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
国际阅读教育协会的国际阅读素养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PIRLS)说,阅读能力是任何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与人沟通和互动的基本能力。究竟父母在孩子阅读爱好的培养上该扮演何种角色?又有哪些活动能促进孩子的阅读能力呢?
5~8岁是自主阅读的起点
其实,阅读能力的发展有既定的方向:从图像的阅读到文字的阅读,从父母的伴读到自主性阅读。
在学前阶段,由于孩子还不会识字,都是由父母念书给他听,孩子从书上的图片来了解故事。一直要到大约五岁左右开始,孩子开始展现对文字的兴趣,他不再只对图画感兴趣,而开始会指著书上的文字,问父母该怎么念,这时候他已经能够知道每个字都有其对应的语音了。
上了小学之后,孩子开始学习注音,也能够认得一些简单的字汇,慢慢的,可以自己读有标注注音、文字较少的图书。一开始,孩子会把焦点放在「读字」上,因此有时无法完整理解整个句子;逐渐地,当孩子的阅读的技巧越来越熟练,认得的字也越来越多,他便能专注在句子的意义上,并且愿意挑战更困难的读物。当遇到有不会念或看不懂的地方,他也能够根据前后文或插图来猜测故事的内容。
如何培养爱看书的孩子
研究发现,父母在孩子阅读能力及阅读爱好的培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是因为父母本身喜爱阅读对孩子是良好的示范;此外,父母提供给孩子良好的阅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经常带孩子上图书馆,或让孩子在想阅读时随手可取得读物,都有助于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以下便提供几个方法,是父母可以运用来促进孩子的阅读能力以及培养阅读兴趣的:
◎ 持续为孩子念故事书:
很多父母在孩子能够自行阅读后,就不再和孩子共读了,事实上,虽然孩子已经能自己读一些简单的书了,但父母还是应该继续书给孩子听,特别是在孩子睡觉之前。在念书给孩子听的时候,父母可以多加入一些声音的表情和抑扬顿挫,这样除了可以让阅读变得更有趣之外,也帮助让孩子了解标点符号的意义、句子的结构、以及故事的高潮跌起。
◎ 鼓励孩子读给你听:
父母可以跟孩子以轮读的方式来阅读,也就是父母念一段或一整页,接着让孩子来读一段或一页。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是父母先念一本比较困难的书给孩子听,再让还孩子读他最喜欢、最熟习的那本书给父母听。别忘了事后给孩子掌声和赞美,当孩子在学习一项新技巧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回馈和鼓励。
◎ 与孩子讨论书的内容:
亲子共读时,透过讨论可以让阅读更加生动,例如:在开始读一本书之前,可以先问孩子:「你觉得这本书在讲什么呢?」,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问他:「你猜接下来会怎么样呢?」、「你觉得小主角应该怎么做呢?」。只是,与孩子的讨论应该是很自由的,不需要事先设定好问题,也没有一定的答案。这么做只是要帮助孩子更能理解故事内容,也给孩子机会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
◎ 订定家庭阅读时间:
每周挑选出一段固定的时间,是家庭成员共同的阅读时间,例如吃完晚饭后的30分钟,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各自安静地阅读,事后也可以安排一个小小的分享,轮流说说自己的读书心得。订定家庭阅读时间的目的,除了养成孩子固定的阅读习惯,也让父母有一段清闲的时间,可以读自己的书。
◎ 鼓励孩子多用文字表达:
研究发现,读与写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是互相增长的,因此父母可以透过一些日常的活动来促进孩子的读写能力,例如用简单的字汇写小纸条给孩子,并鼓励孩子也用文字来响应;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写故事,或把孩子讲的笑话写下来,这些都是促进读写能力的好方法。
此外,生活中还有许多小活动,都可以促进孩子的阅读能力,例如爸妈平日可带着孩子一起看广告传单、食谱或产品使用说明书,出门时一起研读路上的招牌、电影的广告牌、或公交车的广告...等等。
阅读教育的重点在带出孩子的兴味,绝不是局限在课本上的考试知识,所以更应从生活中体验起。如果爸妈本身对阅读活动能保有一定的热情,这也将成为影响孩子阅读态度的最好教材,只要培养了孩子的自主阅读习惯,也等于为孩子开启了一条永远不寂寞的人生路!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