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公益讲座
瑰丽璀璨的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它经历了长达3000多年而不曾中断的发展历程,以其辉煌成就,成为全人类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有活力、最易被现代人接受和喜欢的一部分。它深刻而又生动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文学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称为口头文学,即使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中国古代文学也走过了3000多年的历程。在如此漫长而不曾中断的发展历程中,高峰迭起,瑰丽璀璨,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罕有之奇观。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中有些文体更是绵延了2000年之久。古代学者把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散文和叙事文学三个方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简介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
(一)诗歌的发展历程
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基本编定了。《诗经》中的诗歌主要是四言诗,但也有多言诗。到公元前4世纪,在中国的南方湖北、湖南一带(古称楚国),又兴起了另一类诗歌,称为楚辞,它的形式是杂言体,句末多以感叹词“兮”字结尾,如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了汉代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乐府诗开始兴起,经过魏晋南北朝诗人的不断努力又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一些民歌体的优秀作品,如北齐民歌《木兰辞》(欣赏该诗):
木兰辞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儿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儿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另外在声律和丽辞两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了唐代,五、七言律诗的格律成熟了,这种格律主要着眼于以汉字四声来协调诗歌的声调, 使其抑扬顿挫, 迭宕起伏,铿锵有声,极富有音乐感。堪称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最大特征(以表格和诗例说明诗词格律)。(按表格总结唐代主要诗体及其特点。)
五言古诗:如李白《月下独酌》;
七言古诗:如白居易《长恨歌》;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五言乐府:如孟郊《游子吟》;
七言乐府:如李白《蜀道难》、《行路难》;
杜甫《兵车行》等。
至于律诗、绝句,我们见得多了,不再举例了。
唐以后又有词、曲等诗歌形式的发展。但五言诗、七言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直受诗人的重视。中国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在艺术上则是以情景交融的意境为追求目标。
(二)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散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卜辞与稍后的青铜器铭文。随着巫官文化向史官文化的转变,出现了专门记录商周时代王公的言辞、政令的《尚书》,标志着散文的形成。《尚书》之后,散文分别向偏重于记叙的历史散文和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两个方向发展而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先秦散文。受楚辞影响,汉代兴起一种兼散文与韵文性质的新的文体称为“赋”。秦汉以后的散文在形式上发展为古文(受先秦散文的影响)和骈文(受到赋的影响)两大类,前一类以散行的单句为主,后一类以骈偶的对句为主,但也有互相 交融的情形。古文与骈文的 发展是不平衡的。大体说来,魏晋六朝是骈文形成并逐渐占据文坛的主导地位的时期,直到初唐骈文依然在文坛占据优势。而自中唐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古文运动以后,古文又渐渐地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直到近代白话文兴起为止。秦汉以后的散文除了叙事、议论之外,又赋予了抒情的功能,从而也就具备了现代散文的三大功能。古代一些优秀作家,如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 的散文的三大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宋代的范仲淹的散文写得也是很好的,如: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嘱予-想象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三)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叙事文学主要分为小说和戏剧。
1、小说的发展历程
小说的源头,可推到上古神话(《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神话传说)和史传作品(如《史记》等)。但真正的叙事文学创作则始于魏晋小说。魏晋及南北朝的小说,有志怪小说(以晋•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和轶事小说(以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两大类。它们对后代的笔记小说有深远的影响,直到清代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仍可视为志怪小说的流风余韵。到了唐代传奇小说奇峰突起,作家们开始有意识地虚构作品。唐代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描写等方面已达到很高的成就——标志中国小说的成熟。与此同时,民间的说话艺术也开始发展,到宋代就产生了成熟的白话话本小说,(供说书人用的)。经过上述阶段,在明清时代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长篇章回小说,如,四大名著等,标志着古典小说达到了高峰。
2、戏剧的发展历程
叙事文学的另一门类是戏剧。它萌芽于汉代百戏,经过唐戏弄和宋金杂剧的阶段,到元代杂剧臻于成熟,涌现出了关汉卿、王实甫等戏剧大师,明代又产生了著名的剧作家汤显祖。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京剧,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国剧种繁多,几乎各省都有自己的戏种,如秦腔、豫剧、汉剧、晋剧等等。
唐代传奇小说比西方最早的短篇小说家意大利的薄伽丘(1313—1375)(代表作《十日谈》)早五个世纪;而关汉卿、王实甫则比莎士比亚(1564—1616)早三个世纪,说明中国的小说,戏剧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成熟阶段的。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杰出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永久的魅力。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素有“一代有一代之胜”之称。也就是说中国文学的各种文体、形式在不同朝代分别出现过繁荣鼎盛时期,达到过巅峰状态。而其艺术成就,很难被后人所超越,从而成为后代作家永久性的艺术典范,并成为后代读者永久性的审美对象。直到今天,人们常说的“诗经,楚辞,前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正反映了中国文学史的这一特点。下面我们有重点地介绍一下这几个方面,展示一下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一)《诗经》与楚辞
首先说说诗经——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1、《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起点,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
《诗经》共收入305篇诗歌,这些作品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产生的,其中绝大部分为民间歌谣,少数是贵族所制作。据说,周代设有采诗官,每年初春到民间采诗,将听到的民歌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再配上音乐献给周天子。另外贵族也作诗或是对君王进行讽谏,或是歌功颂德,或是用于祭祀典礼仪式上吟唱。《诗经》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十五国风,即当时十五个诸侯国的不同风格的民歌。雅是正的意思,即所谓正声,周人认为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的诗称为正声,又称雅乐,这部分诗是以贵族所创为主。而颂,主要用于祭祀歌唱,歌功颂德的。其中,以“风”“雅”的艺术成就为最高,故“风雅”合称,形容人们的文学修养并作为《诗经》的代称。
《诗经》中大量是民歌,是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心声。史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因此这些产生于丰富的现实生活的诗篇,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比如,《诗经》国风中,《豳风•七月》。豳,指陕西一带,七月是诗名。就在这首不很长的诗篇里,描述了农家男女一年辛苦劳作的生活情景,诗中所述的奴隶受着奴隶主沉重的剥削,男为主人耕,女为主人织,还要为主人打猎、盖房、凿冰、缝制衣服、采藏蔬果等等。而奴隶终年辛劳却备受饥寒,于是唱出了“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的诗句。。这是一首优秀的农事诗,并把阶级剥削鲜明地摆在了人们面前。另外,被剥削者又通过诗歌表达出对剥削者的愤怒,如《伐檀》一诗中就发出了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的质问和嘲讽:“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廛(chan):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剥削越重,反抗越烈。所以《硕鼠》一诗中,奴隶唱道: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饱受压榨的奴隶,把奴隶主比作贪得无厌大田鼠,奴隶已不能再忍受沉重的剥削,他们选择逃亡,即“逝将去女(汝),适彼乐土”作为对剥削者的反抗方式。仅以上面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诗经》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源泉的。《诗经》中还有描述战争、讴歌真挚爱情的诗篇,其中第一篇《关雎》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爱情诗,欣赏——
