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讲座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放在一起讲,原因是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乃是有声无形的文字;文字,则是有形无声的语言。语言较文字产生的早,但文字一产生,便和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统称语言文字。而文字一经产生便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对各种文化的记载便形成了文化典籍。本讲座准备讲三个问题,一、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二、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三、讲几点启示作为结束语。
一、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学
(一)语言、文字的产生
语言,比文字产生的早,而且比民族(氏族)的形成还要早。
语言是劳动的产物,生存的需要。早在二百万年之前,原始人类开始脱离动物界,尚末形成氏族之前,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出自联络感情,共同行动的需要,本能地发出了各种呼叫,久而久之各种呼叫符号日趋丰富,并习定约成,这时我们就说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基本信息——语言产生了。语言成为维系人与世界各种事物的基本纽带,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意志的主要手段,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媒介。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原始人类中,使用同一种语言、居住在同一个区域,过着大体相同的经济生活,培养出了大体相同的心理状态的共同体就出现了,于是形成了氏族。氏者民也,也可说民族形成了。民族一旦形成,就使语言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后代学者研究语言,无不是研究民族的语言。我们中华民族经过历史上多次融合,形成了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已的语言,但是中华民族代表性的语言则是汉语言。原因是汉族人口始终在这个大家庭中占着绝大多数,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汉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创造的文明从总体上考察都是走在各少数民族的前列,深深地影响着各少数民族,因此,各少数民族不同程度地学习汉族语言,接受着汉族的文化,即使是满族建立了清王朝,也不可抗拒地接受着汉族语言、文化的同化。所以汉语言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语言。文字产生后,同样的道理,汉字也就成为中国文字的代表性文字。我们今天这个讲座讲的语言文字,特指汉族语言和汉族文字,合称为汉语。
总之,语言是应劳动和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字也是如此。文字产生极大地拓展了人类交际和文化传承的时间和空间,成为人类文明成果的根本性标志。中国文字的渊源,有两个:一个是为着农牧业的需要,对天象物侯的周期规律的记录符号;一个是图腾徽铭符号。前者反映的是文字是人类创造物质生活的需要,如,想记录今天打了多少猎物,想知道一下几天共打了多少猎物,分别猎取的是什么猎物等;转为农耕经济之后,想记录一下,一年中四季变化情况,从中摸索气象的规律等等,单靠无形的语言是办不到的。因此,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如结绳记事、木刻记事、图画记事以及在器物上勾勒出各种符号以记事,这些符号、图画的反复使用,固定下来,便成为文字。后者,图腾徽铭符号,则是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信仰什么物如动物、太阳、月亮等,就画出各种物的抽象图形作为崇拜的标识,而代代相传,这种图腾徽铭符号,也成为中国文字产生的另一个渊源。关于图腾的基本知识我们在《龙与龙的文化》专题讲座中去介绍。这二个渊源分别说明了文字也是人类生存需要、劳动的产物,也说明了中国文字是由记事符号演变而来,因此,象形是中国文字最基础的创生原则。文字一旦产生,则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形声配合的信息传播系统。
文字毕竟是有形的东西,因此较语言来说,容易确定产生的大致时间。仓颉造字的传说可能曲折地反映出文字产生的时期。
