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其他学者诸如阿斯马洛夫、布拉图西、泽伊加尔尼克、得罗夫斯基、苏博茨基、哈拉什、茨维特科娃、穆欣娜也研究了心理成熟的个性问题。
他们认为, 在对个性问题做具体研究时必须要考虑到个性活动的中介原则。并指出, 超越了少年期和青年期的个性发展根本不是线性的发展, 而是扩大选定的动机目标的发展。这样,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诸如,“发展的社会环境的改变”, 长时间生病, 年龄的变化等) 在动机与人的发展水平之间就会出现不能相互适应的现象。但是, 不论是异常的、不和谐的个性发展, 还是正常的、和谐的个性发展, 矛盾都是
他们的发展动力。
在这些学者的个性理论中, 彼得罗夫斯基的个性观点很值得关注。他的观点是详细分析个性心理学研究、确定个性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前提条件。而穆欣娜个性积极性观点为因生理缺陷而失去身体发展积极性的个体还能继续发展心理与社会个性积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彼得罗夫斯基的个性概念与个性积极性观点
彼得罗夫斯基与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把人类群体的单个代表者视为个体。他认为, 个性是对他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中, 以及与其他个体关系中所体现出的个体特征的描述。即个性是以社会的基本成分、个体本身、个体与社会的物质关系三种形式存在的。因此, 他用三种方法研究个性, 即个体外部鉴定研究方法、个体内部鉴定研究方法、超个体鉴定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从个性自身结构角度来研究解析个性的。
彼得罗夫斯基还研究了个性积极性。他认为, 个性积极性是个性的稳固特点。积极性在个体中表现为“超越情境的积极性”、“凌驾标准的积极性”、“超越角色积极性”; 个体内部积极性表现为行为、社会行动; 超个体的个性积极性表现为对其他人的实际贡献。彼得罗夫斯基提出的个性积极性是超越常规标准的至高的积极性, 是个性终生发展努力的目标。
2 穆欣娜的个性积极性观点
心理学家穆欣娜从方法论角度对发展的个性积极性作了重要解释。穆欣娜认为, 在顺利条件下健康个体三种积极性即身体积极性、心理与社会积极性得到发展。人的所有类型的积极性也会相互作用并在个体发育中确定个性的发展。发展的个性在失去身体发展积极性的时候, 不会失去发展与确定自己心理、社会积极性的机会。积极的以及不适宜的社会积极性状态对个性的发展都是有成效的。积极的社会积极性是以尽义务、并致力于改变人的生活状况、为自己和他人进行有益的自我改变为条件。无论是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系统, 还是人类活动领域中诸如交往、认知、劳动, 甚至是社会政治与艺术审美活动都是社会积极性发展的条件。社会积极性应该是以世界观、义务、行动三种形态为基础。不适宜的社会积极性是由个体在反省力、智力和意志都发展的条件下, 排斥对待人类价值观、人群、以及社会的活动倾向所确定。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