《关雎》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水鸟鸣和啁啾,
双栖在黄河的绿色沙洲。
窈窕贤淑的妙龄女郎,
是君子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鲜嫩荇菜,
左一把右一把飞快地采摘。
窈窕贤淑的妙龄女郎,
醒时梦时都想把她娶过来。
好姻缘暂时难以实现,
醒时梦中苦苦地把她思念。
悠悠深情似水难断。
翻过来掉过去夜不成眠。
长长短短的鲜嫩荇菜,
左一把又一把顺手可采。
窈窕贤淑的妙龄女郎,
弹琴鼓瑟叫她笑逐颜开。
长长短短的鲜嫩荇菜,
左一把又一把拣好的采。
窈窕贤淑的妙龄女郎,
鸣钟击鼓叫她娱乐欢快。在 《诗经》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对我国后世文学具有深刻的影响。首先是它的现实主义精神,不断激励着后代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努力在文学作品中去反映家国兴亡和人民生活。在历史是许多优秀的文人作家,当他们起来反对文坛上的形式主义倾向时,都是以《诗经》相号召。例如,唐初陈子昂在批判南朝以来华而不实的诗风时,就痛惜地指出“风雅不作”。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正是对《诗经》 开创的现实主义先河的肯定和倡导。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他指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因此他号召文学艺术工作者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艺术的创作观,正是对《诗经》以来我国古代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其次是《诗经》的艺术特征也值得注意。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纳为“赋”、“比”、“兴”三法。简单地说“赋”是指直接叙述和描写,以此构成诗歌的主要内容,勿使之言而无物。“比”是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以增强赋的艺术效果,强化主体内容的感染力;“兴”则是从意义声音等方面的类比关系来引发诗意,抒发情感,倾吐胸臆。如前边所举的《硕鼠》,从赋的角度来讲,以现实主义精神揭露统治者的贪得无厌的剥削;从“比”的角度来讲,诗人巧妙地以田鼠作比,使得统治阶级的嘴脸形象化;从“兴”的角度来讲,抒发了作者对贪得无厌的统治者的愤怒情绪。在音调上,则突出了押韵,赋予了音乐感。这种艺术手法一直影响了后代。遍览古今杰出的诗作,无不在艺术手法上渗透着“赋”“比”“兴”三法(举毛主席《沁园春•雪》解说)。所以《诗经》,堪称开了现实主义和艺术创作之法的先河,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绝。
下面谈谈楚辞: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的一种诗歌形式。后来逐渐推广起来。汉代也有人模仿创作。此类诗歌被汉代刘向、王逸等学者收集,编成《楚辞》一书,成为我国古代又一部著名的诗歌总集。这本书的主要作者,也是楚辞这一诗歌流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就是大家熟悉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贵族,曾任左徒,参与楚国重大方针政策、决策的制定,后又贬为有职无权的三闾大夫。他热爱楚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富国强兵,倡导政治改革,对外,则主张联齐抗秦。后来遭到诬陷,先被贬职后又遭流放。在20多年流放生活中,始终关心楚国的命运,写下了大量诗篇,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自己高洁的政治理想,申述自己不能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清白人格。后楚被秦国灭亡,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投入了汩罗江,辞别了他所无限热爱的土地和人民。屈原走了,却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留下了浸透爱国主义思想、高尚的人格和不断追求真理精神的优秀诗篇,这就是楚辞中最为光彩多目的《离骚》、《九歌》、《九章》与《天问》等。我们着重介绍一下《离骚》,以此窥视一下楚辞的艺术风格。
《离骚》被称为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篇章。(长2400多字,《长恨歌》,120句,共840字,它只是《离骚》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篇幅最长的政治抒情诗。该作品创作于屈原受到谗言,被迫流放的时候。
《离骚》首先叙述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天赋、修养和抱负,回顾了自己辅佐楚怀王革除弊政的过程及遭诬陷被流放的遭遇,痛斥了无耻小人嫉贤妒能,败坏国家的卑鄙行径,并长吟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在黑暗的现实中,他无路可走,才能无法施展,理想无法实现,于是,屈原在诗中幻想到天界求索。诗人在天上漫游,在他丰富的想象中,蛟龙鸾凤为他拉车,太阳神为他驾驭,雷公、风后、云师都听他的使唤。下面《离骚》中的一节,反映的正是诗人在天上漫游的一段情景:
《离骚》(节选)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不朽诗句,成为千古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译文:
我早上从苍梧出发,傍晚到达了县圃。
本打算在灵琐稍做逗留,但日色已渐渐晚了。
我命令羲和把太阳车赶得慢些,
不让它很快地迫近崦嵫落下。
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
我要坚持不懈地上下探求。
【注:县圃——传说中神仙住的地方。灵琐——神仙住的宫殿。 羲和——传说中给太阳赶车的驭手。 崦嵫——传说中太阳降落的地方。】
诗人继续写道:他一会儿到了大地的最西边,一会儿又俯瞰昆仑山。然而天上不过是人间的象征,天帝宫廷的大门并不为他打开,其抱负依然不能实现。诗人不甘心失败,天上不成他又来到地上追寻,后又决定远离楚国去远游。但当他升腾到天上,又望见家乡的土地,心情沉痛,实在不忍心离去。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诗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这就是《离骚》的基本内容。我们知道他最后是自杀了。屈原之死,是他崇高的理想与现实无法兼容的悲剧结局,他的死是对腐朽势力的抗议。屈原在艺术风格上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开了浪漫主义创作的先河。另外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在当时民歌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创造出了适宜表现复杂思想内容的新型诗体—楚辞,《离骚》是其主要代表作,所以这种诗体又称“骚体”,诗人也称为“骚人”,如《岳阳楼记》中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骚人指诗人。后来,人们又将《诗经》、《楚辞》并称为“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2000多年来,一直被历代诗人视为学习的“典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屈原在诗中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从古到今的诗坛,毛泽东诗词就是全面继承了这一风格,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下,成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最高品位的艺术珍品(可举毛主席《蝶恋花•赠李淑一》说明之)。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道出了屈原的不朽:“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原,名平,字原)而司马迁则称屈原“与日月争光可也”。
(二)前秦散文
先秦散文,主要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而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所称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前者包括《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包括儒、道、墨、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瞿,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是本人的著述。无论是历史散文,还是诸子散文,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都就其代表作学过不少,我这里只简单说这些。总之,先秦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犀利,或浪漫奇幻。后世的政论家、散文家都从先秦散文中吸取过丰富的营养。
(三)汉赋
至于汉赋,先说一下赋。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主要特征是铺阵写物,不歌而颂。它产生于战国后期,而到汉代达到鼎盛时期,故称汉赋。汉以后虽然仍有发展,但其成就总体而言仍推汉赋为最高成就。代表作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汉赋鼎盛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强大的统一帝国——汉朝,从而使汉赋具有恢弘的气度。汉赋对国土之广阔,水陆特产之丰富,宫苑建筑之壮丽,京城都邑之繁华以及汉帝国文治武功之隆盛,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歌颂,表现了中华民族对自身力量的高度自信,对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肯定,这些正是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的艺术体现,也是对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热爱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赋尽管有过于呆滞的表现形式等缺点,但仍不失为中国文学史上曾经怒放过一时的奇葩。杜牧写的《阿房宫赋》虽然产生于唐代,但足可以领略“赋”的风格。