仓颉,传说是黄帝的史官,为记录历史而创造了文字,时间大约在4000多年前。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其码,没有文物可以佐证。而我们今天能够实实在在看到的比较完备的文字是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片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刻在龟壳、兽骨片上的,人们称之为甲骨文,距今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主要刻写的是占卜的卜辞或少量的记事文字。一百多年前,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古骨头片所含的秘密。当地农民犁地,经常会看见一些白色的骨头片子,也没有什么用,当时或投到枯井里面填井,或碾碎当作肥田粉用了。后来有一个农民发现这些骨头片子能治疗疮疥之类的病,就捡些回来,卖到了药店里,也只是把它作为一味药材用,称之为龙骨。那么甲骨文是怎样被人发现的呢?我所见到的其码有两说,一种是王懿荣说:
王懿荣,北京国子监祭酒(皇家大学校长),著名的金石专家。1899年他服药的时侯,有一味药叫龙骨,他发现每片上面有细小的刻划。王懿荣有深厚的古文学基础,他通过考证一些如《尚书》之类的古代典籍,认为这是上古的文字。这一惊人的发现找到了中国文字的早期形态,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轰动,王懿荣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刘铁云(刘鹗)说:(《老残游记》作者)
这种说法是:1899年,有人从河南带来一些甲骨片(据说有2000多片),到了北京,将它卖给了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当时,著名的金石专家、文学家刘铁云正住在王家。刘见到了这些甲骨片,经他仔细辩认,认定是殷商时代的文字。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王懿荣殉难,其子将这些甲骨片转送给刘铁云。刘铁云经过认真研究,终于破译了其中一些字,并起名为甲骨文。1903年刘铁云便发表了《铁云藏龟》一书,于是引起学术界的轰动。这样看来刘铁云应称为“甲骨文之父。”
上述两种说法,争论焦点是王与刘谁是甲骨文之父,我们不去管他,尽可让学术界争论去。但1899年甲骨文被认定确是事实。此后不少学者便以巨大的精力去挖掘和研究甲骨文片。据资料统计,从1928年至1937年间,有组织的在安阳殷墟挖掘达15次之多,获甲骨文片2万4千余片,并编篡成书。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小屯村挖掘12次,获5000余片。至今我国大陆收藏甲骨文片9万余片,分藏在24个省市的39个城市的博物馆内保存,我国宝岛台湾收藏二万多片。(现在一般公认,发现的甲骨文15万多片,还有2万6千多片流落在海外十二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有一万多片,加拿大有7、8千片。)在研究甲骨文的学者中,作出了最大贡献的是这四个人:郭沫若,号鼎堂;董作宾,号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因此,被人称为:“堂堂堂堂,郭董罗王”。甲骨文的研究早已成为国际性的学问,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都有一批甲骨专家,和中国学者遥相呼应,都推出过一些专著。在我国,中华书局1956年推出了由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13大卷,成为最规模宏大的专著。总之,甲骨文的问世表明中国文字的产生。
综上所述,说明中国语言文字历史之悠久。
(二)、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起源如前边说的,一开始是象形文字,以后我们的祖先又创造了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创生原则,合称六原则(按课件上的表格加以说明),从而推动了汉字的丰富和发展。从形体演变来说则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其中几种字体的通行时间并非截然有先后明显的划分,而是并行或交叉的。
金文,又称钟鼎文和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形体和结构同甲骨文非常相近,基本上是一种字形。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经济文化蓬勃发展,文字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各诸候国不相统一而形成“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情况。如在战国时,大体上秦国用大篆,六国用“六国古文”。六国古文也是一种篆。篆的意思就是把笔划拉长,成为一种弯曲柔美的长线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要规定通行全国的标准字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于是秦始皇命令李斯整理文字,改定字体,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编出了通令全国使用的标准字,史称小篆,使中国文字产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同时通行的还有一种叫做隶书的字体。