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时节。不知幸抑或不幸,恢复高考已经三十多年了,但每年这个时候,高考仍然会成为一个“话题”,并且是非常热门的“话题”。有孩子参加高考或者即将参加高考的家庭自不待言,整个社会也保持了异乎寻常的关注度,政府更是调动了诸多资源为高考“保驾护航”。
可以说,整个社会有一种浓浓的“高考情结”。这个情结来最早源自中国传统社会的科举考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很多贫苦读书人的愿景,也在很多人身上变成了现实,读书改变命运,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恪守的信条。事实上,“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情形与传统社会有几分相似,读书改变命运是共同的信念。在当时,除了高考这个途径,别的上升通道相对缺乏和狭窄,于是就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独特景观。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的确也通过读书,具体来说,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现在都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了更大的贡献。他们的成功,成为全社会的榜样。即便是当年名落孙山者,也以这些幸运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下一代。“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所制造出来的成功典范,直接制造了全社会的“高考情结”。
无论是传统时代还是上个世纪最后二十年,人们笃信读书改变命运,笃信高考,实质上是对于公平的渴望和信赖。这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公平:起点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高考情结”最为精华的内核,其实就是对公平的向往。这也是当年恢复高考的初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期待这一精神的发扬光大。(作者:心语)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