下面我们欣赏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环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迭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廓;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四)唐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又是诗国中最为辉煌的宫殿。
唐代,诗人名家辈出,诗篇丰硕。仅清代编辑的《全唐诗》就收集了2200多位诗人的作品近50000首,而家喻户晓的名篇就数以千计,堪称古代诗歌的宝库,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
唐诗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一些杰出的诗人,如:初唐:王勃、骆宾王、陈子昂、宋之问、杜审言等;盛唐: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李白、杜甫、崔颢、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中唐:韦应物、钱起、柳宗元、韩愈、白居易、刘禹锡、贾岛等;晚唐:杜牧、李商隐、韦庄、温庭筠等。其中以盛唐、中唐两个时期的诗坛最为光辉夺目。
唐朝的诗,体裁最完整,风格最多姿,境界最开拓,技巧最纯熟。换一句话说,就是唐诗已达到了诗家的黄金时代。所以我们一谈到诗,必然要翘起大拇指说“唐诗!唐诗!”那么诗歌为什么在唐代达到这种境界呢?一是社会的欢迎:唐朝统一中国,经过“贞观”、“开元”几个太平时代,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自然有余力欣赏文艺作品。白居易曾经说:“自长安至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其诗者;士庶、僧道、孀妇、处女之口往往有诵其诗者。”可见,在唐朝几乎任何人都非常爱好诗。二是统治阶级的提倡:唐朝实行科举制度,读书人去应试,一定要做诗,就是在朝做官的,也时常要做应制诗,例如钱起因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诗而中了状元;宋之问因为“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两句诗而得到赏赐。三是音乐歌唱的需要:唐代歌舞很发达,所唱歌词,往往出于大诗人手笔。如唐玄宗的梨园子弟曾唱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李龟年曾唱王维的“红豆生南国”等等。四是作家的互相观摩:唐朝诗家总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李白与杜甫、岑参与高适、王维与孟浩然、白居易与刘禹锡等,他们或是和诗,或是联句,互相切磋,自然容易进步。正是唐朝具备了上述条件,所以促使诗歌在唐代达到了颠峰。
盛唐是指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天宝时期的五十年。这个时期,由于国家空前强大,社会空前安定,经济空前繁荣,对外关系也活跃,使诗人们可以由多种途径实现人生的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些诗人以侠士的面目出现,成为功名的热情进取者,希望通过从军立功等道路施展自己的抱负;另一些诗人则以隐士的面目出现,成为功名的退守者,希望幽居山林,以获得生活与心境的宁静。当然也有些诗人身兼上述两种身份。仕途顺利时舍不得功名,仕途不畅时,又想逃避现实,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状态之中。这两种人生态度成为盛唐诗题素材取向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cen shen)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以清新秀丽的语言,描绘了幽美的山水景色和宁静的田园生活,诗人的心灵沉浸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滤去了现实生活中的名利杂念,从而构成了一个静穆空灵的境界。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踪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啊!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首联写出了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足见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环境之幽静。如果同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联系起来,更见景色之美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幺幽静明净的自然美啊。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不见刀削斧凿之痕迹。象这样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为之。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完衣服笑逐颜开的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摇橹回来,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颈联写出了在这青松明月下,在翠竹青莲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居民。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宁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反衬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所以尾联才有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结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说任凭春去秋来,我都愿意留住在这里。“随意春芳歇”,这里不见一般文人那种对暮春晚秋之伤感,自是一种广阔的胸怀。毛主席在《采桑子•重阳》一词中吟到“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更是认为:春有春的妩媚,秋有秋的壮美,表达的是一种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随意春芳歇”也应作如是观。“王孙自可留”:《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句子,作者在这里自比为王孙,但却反其意而用之,意谓:我自然可以留在这里。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读之,令人产生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高、岑等人的主要作品则以唐帝国的边境战争为表现对象,以描绘塞外大漠的奇异风光,塑造边关健儿的英雄形象,表达保卫祖国、建立功勋的人生理想为主要内容。所以边塞诗又称作军旅诗。下面欣赏一首边塞诗: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这是天宝十载六月,即公元751年6月,李副使将远赴碛西即新疆库车附近任职,诗人以此诗话别。诗的开头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难走的旅程开篇,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戍边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三、四句是写,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见到轮台(新疆古地名)的明月而惹起乡愁呢?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体现出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诗的五、六句则是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把盏话别,送君西行击胡。诗末两句直抒胸臆,更是气贯长虹,(祇,恭敬,这里是语气恭敬而坚决,“祇向”可译为“请向”)说功名请向戎马沙场上求取,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此诗,作者越过了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的藩篱,直接提出西行“击胡”保卫边疆的使命,从而化惆怅为豪迈,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一扫“杨柳暗,晓风残月”那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儿女情态。从全诗既可看出岑参是在勉励李副使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其实,又何尝不是作者自己的理想和壮志呢?末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其英雄豪气使后代许多读者为之激动振奋!如果我们拿这首诗和王维的《渭城曲》中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加以对照,就更见这首送别诗的格调之高昂。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且口语化的诗歌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洒脱;悠扬流美的声调又给人以奔放明快的诗意感受;高昂的情绪则给人激情,令人振奋。可谓边塞诗中之娇娇者也。
而涵盖了王、孟和高、岑两大诗派的内容取向,又以惊人的天才,融汇、超越了他们的艺术造诣,从而成为盛唐诗坛上最耀眼的明星,则是李白。
李白,字太白,祖籍据郭沫若考证是西北碎叶,即巴尔喀什湖北岸。不过他出生于陇西成纪,即现在甘肃天水附近,幼年随父亲迁到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故号“青莲居士”。李白青少年时就博览群书,诗才横溢,并饱览了蜀中山川名胜。他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但不屑走科举道路;他广交豪雄,却又蔑视权贵。25岁离乡远游,从而开拓了他诗的意境。他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作,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老诗人贺知章称他为“谪仙”,意思是说李白是从天上谪贬到人间的仙人,因而后人尊称李白为“诗仙”。
李白以复杂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多远的人生追求,创作了许多内涵斑驳,多姿多彩的诗作。李白诗的特点是以浪漫想象为主要外貌特征,而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以想落天外的精神漫游,而仍以对人世的热爱为归宿。李白的诗总体上说是格调高昂的,虽然有些诗也倾吐了他内心的苦闷,但他总能作到自我解脱,而呈现出潇洒脱俗的品格和豁达大度的胸襟。因此,笑傲王侯、桀骜不驯的“诗仙”李白,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历代中国人民的热爱。下面我们欣赏:
行路难三首(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所写的《行路难》三首中的第一首,创作于李白遭到太监高力士、杨贵妃等权贵的馋言而被迫离开长安之时。诗的前四句写朋友们盛宴送别的情形。李白非常爱喝酒,要是在平时,有如此美酒佳肴,友人盛情,李白肯定会“一饮三百杯”的,史称“李白斗酒诗百篇”嘛。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位,拨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这“停”、“投”、“拨”、“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抑郁,感情激荡变化。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皇帝却听信谗言,而不能任用,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象行路中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的情景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拨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而得遇文王;一位是年迈的伊尹,在受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个历史人物虽经坎坷,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经历,又给诗人增添了信心。大家想想,李白素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又有大器晚成的姜子牙、伊尹为先例,自然在心中会升起希望。所以在长吟行路难之后,唱出了充满希望的最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面的路还障碍重重,但他坚信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苍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济国济民的抱负。从写作艺术上看,三处用典:一是姜子牙;二是伊尹;三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用的是南朝•宋时人宗悫的典故:宗悫小时候,他叔叔问他的志向,他回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耳!”三处用典恰到好处,既符合李白的性格,又与该诗的意境融会得天衣无缝,巧妙地展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诗仙形象。
关于李白的诗,我们在中学学过不少,如《蜀道难》、《早发白帝城》、《梦游天姥山留别》等。总之李白极大地开拓了诗歌的美学境界,把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最高峰。唐宋元明清各代许多大诗人都从李白的诗歌中汲取过丰富的艺术营养。他的诗,国内外人都喜欢,不少诗篇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广为流传。
如果说李白把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最高峰,那么杜甫凭借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才能,登上了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峰,成为与“诗仙”李白并立的“诗圣”。李白比杜甫大12岁,李白活了61岁,杜甫活了58岁。二人是同时代人。杜甫原籍湖北襄阳,不过他生于咱们河南巩县。(今天的巩义市有杜甫诞生窑,供游人凭吊。)
杜甫的诗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深刻地反映了大唐盛世之下所掩盖的社会危机,因而被誉为一代“诗史”。
在杜甫的诗中,一边是统治者穷兵黩武,“边庭流血成海水,武汉开边意未已”;一边是老百姓妻离子散,“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一边是统治者奢侈享乐,“朱门酒肉臭”,一边是老百姓缺衣少穿,“路有冻死骨”。深刻地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为大唐盛世唱出了一曲挽歌。这些诗歌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趋于成熟。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没有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而用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这场大动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不断提出自己的褒贬,以求对政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篇章是三吏三别,即《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诗,笔墨凝炼,字字珠玑,剪裁妥贴,结构严谨,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堪称珍品。
在杜甫的诗行中,始终跳动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一首《春望》标志着杜甫的爱国主义思想达到了顶峰,让我们欣赏一下这首诗。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创作的背景:安史叛军占领长安,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便把家小安顿在鄜(FU)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然后去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职很小,未被囚禁,这首诗就写在这件事之后的次年三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茫,一派荒芜之状。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忧国之情浸染于字里行间,为全诗创造了悲凉的氛围。此联对仗工巧,园熟自然,诗意翻跌,为后世诗家赞赏为“巧夺天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为:诗人有感于时事动乱,所以看见开放的春花,却不由的流泪,看到小鸟却想到亲人离别的愁怅、怨恨。本来花香鸟语是令人高兴的事,但诗人出人意表地与残破的国事连在一起,反而形成强烈的对照,更令人伤感忧心。另一种解释为:此联是以拟人的手法,花也有情,感时而流泪;鸟也有意,恨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然有别,其精神却是相通的,一则是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好说明一首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由都城到山河,再由都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在犹如电影镜头的切换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转入低头沉思,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诗的后半部分——想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家中音讯而不可得时的迫切心情,这是处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人人心中所共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这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同时也谴责了战乱给人民带来何等深重的苦难。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烽火遍地,眼望面前的颓败的景象,又想念远方亲人,不觉在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白发稀疏,连头上的簪子都挂不住了。“白发”为愁所致。不是传说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少年头吗?“搔”是想要解脱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散,离乱伤痛之时,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从全诗我们看出:在诗人眼里,“城垣、山河、花与鸟,处处关情”;在诗人心中,“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忧心”。这首诗反映诗人爱国、爱民、爱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情景交融,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杜甫的爱国爱民思想感情是一贯的。当秋风吹破他的茅屋,长夜不眠之时,诗人却唱出了这样的歌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就是我们中学语文课中学习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诗表现了何等博大的襟怀,多幺高尚的情操啊!当然杜甫诗中也不乏有描写祖国山河壮丽,春和景明的佳作,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杜甫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使诗歌面向生活,贴近民众,把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提高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对后代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他的诗也在海内外广泛流传。他给时代增添了光彩,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唐诗坛有两个主要流派,一个是以白居易为主要代表,他们主要继承了杜甫正视现实,抨击黑暗的精神,强化了诗歌的讽谏功能,在艺术上则以语言通俗流畅,风格平易近人为特征,如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碳翁》等。另一派则是以韩愈为首,贾岛、李贺为追随者。他们主要继承了杜甫艺术上刻苦求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如,贾岛就留下了“鸟宿池边树,僧推(还是僧敲)月下门”的佳话,这就是后人说写文章要“推敲”的由来。他们的诗章亦是中唐诗坛上之一秀。
晚唐时又出现了杜牧、李商隐、韦庄等诗歌大家,特别是杜牧人称小杜,他也写出了许多现实主义诗篇,如《泊秦淮》:(欣赏)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总之唐诗确实是一座光辉璀璨的艺术宝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耀眼瑰宝。