(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一书中说:“隶书者,篆之捷也。”据说隶书最初是供下层文化较低的人们使用的。当时“隶”是指“胥隶”,即最基层的官员,他们文化不高,这种简便的字是供他们使用的。后来这种隶书体在民间盛行起来,连统治阶级也都这样书写了,到汉朝就成为全国范围的正式书写体。现在流传下来的汉碑,就是由这种隶书写成的。隶书后来又演变为草书,这是一种对隶书的快写体。草书大约开始于东汉。与草书兴起的还有楷书,它又名“正书”或“真书”,这个成熟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代。最后出现于东汉末年的一种字体是行书,基本上是楷书的样子,可以说是楷书的一个支派。楷书、行书和草书包括隶书,一直流传至今。上述汉字的演变说明:应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要求,“简化”成为文字发展的趋势,今天我们大力推广简化字,道理就在这里。
(三)中国语言文字独具特色——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伟大表现
中国语言和文字合称为汉语。汉语在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字中独具特色,其中最明显的列举如下:
第一,汉语汉字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文字。
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文字,像汉语汉字这样青春常在,经久不衰。所以国内外文化史专家认为:“汉字、汉语以其独特形式、风格千古相传”。比如文字来说,世界上像汉字这样古老的象形文字,虽然在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苏美尔人创造了古巴比伦文明,产生了楔形文字;古埃及时产生了圣书文和中美洲印第安人创造的玛雅文化,产生了图形文字,(这些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但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同波斯王国的灭亡而灭绝了;埃及古文字也在公元前5世纪就灭绝了;玛雅文字也仅在历史上存在了1000多年。世界上唯独我国的汉字随同它的语言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至今仍在通行于十几亿人口当中。因此它有独特的历史韵味。
第二,汉语、汉字具有独特的神韵
汉字有独特的结构和独特的主体意识,赋予其无穷的魅力,显著特点是单音节字,每个字都代表一个意思或多层意思,一个字就可能构成一个词,因此单音节词居多数,多音节词居少数,从而形成言简意赅的句式。外国人对中国语言文字研究不深,有些话就难以理解。如,“大胜、大败”;“打扫卫生”;“救火”;“东西”等。还有表情达意的简洁也是令人赞叹的。如,agui, aya, aguiya.(西班牙语:这里,那里,那…里)……
汉语和汉字相匹配形成的句法,尽管简短,却变化无穷,内涵丰富,可以造成多姿多彩的文体风格,在语言艺术的广阔领域里充分施展,较任何语言,独具神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语文。
如果我们拿汉语同外国语相比较的话,会惊人的发现,汉语语法的“形”的因素,不是主要的,“神”(功能意义)的因素则是更基本的。如果说西方语文是“以形摄神”,那么中国语文就是“以神统形”。所以中国著名的语言文字专家钱基博先生就指出:“我国文章尤有不同于欧美者,盖欧美重形式而我国文章重精神也。”所谓“神”是强调汉语的功能,是强调汉语汉字匹配成文,要能够表情达意,出神入化。我们的汉语强调的是这个。汉语的这一特色,我们古人早有论述,《文史通义》中就讲:“文成法立,未尝有定格也”。就是讲,没有固定的形式,固定的语法结构。现在我们通行的现代语法,那是舶来品,从外国引进的。并不是古代就有的。就现在的语法结构了解一下是需要的,但完全去套你就写不出文章来,硬写出来绝不会生动传神的。因为汉语、汉字有着它独特的结构和独特的主体意识。诸如:门外有狗,按照现行的语法,一句话必有主语谓语,或者有的还必须有宾语。那么,门外有狗,这句话主语、谓语怎么划?既然套不了,我们只能说这是无主句。因此搞清楚汉字的主体意识,群众性的生动活泼的语言就可用,文章就会生色。那么我们写文章有没有个标准呢?有没有规格形式?我们的古人也有论述,《文史通义》中指出“传人适如其人,述事适如其事,无定之中有定焉”。可见,我国汉语语“法”以意为转移,文章意思表达清楚了,表达生动了,文法也就立在其中了。正因为如此,汉语具有独特的韵味,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如: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间。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饭。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按现代汉语语法讲解“病句”)
大家读了以后,是不是感到畅快淋漓,韵味十足,有一种身历其境之感。谁又去挑“语法结构”的毛病呢?
