并进行锻炼。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理健康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