(五)宋词
词最早是作为歌词出现的。根据音乐的调子填的唱词,因而有一定的词牌,如,清平乐、西江月、水调歌头、沁园春等。各种音乐的词牌各自都有对词的长短、字数、音韵、平仄等方面的要求,你只需按要求填就行了,故又称为填词或长短句。长点的词分为两段,上段称为上半阕,下段称为下半阕,或称为上半片、下半片,或上阕、下阕,上片、下片。词作为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文体,产生于盛唐,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被认为是“百代词曲之祖”。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忆秦娥 李白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词到晚唐五代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成就,涌现出温庭筠、李憬、李煜、冯延己等著名词人。但那时词还未能与五言、七言诗抗衡。真正成为一代文学之胜,并在古代诗歌史上堪与唐诗交相辉映的是宋代的词。
宋代的词之所以兴盛并达到颠峰,关键是北宋建立之后,社会相对安定,特别是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带动了商业城市的兴盛,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都市生活,百业兴盛,一片欣欣向荣的景况,因而青楼妓馆、歌舞场所众多,为士大夫寄情声色,提供了优裕的物质条件,填词作唱成为时髦。第二个原因是统治者大力提倡,如果走运的话,一首好词或词中一句绝唱,都可以取得官职,因而也使知识分子各显才华,争奇斗妍。比如宋祁写的: 玉春楼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你看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色泽鲜明的早春图,而其中“红杏枝头春意闹”更是为人传诵的名句。一个“闹”字使境界全出,既突出了杏花繁盛,又突出了百花争春而杏花踊跃争先,令人读了不能不拍案击节:“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早春景色!”结果传入宫中,宋仁宗赵桢看后,就拍案叫好,一高兴,竟封宋祁为工部尚书,人们就把他称为“红杏尚书”。所以宋词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宋词也同唐诗一样,名家辈出,流派众多,就《全宋词》一书就收录了1330多名作者近2万首词。
文学史家大体把宋代词人分为两大派,即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婉约是和顺、婉转、柔美、简约的意思。这种词往往用词华丽、委婉、含蓄,描写细致入微,感情细腻真挚,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其内容,或歌男女之情爱,或颂歌舞之声平,或抒发人世间生离死别之惆怅,或倾吐暮春晚秋之伤感,不乏有吟花弄月之作,更见人生甜酸苦辣于其中。这些都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柳永、晏殊、欧阳修、李清照等人。下面我们以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为例,来欣赏一下婉约词的艺术风格。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去各地飘泊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
这首词的上半片主要是写临别时的情景,下半片主要是写别后的情景。别后的情景主要是承接上片的感情,出自于作者的遐想。
先看上半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长亭在古诗中泛指送别的场所,从下面的都城看,是位于汴京城外,汴河的岸上。从字面上看,诗人对着长亭听着寒蝉发出的凄切的叫声,看着骤雨刚停的景色。从而点出了与心爱的人相别的时间――暮秋的傍晚;地点――汴河岸边的长亭;境况――骤雨初歇。一个“凄切”,一个送别亲友的“长亭”,一个“骤雨”,一下子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增强了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一个“无绪”,揭示出一对离人饮酒作别时心乱如麻的心态。一个“催发”深化了恋恋不舍的感情。按常情说,别情依依,对心爱的人儿一定有千言万语,即有说不尽的告别话,道不完的嘱咐语。然而词人却出人意料地写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是没有话说,而是离愁别绪太凝重了,竟不知说什幺好!只有双手紧握,泪眼相对而已。一切话别的言语,一切珍重的嘱托,全在那双手紧紧一握之中,全在那挂着晶莹泪珠的双眼对视之间。满肠心腹事,尽在不言中,具有“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悄声无言,却深情无限,无声之中似乎可以听到这对离人心灵的震颤。联系前句,兰舟催发,更见一对情人肝肠寸断的心境。多情善感的人如果设身处地地想想——斯人、斯景、斯情,也一定会黯然消魂而报一掬同情眼泪的。同时代的苏轼在《江城子》一词中就有这样的词句:“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用的是同样的写法,表达的是同样的思想感情。
一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结束了上半片。一个“念”字说明下面的叙说反映的是作者的心理活动。“去去千里”是作者想到这一离别将越去越远的意思。“烟波”是说水面上像是笼罩着一缕轻烟;“暮霭”是傍晚的云气;沉沉是说云气很浓,重重地笼罩在河面上。这种景况,尽管是在“骤雨初歇”的傍晚所常见的景色,但也是作者别具匠心的结果,即用“烟波”,“暮霭”,“沉沉”等令人迷茫朦胧的字眼,来进一步强化凝重凄楚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此行一别,前程渺茫、前途未卜。从而给读者的感受不光是临近黄昏黯淡的景色,更深刻的是在这种景色中充塞着茫无边际的沉重感,使离愁别恨更为浓郁!“楚天”指湖南、湖北,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地方,以此点出作者要去的方向。从结构上看,一个“念”字,把情节从近景荡开了去,仿佛一个长镜头,不露痕迹地把焦点瞄向了对别后情景的遐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过渡到下半片的描写,继续进一步地倾诉心曲。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生离死别,离愁别恨是自古以来人之常情,更何况在这冷落萧瑟的清秋时节呢!这种写法,从文艺理论惯用的话来说,就是作者有意识地、合情合理地把特殊场景提高到了一般现象。诗人在这里就是把个人的私情提到了普遍意义上,说明自古以来多情人都是这个样子,用以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赋予了这首词以典型意义。比如: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望月,怀念六、七年未能见面的兄弟。这首词中就写道:“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同“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同样的写法,表达的都是一样的离愁别绪。不过苏轼毕竟是豪放派诗人,思想情绪毕竟高昂一些,因此,回答这一问题时,引出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结尾,可以看出苏轼最终还是从别离的伤感中解脱了出来。而柳永却引发了内心难以排解的更深的痛苦。
我们往下看: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历来为世人所传诵,甚至于拿这句来代表柳词。从字义上看是写:想到今夜酒醒的时候,将不见心爱的人儿,对着的只是岸上晓风轻拂、残月冷照的杨柳,这情景将是怎样的难受。大家如果更深入地想想的话,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消解愁怀的,李白不是有这样的诗句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那么经过麻醉后再醒来的离愁,那就越发使人感到无法排遣了。更何况看到的景色又是岸上杨柳,轻风残月呢?更是触景生情,而倍感“愁更愁”了。杨柳并非指“杨树”和“柳树”,而是单指柳树。传说隋炀帝杨广游江南时,乘舟沿运河而下,看着夹岸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的柳枝,高兴极了,便赐柳树姓“杨”,故在文学作品中,常以“杨柳”称柳树。另外古人有折杨柳枝赠送离人的习俗,寓意大约是以“柳”的谐音表达挽“留”的意思;或是表达来春柳树发芽时就能再见到你的希望;或借柳树特别好活的特点祝愿对方到了新的地方能很快适应当地水土而健康生活。因此在古代诗歌中往往在送别词中提到杨柳,因而杨柳几乎是离别的代名词。“残月”也是令人伤感的字眼,在送别诗词中也常见。如温庭蕴的《菩萨蛮》有:“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的诗句;毛泽东的《贺新郎•别友》有“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的诗句。因此,这两句词中,集中了别酒,杨柳,残月这么多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又写得异常鲜明生动,因而感动了许多人,成为传诵的名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是作者进一步想到别后惨不成欢的情景。“此去经年”是说这一辞别将是一年又一年,不知多少年才能相见。“良辰好景”和“千种风情”本是美好的场合和感受,但即使是这样,对诗人来说,因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也仍然是郁郁寡欢,良辰好景不是虚设的吗?千种风情又与何人诉说呢?漂泊在外的人总有好多话想给远离的亲人诉说,这种感觉也是平常人所共有的。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表达了这种感情: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就是表达了李盼望与妻子聚首时倾吐“巴山夜雨时”思念对方的心情。而柳永正是想到与心上人离别后欲倾吐心事而不可能,才发出了如此撕心裂肺的反诘:“更与何人说?”作者把离群索居的孤独感与浓烈的思念情相互交织的复杂心态,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词中还内涵着另一层意思,这就是词中用了“应是”—— “即使是”,“纵有”——“假如有”,就是说即使是“良辰好景”;假如有“千种风情”,尚不能稍解离愁别恨,那就更不要说是平常的日子了,更不要说不如意的时候了。(那就更惨了。)
全词,感情细腻而真挚,在艺术上情景交融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堪称婉约词中的佳品,故被评为宋金十大金曲之一。下面译成白话诗帮助大家理解。
雨霖铃 柳永
深秋的知了叫得急促而又凄凉,
在送别的长亭旁夜色临降。
阵雨停歇了,
城外饮酒饯别,毫无情绪,满腹愁怅。
正在恋恋不舍,船家催程,就要举桨。
手儿相握,泪眼相望,
喉咙哽咽,竟找不到话儿表露衷肠。
想到这次要去遥远的南方,
前途未卜,如雾霭迷漫,天阔水长。
多情的人自古为离别而悲伤,
更何况在这深秋冷清清的晚上。
今天夜里,酒意醒来该在何处?
想来是那晨风凄厉、残月空照的杨柳岸旁。
这次分别要年复一年,
遇到良辰美景也无心观赏,
纵使我有无限美好的情意,
又该对着什幺人去讲!