特别是我国先人留下来的诗词曲赋,更是出神入化,千百年来都让人反复吟诵,玩味无穷。比如大家熟知的李白的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仅仅20个字,引起多少古往今来游子的遐思。另外我们汉字可以写成叠字诗和回文诗,其妙无比。如,叠字诗:
花归去马如飞
赏 酒
暮已时醒微力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回文诗:《春游》 王融(南朝)
池莲照晓月,幔锦拂朝凤。
凤朝拂锦幔,月晓照莲池。我给大家讲个故事,领略一下汉语汉字的变化之妙。故事引出: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
该大臣灵机一动,断句为一首词: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这种现象在外国语言中是绝对办不到的。
故事二引出——明朝解缙巧对:
二猿断木深山中,笑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看老畜牲怎样出蹄(题)。
总之,汉字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体现一个意思,而英语常常是两个以上的音节表示,如“好”在英语里“good”。这种独特结构,可以自由组合构成优美的对偶和韵文,使汉语增加美感;而汉语的特殊的主体意识,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从而使文章含蓄、生动。
除此之外,汉字还可以构成许多字谜,这在欧美语言文字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字謎:“刘备闻之而哭,孙权闻之而笑”。(打一字)
第三,我国的语言文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对周边一些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汉语被联合国规定为六种工作用语之一。
比如,大约在汉朝以后,朝鲜人曾长期把汉字当作自己的书面语言。三世纪以后,日本也使用汉字,直到现在,日本文字中还在借用汉字。1979年日本规定《常用汉字表》中尚保留1926个汉字。我国南方的邻邦越南,也曾较长期地使用汉字。至今,新加坡等地的华裔也还用汉字,这都说明我国汉字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联合国规定:英、法、俄、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为自己的工作语言。
第四,中国文字结构形态具有巨大的美感,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书法艺术之一。
除上述几点之外,汉字所包含的信息容量最大,有利于口译和计算机处理等等。
总之,我国的语言文字,独具特色,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伟大表现。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媒介和有力载体。就是由于有了语言文字,才有了文化典籍;语言文字的悠久,便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典籍浩如烟海。下面简介:
二、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中国古代有着浩繁的文化典籍。它们跨越历史的时空,传承着深厚的文化传统,维系着中华民族统一的文明及其发展。中国的文化典籍,随着汉字的发展,随着汉字的书面形式——书籍形态的发展而发展,终于蔚为大观。所以我们先简介:
(一)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发展
中国古代书籍形态大约经历了甲骨、金刻、石刻、简策、缣(jian)帛,直到类似现代的纸装书籍。
关于甲骨文我们前边已经介绍了。随后出现了刻在青铜器和石碑、石鼓上的文字,这也属早期书籍形态之一。金刻即前边提到的金文、铭文。石刻刻在石头上。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的石刻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刻的石鼓文,内容刻的是四言诗。以后历代都有石刻,我们现在在许多名胜古迹和博物馆见到大量的石碑,如西安的博物院的碑林。石刻,容易保存,但不便移动和阅读。另外,古代书籍的另一种形态是简策。“简”就是竹片,类似书籍的一页。据古文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可见从殷商时代就出现了这种形态,这里说的册就是一根一根竹片写上字,然后用“韦”即熟牛皮绳子串起来,“册”就是这样来的。所以有“韦编三绝”的传说,说孔子读《易经》,由于翻阅的次数多了,串竹简的牛皮绳子都断了三次。以后把“韦编三绝”作为一个成语来形容刻苦读书的精神。由于简策比甲骨文更难保存,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竹简,最早的是春秋战国时候的,殷商的竹简至今还没有发现。木头也可以作简,也可以作成一尺见方的版,叫方版。由于古文中“版”字可以解释为“牍”,所以又称版牍。版牍比竹简宽,一般用来写公文信札,因为写信的牍往往长一尺,因此人们称信为尺牍 ,现在我们也还这样称呼。在简策使用后不久,又出现一种新的书籍形态,这就是帛书,帛是一种丝织品,古代又称缣,合称缣帛。写在帛上的书,人们作个轴,不看时卷起来,一卷一卷,这就是卷的来历,相当于一本一本。至今《毛泽东选集》称第一卷,第二卷等等。但帛价格昂贵,不易推广,而且也不便保存。直到纸张发明了,才广泛用纸,一页一页装订起来,就是现在的书。特别是在汉代蔡伦造纸后,降低了纸的成本,纸装书就开始推广了。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书最早是靠手抄,后来到中唐开始有了雕版印刷,到了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从而印书就较为方便。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火药、指南针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发明。
