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中,她看到死去的丈夫来到她的床边,伸出手来拉她,好像要带她走。她从梦中惊醒,有一种恐怖和不祥的感觉。
一个63岁的老妇人,因为呼吸困难、胸痛、心跳加快与心悸等症状,而自行搭计程车到医院急诊处求诊。
医师怀疑是急性心肌梗塞。在详细检查之后,虽然心电图及生化检查方面都找不到特别的心肌病变证据,但因症状看起来非常危急,她仍在“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下,住进了内科加护病房。
在加护病房住了三天,症状改善了许多,于是将她转到一般病房,但仍维持“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虽然进一步的检查还是找不到支持此诊断的证据。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在一般病房住了两个礼拜后,因已无症状,医院决定将她转到养老院(因为病人目前独居,在家乏人照顾)。但当她知道这个消息后,即变得非常沮丧,对离开医院表现出极度的不安,而一再要求医护人员的关爱与保证。内科医师因此请精神科医师来会诊,希望帮她度过难关。
在短暂的面谈后,病人即透露如下的心事:
原来在三年前,她丈夫因第二次的心肌梗塞发作,而病逝于这家医院。在他死前,曾缠绵病榻数月之久,她日夜照顾着丈夫。表面上,她什么都没说,但内心却对自己长期担任护士角色深为怨怼,她希望丈夫最好一个人住到养老院去。当然,丈夫不主动提出来,她也只能认命地克尽一个妻子应有的职责。
丈夫死后,她好像获得重生般,立刻搬到一栋新的公寓去,家具也都换新的,显然是想断绝跟过去有关的一切。
就在她发病前六个礼拜的某天晚上,她作了一个恶梦:在梦中,她看到死去的丈夫来到她的床边,伸出手来拉她,好像要带她走。
她从梦中惊醒,有一种恐怖和不祥的感觉。她吓得不敢再在那个房间睡觉,而半夜起来将床垫和被单等都搬到客厅,改在客厅打地铺。而且从那天以后,她每晚都在客厅的地板上睡觉。
就在她住院的当天清晨,她又作了同样的恶梦,梦中惊醒后,她极度恐慌,觉得呼吸困难、胸痛、心脏怦怦乱跳,好像快要死了,于是连忙叫了一部计程车,前往医院急诊处,结果,就因为上述症状而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发作。
面谈之后,精神科医师认为她的症状并非急性心肌梗塞,而是焦虑性精神官能症的发作,她不必而且也不宜到养老院去。于是在这个新诊断下,让她出院回家,然后再安排她接受进一步的心理治疗。
心理分析: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丈夫的亡灵重返床榻,伸手要接她走……听起来似乎有某种诡秘的灵异气氛,但其实是一个“焦虑的梦”。zhlzw.com中华勵志网
病人的焦虑可以说是来自她在丈夫生前对丈夫的敌意,及在丈夫死后因前述敌意而产生的罪恶感。当丈夫缠绵病榻时,她希望摆脱照顾他的责任;丈夫死后,她又连忙搬家,想摆脱跟丈夫有关的一切。但她的梦魇却泄露了她潜意识里的心事,那“伸出手要拉她一起去的丈夫”正是其内心罪恶感的化身。
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胸痛等,固然是焦虑引起的神经生理反应,但似乎也是她丈夫心肌梗塞症状的模仿,她终于也像她丈夫一样,被诊断为“心肌梗塞”而卧病在床。无巧不成书,到后来,院方竟然要将她转到“养老院”,这等于是她心事的重演,难怪她要不安地抗拒了。
潜在的敌意与罪恶感也是引发焦虑的一个常见心理因素,除了本案例这种形态外,还有其他类型,譬如有一位18岁的男学生,在和异性约会之前常会出现严重的焦虑症状,但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另有不可告人的原因。
这位男生的外表并不吸引人,可以说很难得到异性——特别是他看上眼的异性的青睐,但他还是想办法找机会和异性约会。他最近约会的女孩子,通常要等到下午六点,确定没有其他更好的男孩子来邀她时,才会答应他的约会。这种“聊胜于无”的约会使他原本非常强烈的自卑感及不安全感益形加剧,在潜意识里,一种对异性的敌意慢慢滋长着。
慢慢地,当他和这个女孩子在一起时,开始有了“将她捏死”的幻想。他说:“当我单独和她在车内时,我的脑海一直浮现她那细白的喉咙,我真想捏死她。”起先,他总是挥去这个要命的念头,但随后的几次约会,却又一再重复出现。终于在某一天晚上,当他开车要去载那位女孩子出来时,在车上忽然觉得自己的心脏狂跳,好像就要死掉似的,还好在几分钟后就又慢慢恢复了正常。但此后,每当他要和这位女孩子约会之前,即经常出现类似的焦虑发作。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在这个个案里,当事者对异性潜在的敌意是导致他焦虑发作的主因,而他之所以对异性产生敌意,乃是他自觉被异性瞧不起,自己的内在安全感受到威胁所致。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