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沙袋是不少成年人缓解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最近烟台市芝罘区一所小学设立的心理咨询室也给学生们配备了沙袋器材,专门让孩子发泄情绪,同时也可以向“心理老师”来“诉苦”。(齐鲁晚报01- 04)
现在的小孩,人小心不小,小小年纪,心里装着的却是“大千世界的纷繁复杂”,装着很多情绪,如果不及时疏导,让情绪发泄出来,堵在心里,就会“积劳成疾”,走上歧途。芝罘区文化路小学开设心理咨询室——“知心小屋”,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诉苦和发泄情绪的平台值得点赞。然而,以“打沙袋”的游戏方式来让孩子发泄情绪却不可取。
首先,模仿成人打沙袋发泄情绪是东施效颦。打沙袋是不少成年人缓解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成人面对的是生活、工作乃至生存的压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可谓“压力山大”,需要打沙袋的剧烈运动来缓解压力,发泄情绪。
但是小学生用得着如此“剧烈运动”吗?按照当天兼职心理老师所倾听的几名五年级学生的“诉苦”:“爸爸妈妈一天到晚忙,一个周我都看不见他们一次”、“爸妈总偷偷翻看我的日记本”、“同学们为什么总是不喜欢和我玩”,这些情绪堵塞需要打沙袋的极端方式才能发泄吗?
其次,打沙袋发泄情绪具有暴力诱导。成人打沙袋发泄情绪,往往把来至压力一方臆想成沙袋,用拳头来发泄,那么小学生呢?小学生难道也把“没有陪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和自己玩的同学”臆想成发泄情绪的对象用拳头来发泄吗?小学生心智还不健全,如果一有情绪就对着沙袋一顿拳打脚踢,试问,有此习惯后,如果想发泄情绪了,身边没有沙袋怎么办?是不是拳脚就要加在父母、同学身上呢?难怪出现了“十六岁少女当街暴打七旬奶奶”,“小学生发飙对奶奶拳打脚踢扇耳光”的现象。
马加爵的残暴至今犹在,中学生争端杀死同学的校园案件时有发生,再说如今社会上采取伤害他人的方式来发泄情绪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从“浦东‘11·6’系列持刀抢劫女性犯只为发泄情绪”到“男子持菜刀追砍路人发泄情绪”,这些极端的发泄情绪的方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公共安全。
人们常常扼腕叹息,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怎么这么暴力啊?从暴力倾向,到暴力犯罪,恐怕学校教育难辞其咎。
什么是情商?如何提高情商?小学生发泄情绪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听音乐,可以大声唱歌,也可以绕着操场飞奔……,但就是不能选择打沙袋的方式,这不是在疏导小学生“堵塞” 的心理,发泄他们的情绪,而是在滋生犯罪。所以,当立即叫停“小学配备沙袋供学生发泄情绪”,请千万不要毁了孩子的将来。(长安濮存)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