总之,中国书籍的演变以独具传统的物质形态,发挥着汉语的文化传播、承续功能。汉语的典籍形态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二)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们无法进行详述,只能概括介绍一下,故称之为概览。我国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早在宋代人们已经有“学者不能周览,人主不能遍阅”之叹。
根据前人对文化典籍的四部分类法,古代文化典籍可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但是这四部分类法也难以概括全部,所以后人又加了类书和丛书,成为六部分类法。下面按六部分类法作一简介。
经:经学著作
所谓经书,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包括儒家经典和历代对儒家经典著作的主要注疏(注,注释;疏,分条说明的文字。注疏,就是对经典著作加以说明阐释的书)。随着朝代的变迁,被列为经学著作的书目也有所变化。大致是:
经(经学著作)的演变
六经 七经(汉) 九经(唐) 十二经(中唐) 十三经(宋)
《诗经》 《诗经》 《诗经》 《诗经》 《诗经》
《书经》 《书经》 《书经》 《书经》 《书经》
《礼经》 《礼经》 《周礼》 《周礼》 《周礼》
《仪礼》 《仪礼》 《仪礼》
《礼记》 《礼记》 《礼记》
《乐经》 《孝经》 《孝经》 《孝经》 《孝经》
《易经》 《易经》 《易经》 《易经》 《易经》
《春秋》 《春秋》 《春秋》 《左传》 《左传》
《公羊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谷梁传》
《论语》 《论语》 《论语》 《论语》
《尔雅》 《尔雅》
《孟子》
说明:
1、最早六经系孔子整理成书作为给弟子讲授课本,孔子修订时加入了儒家的政治理想
2、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修订的六经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3、在汉代时《乐经》已不存在,汉朝皇帝称以孝治天下,以《孝经》取代《乐经》。
下面介绍一下这十三经是什么书
1、《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收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2、《书经》又称《尚书》
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其时代跨度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内容大部分是文告号令,所以又称为尚书,尚者上也,上边的文告,极具有史料和文学价值(虞有虞氏,其首领为“舜”),标志我国古代散文的形成。
《礼经》——《周礼》、《仪礼》、《礼记》
3、《周礼》
最初又称《周官》,专门谈论西周政治制度的书,
4、《仪礼》
记录了周代贵族的礼制,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
5、《礼记》
是对礼经的解释、说明和补充,从属于学习《礼经》的参考辅导材料。
上述“三礼”基本反映了《礼经》的基本内容,并有所发展和补充。孔子云“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反映了孔子对西周政治制度、宗法礼仪的推崇。
《乐经》
据说是关于音乐乐谱方面的书籍。孔子认为音乐,分为正声和淫声,正声可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起到陶冶思想情操的作用,所以孔子在修订《乐经》时,同样倾注了他的政治思想,但是《乐经》失传了,到汉时,以《孝经》取代了《乐经》在儒家经典著作中的地位。
6、《孝经》
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初期,是孔子门徒们论述孝道和宗法思想的书。
7、《易经》
又称《周易》,据说作者是周文王姬昌,传说周文王拘羑(you)里(羑里,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境内)而演周易。该书本为一本占卜的书,据说孔子也加以修订过。到了战国末期,儒家弟子,在阴阳家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下,为周易的内容作了哲学的解释,使其成为了儒家经典。
8、《春秋》
是一部史书,系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鲁国史官编纂,孔子修订。记录了整个春秋时期242年的历史,所以春秋二字成为历史的代名词。文字简短,一万八千字。其记载史实褒贬分明,这种记事态度和方法,后来被称为“春秋笔法”。
下边春秋三传是对《春秋》的解释、补充和说明。较全面地反映了《春秋》的基本内容,并有所发展,故以“三传”取代了《春秋》的经学地位。但在后人编纂《四书五经》时,《春秋》又称为五经之一。
《左传》
又称《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外传》,相传是战国人左丘明所著。主要从史实方面解说《春秋》并作了不少补充与订正,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具有文学价值。
9、《公羊传》
又称《公羊春秋》,相传是战国人公羊高所著,主要解释《春秋》的经文为主,但往往穿凿附会。
10、《谷梁传》
又称《谷梁春秋》,相传是战国人谷梁赤所著,也是主要解释《春秋》的“经文”,侧重“义理”,其记事不如《左传》详实,但持论却比《公羊传》平正。上述三传,后两传一直口传直到西汉时才正式成书。
11、《论语》
是记叙孔子和孔子弟子的言行的书。今天我们所见的《论语》是东汉郑玄综合流传的各种版本而成的。
12、《尔雅》
是秦汉时期人收集周到汉时各家训诂资料而编成的。所谓训诂,即对古书中字句用通俗的话加以解释。后世的经学家们都是以此书的解释来解释儒家的经文,故成为历朝学子参加科举考试时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13、《孟子》
记述孟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上述是十三经的基本内容,至于历代研究这十三经的著作就更难以尽述了。
下面说说“史”
史:史学著作