由于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所以婉约派几乎一统天下。婉约词,艺术造诣很高,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但题材狭窄,一般不触及重大的社会变革,一味儿女情长,不乏充满了脂粉气,更弥漫着消极低沉的黯淡氛围,这虽然适应了当时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但读得多了,会令人产生压抑之感。豪放词的兴起,拓宽了题材领域,为词的内容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这不能不说是词的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作出这一贡献的首推生长在北宋中叶的苏轼。
苏轼的词,如大家熟知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等等,这是何等的气势,比起“杨柳岸,晓风残月”,增添了豪放、高昂、雄浑的新因素。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天,苏轼问一个善于歌唱的人:“你觉得我的词和柳永的词有什么不同?”那人回答:“柳永的词,只好让十七、八岁的小女孩,手拿着红牙板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你的词,必须让关西大汉,手持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苏轼听了哈哈大笑。这个故事说出了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不过苏轼生活的年代婉约派还一统词坛。到了南宋之后,由于金兵入侵,占领了中国北方,南宋小朝庭偏安南方,仍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不思收复国土。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志士仁人有一种“国亡家破”的忧思,于是写词时便接触了这一主题,如,岳飞《满江红》就写出了“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迈词句。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南宋时,豪放派的词曲,在词坛上大放异彩。豪放派在取材上接触到了时代的变迁,并使爱国主义的主题成为了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从而在艺术风格上一扫緾绵悱恻的脂粉气,而代之以雄壮豪放的词风。从此豪放词与婉约词双峰并峙,平分秋色,这种局面不但持续到宋亡,而且也成为元、明、清历代词坛的基本格局。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陆游、辛弃疾、岳飞、陈亮等等。
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辛弃疾的代表作: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词。陈亮,字同甫,也是一位爱国诗人,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酒朋诗侣。这首词主要写军中生活,也可以说是写想象中的抗金部队的生活,寄托作者的抱负。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将军念念不忘报国杀敌。下一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了雄壮的号角声,上句是“看”,此句是“闻”,写得有声有色。接下三句写兵士们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的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八百里分麾下炙”,《晋书》记载,有牛名八百里驳(bao颜色斑驳),所以这里八百里就是指的这种牛,炙是烧烤,麾下是军旗,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吃着烤牛肉。“五十弦翻塞外声”,古代的瑟有五十弦,“翻”指演奏,这里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的军旅之歌。“塞外声”为什么是指军旅之歌呢?因为“塞外”指边塞,边塞自然同戍边的军队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唐诗宋词里,边塞诗大都是描写边塞的军旅生活,故这里就是指军旅之歌,军旅歌自然是雄壮的。在雄壮的音乐伴奏下将士们吃完了饭,将军升帐开始点兵出战沙场了,这就是“沙场秋点兵”的意思。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激烈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指骏马。《三国演义》说刘备骑的马叫“的卢”,载着刘备一跃三丈,越过檀溪,摆脱了荆州之兵的追杀,因而有“好马”之称。这里借代来泛指骏马。“弓如霹雳弦惊”,是讲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耳。这里仅仅两句描绘出了全军将士追歼敌人的雄壮场景。目的是收复中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收复中原既是君王的事,也是天下黎民百姓的事,人生在世就应当生前建功立业,死后留名青史。这二句充分显示出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报国的抱负。而词的结尾来了一个转折:“可怜白发生”。前边九句慷慨激昂、壮怀激烈,而最后一句则直转急下,苍凉悲怆。惟这一句点出了前面所写的不过是作者的想象,是作者心迹的表露,同时也揭示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原因就是南宋小朝庭甘心偏安一隅,并不重视辛弃疾、陈亮这些抗金派的请战要求,因此恢复山河的壮志却不能实现,而岁月无情,人已老矣。韶华不再,两鬓斑驳,壮志难酬,理想成空,怎不令作者倍加悲愤!同样也是陈亮的悲愤。由于最后一句的感情变化,顿时全词变雄壮为悲壮了。
辛弃疾的这种悲愤之情,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也有表露: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午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赵国的大将。秦国军队进犯赵国,赵王派使臣看望老将军廉颇身体如何,能否领兵打仗。使臣回来受奸臣指使向赵王汇报:老将军一饭斗米、肉十斤,但一顿饭的工夫就上了三次厕所,即“三遗矢”。赵王一听,就打消了命廉颇为统帅的念头,结果赵国大败。辛弃疾在这里是说,赵王毕竟还想到了廉颇,而宋朝皇帝却想都不想我们这些主战派,所以激愤地呼喊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激愤之语与“可怜白发生”的沉痛浩叹是意脉相通的。抱有同样激愤,同样遗憾的爱国之士大有人在。如陆游: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破阵子破 阵 子
辛弃疾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
梦中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
官兵在军旗下分吃着烤牛肉,
乐器则把雄壮的军旅歌曲奏弹。
战场阅兵,正逢霜风劲厉的秋天。
骏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
箭发弦动,响声如同霹雳一般。
替君王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自己的名声也会被人们永远留传。
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经白发斑斑。
陆游、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诗词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怀,如下面陆游的二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时,陆游已68岁,年近古稀了。(略加阐释)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成为了南宋诗坛的主旋律,这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当然,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历来被看作豪放词人,但他们也善于写婉约词,即使豪放词中,亦有婉约的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论诗中所说的:“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比如,苏轼有: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陆游则有: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销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辛弃疾则有: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毛泽东的词作,绝大部分是豪放词,但也有婉约佳作。如:
虞美人
枕上
一九二一年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贺新郎 • 别友
一九二三年 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已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这些说明了婉约词和豪放词,尽管风格各异,题材有别,但各有千秋,争奇斗艳,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毛泽东曾指出:“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读婉约派久了,厌倦了,要改读豪放派。豪放派读久了,又厌倦了,应当改读婉约派。……婉约派中的一味儿女情长,豪放派中的一味铜琶铁板,读久了,都令人厌倦的。”(1957年8月1日对范仲淹两首词的批语)毛主席的体会,大可作为我们阅读诗词的参考。
总之,唐诗、宋词,各有特色,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六)元曲
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狭义上讲元曲主要指元杂剧,即元代的戏曲。而戏曲中的唱词,则又反映了散曲的风格,所以我们着重介绍元代戏曲。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戏剧艺术。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别树一帜,具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中国戏曲是以故事演绎为主线,综合歌舞、杂技以及说唱文学等特点而逐渐形成的。隋代以前,属于戏曲的萌芽时期。到了宋代,中国戏曲渐臻于成熟。元代则出现了戏曲的繁荣兴盛的局面,所以元曲光耀史册,成为这一文学形式的典范。中国伟大的戏曲作家关汉卿,正是这时崛起在剧坛上,成为元曲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关汉卿是元大都人,即北京人。曾是元代太医院医生,而他却把自己和一生献给了中国戏曲事业。
关汉卿一生共写了60多种杂剧,流传到现在的还有18种,是他把中国古典戏曲艺术发展到高峰,因而被尊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在世时是戏曲界的领袖人物,被称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从中看出关汉卿是能编、能导、能演的多面手。鉴于关汉卿对人类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1958年,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关汉卿的杂剧深刻揭露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残暴、昏庸,是当时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一面镜子。《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该剧写窦娥三岁丧母,七岁被父亲为还高利贷卖给蔡家作童养媳。十几岁,丈夫便病死了,婆媳两人相依度日。地痞张驴儿父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救了蔡婆婆的命,于是父子俩就借机搬进蔡家来住,并胁迫蔡家婆媳改嫁给他们父子。窦娥不愿意,张驴儿便下毒药企图毒死蔡婆婆,霸占窦娥为妻,不料张驴儿之父误服而丧命。张驴儿就反过来诬陷窦娥,逼她顺从,窦坚决不从,张驴儿就告到官府。官吏贪赃枉法,用重刑逼供,窦宁死不屈。直到昏官要对年迈的婆婆动刑,为使婆婆免受毒打,窦娥才屈招罪名,被判斩刑。基本情节就是这样。窦娥的冤案具有典型的意义,关汉卿以“人命关天关地”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统治者与民为敌,草菅人命的罪恶。窦娥在剧中满腔悲愤地唱词也正是关汉卿发自肺腑的心声。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眼泪涟涟”。