我国史学著作,卷帙(zhi)(用于装线装书的套)浩繁。仅史籍的分类,就十分纷繁,有通史,有断代史;通史又分为编年体史、纪传体史,有各行各业的专史,也有各民族史,战国时左丘明还编过国别史,如《国语》、《战国策》,另外有大家族的家史,个人史等等。我们专门介绍一下,纪传体史和编年体史
历朝相承的纪传体史:
纪传体史书始于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是一部历朝相承的通史,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记载了我国3000年的历史,共130篇,全书52万余字。所谓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
《史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五体。
【本纪】如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等等。按照时间顺序为历代帝王作传,叙述帝王的事迹;
【表】是按年月以表格的形式列的各国的重大事件;
【书】是关于经济、文化等一些专门问题的记述。
【世家】是为先秦各国以及汉朝宗室、开国元勋作传,如,陈涉世家,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为张良作传)。
【列传】则是为一些有影响的人物作的传记,如,商君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孙子吴起列传等。
上述五体,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体,都是给人物作传,故叫纪传体。《史记》一书开了纪传体的先河,故司马迁成为中国历史学之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史记》不仅是重要的史籍之一,而且是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被作为古代散文的典范,以其优美的文笔,塑造了一个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一代史书和文学巨著统一于一身,所以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史诗和颂歌,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源泉和经验总结。无论是历代史学家,还是文学家都推崇这部书,因而称赞司马迁“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世界各国也都很重视对这部书的研究,已被翻译为英、法、俄、日等多种文字,流传于异国他乡。
《史记》开了纪传体史籍的先河,以《史记》为首的二十六史,全部是纪传体,这26史被称为正史,计有: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北齐史》、《魏书》、《周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上述称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总共4000万字左右,3249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朝末年(1644年)共4000余年的历史。后又加上:《新元史》、《清史稿》合称26史。从而成为一套从古代到近代、衔接不断、包罗万象的历史巨著,它篇幅宏伟,史料丰富,完整而系统地记录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历程,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卷。
贯通古今的编年体史
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编年体史书是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这种体裁的优点是史事和时间紧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容易明了史事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因果关系。
前边提到,被历代统治阶级列为儒家经典的《春秋》,就是中国最早的编年史。《春秋》源出于鲁国官之手,后经孔子整理。是按时间顺序叙述春秋时的历史著作。前边提到的解释《春秋》的“春秋三传”也是编年体史书。而后有《汉记》、《后汉记》等等编年体史书相继问世,特别是北宋司马光所编撰的编年通史《资治通鉴》,上起战国下终五代,按年记载,上下贯通,是中国史学史上又一部划时代的名著。鉴于司马光的巨大成就,人们把他与纪传体开创者司马迁相提并论,视为中国古代史学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司马”。该书以政治为中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历史内容的通史。该书流行后很快出现了“编年热”,尔后编年体史书、书评不断问世,不可一一尽述。就编年体史书而言,也形成了一个系列,从《春秋》到《明纪》形成了自春秋到明代末期近2400年前后衔接的编年史,与纪传体史籍互为补充、辉映,这是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
除上述两种最主要的史籍著作外,还有其它体例的史籍著作,如,专门记录各个朝代的典章制度的书籍,如《通典》200卷,《通志》200卷,而后《续通典》、《续通志》等等,多不胜数。至于史评这样的书籍也是浩如烟海,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
综上所述,可见中国古代史学成就之辉煌,诸般史书应有尽有,逐步完善,各有源流,自成体系,互相补充,彼此印证。中国史籍之丰富多彩,中国古代史学之发达,是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黑格尔曾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为任何民族所不及”。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中也写道:“也许不用多说,中国所能提供的古代原始资料比任何其他东方国家,也确比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要丰富。譬如印度便不同,它的年表至今还是很不确切的。中国则是全世界伟大的有编篡历史传统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史学的骄傲。
下面我们简介“子”,子即:
诸子百家: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诸子百家”,是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著作。
《汉书•艺文志》的《诸子略》将诸子分为儒、道、墨、阴阳、法、名、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在《四庫全书总目》中,子部类则又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14个部类。
先秦诸子中代表性的著作是《论语》、《孟子》(这在前边被统治阶级列为经书)、《荀子》、《老子》、《庄子》、《列子》、《墨子》、《晏子》、《尹文子》、《管子》、《商君书》、《慎子》、《韩非子》、《孙子》、《吴子》、和《吕氏春秋》等。
汉魏六朝诸子有代表性的著作《新语》、《淮南子》、《盐铁论》、《法言》、《论衡》、《潜夫论》、《抱朴子》、《世说新语》和《颜氏家训》等。这些著作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渊源,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如《论语》、《孟子》、《荀子》主要宣传的儒家学说;《墨子》为墨家学说;《老子》、《庄子》主要是道家学说;《孙子》、《吴子》以及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的《孙膑兵法》主要是讲用兵之道,为兵书;《韩非子》主要是法家学说。其它著作则吸取各家学说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诸子百家的著作提出了不少可贵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如:墨家崇尚节俭;法家提出法制思想,主张中央集权;儒家讲仁义,以仁治天下;东汉王充的《论衡》批判了神学,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而兵家著作则提出的战略战术思想,至今不失其光辉,等等。诸子百家的著作是今天研究古代经济、政治、和学术文化的珍贵资料,同时也对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经史子集中的集部,是诗词集和诗词评论的总称。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史上留下了数不清的优秀诗词作品和诗词评论,这些作品在中国浩翰的典籍中归为集部。正如前边提到的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汉代所编的《楚辞》,尔后由各代文人收集不同时代的诗作出版的诗歌总集,真是林林总总,无法一一列出,著名的有:
《昭明文选》30卷;《玉台新咏》10卷;《文馆词林》1000卷;《花间集》最早的词总集,录有500余首词;《宋文鉴》150卷;《文苑英华》1000卷;《乐府诗集》100卷;《唐文粹》100卷;《万首唐人绝句》;《中州集》;《元文录》;《明文衡》;《唐诗品汇》;《全唐诗》;《宋诗钞》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除了上述总集外,还有别集,别集是指收录个人诗文的集子。如:《李太白集》《蔡中郎集》(东汉蔡邕的诗集)。这方面的诗集更多了,可以说历代名家大都有诗集。
按经、史、子、集四部类分法,我们介绍完了。但这种分法如前边讲的,还不能概括全部,所以又加了类书和丛书。
类书和丛书:
所谓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是一种工具书。它将群书中各种资料,包括诗文、辞藻、人物、典故、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等等等等,按类别编篡在一起,供检索之用。类似百科全书。它不是学术著作,但却保存了古代的部分文化遗产。类书的雏形在汉代已开始出现。《皇览》据《三国志》记载是三国魏文帝时编成的第一部类书,合四十余部,八百余万字,可惜原书已经失传了。
六朝以后类书出现的就多了。如,唐代的《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册府元龟》这四部书规模浩大,资料丰富。
《艺文类聚》100卷,汇录了1400余种唐以前的古籍;
《太平御览》55部,引证书目1690余种4558类;
《太平广记》分92大类,保存了大量古小说佚文;
《册府元龟》辑录了上古至五代历代君臣事迹,按事迹和人物分为31部,1100余门,其规模超过宋代其它类书。
明代最大的类书为《永乐大典》。此书收集对象就有经史子集、北剧南戏,以及医学、工技、农艺等等各类著作七、八千种,全书正文就有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总计37000万字(三亿七千万字)。然而此书正本一部在明朝灭亡时被毁,副本在清朝乾隆年间已残缺2400多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此书大部分被烧毁,余下的多被侵略者劫走。1960年中华书局多方收集,将其中730卷影印出版。这是民族的一大损失,也是世界文化的一大损失。
清代是类书编篡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康熙、雍正两朝。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古今图书集成》,全书10000卷,约16000万字(1•6亿字),是我国现存类书中规模最大,用处最广,体例最完善的一种。
丛书
丛书和类书主要是编篡方式上不相同。类书是将各种书中的各种资料分类编排,而丛书则是把各种书分类编排,从而保存了原书的原貌,利于读者系统阅读。中国古代丛书也是林林总总。最值一提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编成的大型丛书《四庫全书》,编篡此书集中了上百人的编篡队伍,纪昀,字晓岚任主编,整整编写了十年。该书按经、史、子、集分为四部,所以称为四庫全书。收书3503种,共79330卷。书成后,又编了《四庫全书总目录提要》,光这个目录提要就200卷。