这段唱词,写得何等深刻、犀利。在否定贪官污吏的基础上,把封建社会世俗观念中以为最公平、最无私的日月,鬼神,天地统统否定了,引起了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从而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该剧上演后,引起强烈反响,使元朝统治者坐卧不安,竟下令禁演,将关汉卿下了大狱。但是关汉卿热爱自己的戏曲艺术,尽管当时社会瞧不起从事戏曲艺术的人,演戏的被称为戏子,编剧的被称为“拆烂污”,甚至被诬蔑为烟花妓女一流,但关汉卿仍不改初衷,正如他为自己编的散曲中写的: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钢豌豆。你便是落了我的牙,歪了我的嘴,瘸了我的腿,折了我的手”,“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另外他的其它作品,如《鲁斋郎》(表现包拯秉公执法和聪明智慧,利用“齋”与“齊”字形相似,巧斩皇亲国戚鲁斋郎的故事)、《望江亭》(主要角色:谭记儿、白士中、杨衙内)、《救风尘》(主要角色:赵盼儿、宋引璋、周舍)等等,也深受历代人民的喜爱。不仅几百年来被各种戏种搬上中国的戏剧舞台,而且如《窦娥冤》等还译成外文,传播海外。特别是在他的戏剧作品中创造了如窦娥、谭记儿,赵盼儿等色彩鲜明,性格倔强,富有反抗精神又聪明美丽的妇女形象,在古代一般文学作品中是不觉常见的,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相当突出的。在我国从元明起直到近代,关汉卿都被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除了关汉卿外,被列为元曲四大家的还有:郑祖光,代表作《倩女离魂》(主要角色:张倩女、王文举)等,白朴,代表作有《梧桐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等,马致远,代表作有《汉宫秋》(主要角色:王嫱〖昭君〗、汉元帝、毛延寿、匈奴首领单于)等。另外,还需要提到的是另一位戏曲大家,被后人称为“天下夺魁”的王实甫,他的作品也不少,不过最著名,在戏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是《西厢记》(主要角色:张生、崔莺莺、丫鬟红娘、崔夫人),无论从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最高,是元杂剧中杰出的作品。总之元曲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与这些伟大的剧作家分不开。元杂剧流传至今尚有200多种。(当然中国杂剧艺术到了明清依然在发展。如明朝就又涌现出了象汤显祖这样的名家,他的作品以《牡丹亭》的成就为最高。)
王国维在《元代戏曲考》指出:“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 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此论可谓中肯。
最后我们概括一下元杂剧的文化意义:
第一高扬反抗精神。
元剧着力抨击黑暗势力,歌颂不畏强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叛逆形象,如窦娥,赵盼儿,谭记儿等。
第二、褒贬分明。
剧中人物的忠奸善恶判若泾渭,如,《鲁斋郎》中对包公的褒,对鲁斋郎等皇亲国戚的贬等等,体现了我国文化精神中爱憎分明的道德光辉。
第三、以浪漫的理想化方式处理现实主义的题材。
元杂剧体现了中国戏剧文学的这一个特征,当然这种方式在艺术上是有弊病的,它往往使元杂剧具有“大团圆”的结局,并成为俗套。如,《窦娥冤》一剧,窦娥死时死后,作者以浪漫主义笔法,让血溅白绫,六月落雪,三年大旱,其父巡视,(窦天章做了七府巡按)魂魄告状,最后昭雪,虽大快人心,给人一个圆满的结局,但和当时黑暗制度联系在一起,似有画蛇添足之嫌,严重地削弱了剧本的思想意义。不过这种方式确实体现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统统都报”的信念,体现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美好愿望。
(七)明清小说
中国小说经历了:魏晋小说-先唐笔记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宋元话本小说几个发展阶段后,到了明清时发展到极盛,涌现出了:《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金瓶梅》(兰陵笑笑生)、《儒林外史》(吴敬梓)、《红楼梦》(曹雪芹)等等。这六部长篇小说,(当然还有很多其它小说),前四部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后两部则被称为“清代双壁”。另外还有收集民间传说涌现出了众多的短篇小说。著名的中、短篇小说集,当推冯梦龙编定的三言,即:《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还有凌蒙初的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这些作品大都被搬上了影视屏幕和戏剧舞台。上述小说在座的各位可能都看过一些,我们就不介绍了,没有看过的大家可借来一看。
我在此所强调的是,明清小说的这几部代表作的社会意义。
《三国演义》:描写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其中特别崇尚智谋,它在客观上把统治阶级的各种手段、谋略向民间普及,成为一部形象化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教科书,包含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三国演义》是毛泽东生前十分喜欢读的一本书,对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他多次提到小说中的一些战例,如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再比如《空城计》。《空城计》是罗贯中在书中虚构的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情节,但毛泽东从中受到启发,在解放战争中还真导演了一场“空城计”。1948年秋冬,解放战争进入了伟大的战略决战。时,辽沈战役接近胜利,淮海战役已开始部署,蒋介石为挽回败局,命令驻守华北的付作义派十万重兵进犯我石家庄,妄图威胁我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当时我林罗大军尚在关外,刘邓大军和陈粟大军正在部署淮海战役,彭贺大军正转战西北。作为我军总参谋长的周恩来,手下只有两个步兵连,一个骑兵排。由此可见形势非常严峻,犹如马谡失街亭之后诸葛亮困守西城时一样。然而,毛泽东胸有成竹。他命令新华社发了两条消息一篇评论:一条消息是“蒋付军妄图突击石家庄”;一条消息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匪军进扰”;一篇评论是《评蒋付军梦想突击石家庄》。非蒋介石嫡系的付作义深知毛泽东从来不打无把握之战的,所以当他看到新华社上述文稿,认为中共已有了准备,如果为蒋介石火中取栗,一定会像东北50万蒋军一样全军覆没。于是下令取消了这一行动。消息传来,毛泽东高兴地用他那湖南腔唱起了《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风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策也。”毛泽东三篇东西吓退了十万蒋付军,把罗贯中在书中虚构的故事变成了一场精彩的战例,我们不能不佩服老人家“读书活、读活书、活读书”的本领。《三国演义》再好,也得会读才行。
《水浒传》和《西游记》:都热情歌颂和塑造了蔑视统治者的权威,反对不合理社会秩序的叛逆精神,如《水浒传》中,官逼民反而聚义于水泊梁山的108位好汉;又如《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大闹阴间地府的孙悟空。但另一方面,又宣传忠君思想,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梁山好汉最终接受招安,又去征讨另一支农民起义军——方腊;而孙悟空则最终没有跳出如来佛的手掌,而皈依所谓大道,保唐僧取经,终成正果。这都体现了维护既定秩序的观念,这一点,无论“水浒”还是“西游”,都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两面性。
《金瓶梅》则是以社会的中、下层的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在中国小说史上可以说是别开生面。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假托宋代,实质上揭露了明代社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道德沦丧,人欲横流的黑暗现实,但书中有许多露骨的淫秽描写,格调低下,而又缺乏严肃的批判精神,问世之后,历代都把它作为禁书,从而影响了他的社会价值。不过这正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道德规范彻底崩溃时人们的迷茫,是文化转型前夕,社会失序的艺术体现。
清代乾隆年间出现了《儒林外史》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的腐败,造成了知识分子畸形的心态,如范进因老来中举而癫狂,揭示出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红楼梦》,历来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毛泽东生前就特别喜欢读此书,并要求一些干部读《红楼梦》,他说,不读《红楼梦》就不知道什麽是封建社会。毛泽东还深刻指出:《红楼梦》的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是全书的纲。在这一回中葫芦僧送给贾雨村的“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反映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互相联姻,沆瀣一气,一损皆损,一荣俱荣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关系的缩影。曹雪芹尖锐地指出这个封建大家庭“外面的架子虽然未倒,内囊却已空起来了”,它必将“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揭示出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当然,作为一个封建文人的曹雪芹,是不愿意看到封建大厦塌台的,所以面对这个历史趋势,小说中又流露出了悲凉和惋惜的心情,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发出了“无才可去补苍天”的唉叹。曹雪芹是一个能够克服自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可以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是为封建制度及其文化传统唱出的一曲挽歌。这两部伟大作品,成功之处在于对封建制度及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这一点正是中国文化走向现代的最初步履,是宣告中国文化即将转型的一线曙光。
上述几部书籍,都先后被译成各国文字,传播于世,拥有庞大的读者群。据《光明日报》1986年报道:不少外国军事专家把《三国演义》作为必读教材,日本企业家将它视为珍品,从中汲取营养;有些日本的企业大公司规定行政管理人员要熟读《西游记》,从书中海阔天空式的幻想和创造性中取得启示;至于《红楼梦》更成为中外文学史家研究的重点,被称为“红学”。由此可见,中国明清小说对世界之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挂一漏万地简介了:《诗经》、楚辞、前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已足见中国文学姹紫嫣红、瑰丽璀璨的气派。下面我们讲最后一个问题: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和现代意义
无论是诗、词、曲、赋,还是散文、小说、戏剧,这些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其共同点在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主要有:
第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古代文学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即使在上古神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神话中所谓的天上的神灵,什么上帝、宙斯等,而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这三则最有名的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后羿、大禹等神话人物,其实是有史可查的部落首领。他们以巨大的力量率领部落民众战胜了自然灾难,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以其丰功伟绩而令后人代代传颂,传颂过程中受到了神化,他们的神格实际上是崇高伟大的人格的升华。这与希腊神话中那些虚无飘渺、高居天庭、俯视人间,有时还任意惩罚人类的诸神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就是一种关注人间现实的理性精神。这一文化特征,一直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从我们前边的介绍中,足以看出,无论诗人、散文家、戏剧家、小说家,无一例外地都是把目光对准了人间,而不是天国。他们的作品,反映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男欢女爱,生离死别;世道人情,喜怒哀乐;功名利禄,宦海沉浮;社会变迁,家国存亡等等,而不是属于彼岸的天堂地狱。宗教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反映是极其淡薄的,即使在佛教、道教兴盛时期,它们对文学的影响也只是体现在某些作家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上,而没有造成文学主题偏离现世的转移。例如,唐诗宋词中,几乎所有的诗人都是以满腔热情去拥抱人生。明清的著名小说也都以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即使像神话小说《西游记》,也是以佛教为外壳,假托神魔,以曲折的笔法描写现实生活的。比如唐僧师徒到了西天,因没给管经的佛小费而头一次取了无字经,后向如来佛告状,如来却说,这很正常,不然他们吃什么呀!第二次到经库取,不得不把“金钵”送给了管经的佛,这才取得了真经。这不是讽刺现实生活吗?《聊斋志异》也是如此。所以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今天,一切文学家、艺术家不是也应该热烈地拥抱人生,深入生活,去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吗?
第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中唐时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总结我国文学创作经验时,提出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主张。这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又一文化特征的很好概括。“文”是形式,“道”是内容,“文道合一”就是主张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意即一切文学形式,都是宣传一定道理而存在,“文”是“道”的载体,以“道”来教化人。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所宣传的“道”,主要是儒家思想。中国古代文学家基本上是在儒家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知识分子共同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因此,在他们创作的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渗透了这一思想,或以散文形式直接宣传此类的儒家思想,或者以诗词歌赋寄托这种理想,或以小说戏剧,通过创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人物形象,虚构一些曲折的故事情节,潜移默化地传播儒家道德观念,老百姓常说的“说书唱戏给人比喻”就是反映小说戏剧的教化功能的。所以“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成为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和文化特征。
“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社会效益有正、负两面的深刻影响。
这就是,一方面“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使中国古代文学总体上没有偏离现实,使作品言之有物,言之有道,抒发真情,传播真谛,特别是使儒家学说中富有人民性的思想得以传承,起到了教化作用,如“君轻民贵”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教无类”等治学态度和教育思想;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等等,通过文学形式而代代相承,给人们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使我们民族成为了一个知书达理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文明礼貌之邦。另一方面“文以载道”使中国古代文学在社会效益中产生过负面影响,即中国古代文学也渗透着儒家思想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的观念;用来束缚妇女的“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什么“女人与小人难养也”等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封建专制的“家长”制作风等等腐朽的理论和观念,严重地损害了这些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消极腐朽的东西通过富有魅力的文学作品的传播,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而流毒甚深,至今彻底清除封建遗毒仍然是我们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就以“文以载道”而言,倒是揭示了一个真理:任何文学创作都是宣传一定历史阶段的思想,是为现实的政治服务的。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的。我们现在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两为方针”,奏响主旋律,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江泽民语)从这个意义上讲,“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在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
第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所谓写意,是国画中的一种创作方法,即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则是注重运用象征的手法来抒发情感,表达一种理性的精神。如破阵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以骏马奔驰、弓如霹雳来象征将士们追杀敌人的英勇形象和战斗的激烈场面,虽然字面上没有一字写将士,但将士们的飒爽英姿在金戈铁马、箭矢如雨中突现出来,具体、形象、生动,痛快淋漓地抒发了满腔的战斗豪情。这种创作方法叫作写意手法。中国古代文学家们、诗人们都擅长用这种手法。因此,无论诗词曲赋,小说散文都具有抒情写意的性质。由此可见,绘画艺术和文学创作有相通之处,可互相借鉴,互相参照。
所谓“中和之美”源于儒家倡导的“中庸”思想。子曰:“无过无不及”谓之“中庸”,即追求适度。孔子称赞《诗经》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后来,以此为范例,在文学创作上古人主张在作品中宣泄感情要有节制,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过于外露,讲究含蓄。情感宣泄的适度与表现方式的简约,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在这种文学思想的指导下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这里有一个露与藏的问题,露与藏是我国古典艺术理论中的一个观点。讲艺术,要露,也要藏,不露,则不能造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不能使作品成为“无形画”;但又不能过露,过露则无余蕴。因此,艺术又要藏,藏了才有含蓄,构成“画外音”。中国聪明的诗人和画家总是善于动员读者来积极进行思维活动,挑逗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浮想联翩,而不能自己。如前所说,作画和写诗都一样,是互为借鉴的。让我们看看我国古代画家是如何处理“露”与“藏”的。比如宋代画院出了一个题目“深山古刹”……解说三幅画……
这正如古代画家说的“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郭熙《林泉高致》)。那么在文学创作上也是如此,不要把话说尽,不要把感情渲泄尽,给读者留点想象的余地,比你写出来更丰富。如陆游的《钗头凤》中的“错错错”(解说兼欣赏)。这就叫“神余言外”“有弦外音,味中味”。所以古人言“若笔笔写到,便俗”。
追求“中和之美”,正是中华民族平和、宽容、偏重理性的文化性格在古代文学中的体现。
总之,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和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正是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的具体的形象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它的审美功能及认识功能历久永新,具有永久的魅力,并成为后代作家永久性的艺术典范。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也是世界其它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份难得的文化遗产,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坚持古为今用,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使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而这一点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另外,从个人成长,提高修养来说也具有现实意义:
文学是人学,还是人心之学,即表现社会中各种人的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的学问。它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了解历史,洞悉社会;感悟人生,热爱生活;关心国事,忠于祖国;提高道德操守,强化人文素质;乃至于启发思维,开阔思路,研究问题,开展工作,培养必要的管理、应变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因此,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以批判的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意识地感受启迪,获取帮助,亦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现实意义的重要方面。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