上面我们按照经、史、子、集、类书、丛书六部分类法,对我国丰富的典籍作了个概括的介绍。总之,在人类历史上,象中国这样经历上下五千的风雨沧桑,保存了如此浩翰的文化典籍,是极为罕见的,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一过程中,汉语汉字发挥了无以伦比的文化功能,它是人类语言文字的骄傲。
三、结束语(几点启示)
今天,我们概括地介绍了我国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和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下边谈几点启示作为结束语。
第一、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继承我们的先人,谱写新时代的辉煌。
我们经常讲: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历史悠久而未从中断过的国家和民族,通过今天的讲座,我们体会到“未从中断”的涵义了,这就是代代有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典籍,使我国,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夏、商、周、中经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上溯到几千年,百万年的历史都可找到文字依据,这一点确实在四大文明古国、六大文明区域中,我们是首屈一指的。因此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借此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那么,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龙的传人,正在续写着我们民族的历史,理应用我们的辛勤的汗水,为我们的后代留下辉煌的篇章。•
第二、珍惜我们的语言文字,做到规范用字和语言美, 为捍卫我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而努力。
我们的祖先为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作了不懈的努力,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百倍珍惜。如何珍惜?
首先,要捍卫我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诸如,清除语言垃圾,不要满嘴都是脏话,这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保持我国语言美的需要。(有人说,带“话把儿”习惯了,太难改了,其实并无恶意。我认为,一是要改,二是能改。讲一个笑话……)另外,不要生造词汇,混淆词汇的正确涵义,如把“人造革”说成“人革”。尽量避免错别字,积极使用简化字。国家规定,除书法需要,平时都一律用公布的简化字,但不要自己去发明创造简化字。努力提高写作水平,这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我们爱护和尊重祖国如此美的语言文字的一个方面。诸如此类是我们应该也能够做到的。
第三、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充分挖掘我国文化典籍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成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确实是宝贵的财富,一直令全世界所关注。如,美国的最大的国会图书馆就收藏着大量的中国古代书籍,仅宋代到清末的各种地方志就有4000余种,占我国现存的古代地方志总数的一半以上。又如,日本,日本各大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古籍就更是多不胜数,仅东洋文庫70多万册的藏书中,中国古籍就占了1/3。日本政府称之为宝贝。其它各国也不少。这些文化典籍有的是通过正常的文化交流流传出去的,但为数不少的是帝国主义侵华期间掠走的。不管从什么渠道流传出去的,总之说明了我国文化典籍的珍贵。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其价值不仅为世界了解古代中国起了重大作用,其中内涵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先进的古代科学技术等都曾经和仍在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学发挥过和发挥着作用。比如,与牛顿同时代的德国著名的科学家莱布尼兹声称,他发明的二进位制和简单的计算机是受了《周易》“相对”思想的启示。拿破仑兵败之后被囚在一个孤岛上,他得到一本书,看后无比感慨地说:“如果我能早些得到这本书,就不会有铁滑卢之败。”这本书就是我国的《孙子兵法》。而现在西方的一些著名的企业家承认他们的经营战略来源于《孙子兵法》。东南亚的富商们则说要在商战中取胜,不能不读《三国演义》;搞公共关系,离不开《菜根谭》等等。由此可见,林林总总,包罗万象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也在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也是全人类的财富。不可否认,中国的文化典籍,也含有不少的封建思想的毒素,不少跟不上时代节拍的东西,是精华与糟粕共存。因此,作为这一财富的第一继承人,既不要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无批判的全盘接受,也不要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全盘否定,而应该遵循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要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发展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挥其作用。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