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源-了解协和的诞生1-历史典故-作文素材

作者:编辑整理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6-26

对于20世纪初期为中国服务和促进中国发展的中美人士来说,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他们长期以来紧密联系的明证。它实现了那些在建校初期并肩战斗,克服了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投身建设和发展这所学校的人们的希望和抱负,至今仍被视为亚洲一流的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附属的协和医院已有85年历史,以其出色的医疗服务而享有盛誉,每天来此求医问药的人成千上万。但是,这家开创性医疗中心问世的经历却鲜为人知,而了解20世纪初叶中国饱受战争蹂躏的年代里,中美两国人士如何齐心协力,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将其建成世界一流医院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雷蒙德.福斯迪克(Raymond Fosdick)是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负责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基金提供资助的官员,他对这所学校曾作过如下描述:“激动人心的故事--人与命运搏斗,失败摧不毁的理想。”

在这个令人激奋的故事中,一些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石油巨头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正是这位富商慷慨解囊提供了这笔资金。这位慈善家亲自赶赴中国,主持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开办仪式。胡适是这所学校的首批中方董事之一。这个故事中其他引人入胜的部分包括进行了一项导致“北京人”出土的最初发掘工作,该院并成为“北京人”头盖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踪前最后的存放场所。这所学校开风气之先,成为中国第一所招收女生的医学院校,并在中国各地改进科学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颇有影响的重要作用。

北京协和医学院早年也是献身于为中国服务和促进中国发展的中美人士之间紧密合作关系的明证。洛克菲勒基金会在这所医学院建立后的头30年中投入了数千万美元,使其成为该基金会受援最多的唯一机构。1937年,随着与日本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美国官员敦促美国人离开中国,但协和医学院的所有美国工作人员都决定留下来。结果,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日本拘留营中被关押多年,直到战争结束才获得自由。

故事始于上个世纪初期,当时,洛克菲勒基金会由于有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庞大财富撑腰,开始资助符合社会利益的一些大型的长期项目。弗雷德里克.盖茨(Fredrick Gates) 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顾问,倾向于先在远东实施一项计划。他先是提出在中国建一所大学。但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经过考虑否定了这个建议,认为这是“一个当时无法实现的梦想”。

他们的注意力很快转向了医学,特别是公共卫生和医学教育及研究。盖茨和另位董事杰尔姆.格林(Jerome Greene)对以远东为用武之地极感兴趣。中国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 of China)行政委员会已提出特别呼吁要求援助,这是一个由一些利他主义的哈佛毕业生建立的羽翼未丰的新机构。该机构虽得到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的赏识,但与之并无真正的组织关系,也未获得其财政支持。

1914年1月,在一次为期两天的会议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决定在中国开展医学工作,并派遗一个代表团来华。代表团受到袁世凯总统、黎元洪副总统及其他高级政要的接见。代表团迅即投入工作,参观了北京和天津的医学院及医院,随后又奔赴中国各地的许多地方- 济南、汉口。长沙、南京、苏州、上海、香港、广州、厦门和台湾。所有这些地方至少有一名代表团成员去过,每个人都写下了详细的日记。

代表团的成果是一份名为“中国的医学”的详细报告,报告于10月底呈交纽约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会。这份报告包罗万象,从中国的总体卫生条件到女医生的教育、在外国教会组织和非教会组织控制下的医学院的标准、法医学以及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西方医学的态度等等。报告还列入了行动建议。这一建议雄心勃勃,敦促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大规模开展医学工作,“同时要认识到,这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基金会在中国医学教学工作中应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学应基于“最高的实用标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英语将是主要的教学语言。

这份报告还提议,第一个医学机构应设在北京,并与协和医学院建立联系,该医学院是英国和美国教会团体中一个现有的联合机构。这份报告进一步列出一长串其他的“次要建议”,以援助中国各地的其他医学项目,包括为中国学生在欧洲和美国学习医学提供奖学金。

董事会于1914年11月批准了这份报告,并建立了一个名为洛克菲勒基金会中国医学委员会(ChinaMedical Board [CMB] of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的组织,负责开展这项工作。

中国医学委员会争分夺秒地工作。全体委员于12月11日与洛克菲勒先生会晤,不久,洛克菲勒基金会为中国的医学院毕业生去国外学习和让中国妇女在美国接受成为护理教师的培训设立了奖学金。在北京购买的第一块地是一所被称为“英家大院”的漂亮的老宅院,用来作校长的住宅。

从那时起,工作进行得非常迅速。负责开展这项工作。中国医学委员会与伦敦传教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签署了一项历史性协议,以20万美元购买了该会在北京的协和医学院的房产。这所学校被重新命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1915年7月1日负责开展这项工作。中国医学委员会承担了纇对这所学校的全面资助,每年预算53000美元。该委员会高瞻远瞩。一位官员说:“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所不亚于欧洲或美国任何地方的优秀医学院。”

富兰克林.麦克莱恩(Franklin McLean) 当年28岁,是洛克菲勒学院(Rockefeller Institute) 的科学家和助理住院医生,被任命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第一任负责人。麦克里恩从医学院毕业刚6年,他担任这项职务年薪为2400美元,“外加必要的差旅费”。

与他同行到达北京的还有查尔斯.柯立芝(Charles Coolidge),是当时美国的著名建筑师之一。柯立芝曾参与波士顿(Boston)的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 和纽约洛克菲勒学院的设计工作。

老协和医学院的占地面积和建筑规模显然太小,不能适应中国医学委员会计划发展的学校的要求。因此,洛克菲勒基金会很快便以12万5千美元的价格另外购买了老协和医学院附近的豫亲王的地产。北京协和医学院不久便被人称为“豫王府”。对许多中国

人来说,洛克菲勒这个名字等同于他们用来点油灯的标准石油公司的煤油,由于石油的中文发音“油”与豫亲王的名称“豫”相似,因此中国人容易一语双关地称豫王府为“油王府”,这是一种乐趣来自中国人幽默感的文字游戏。

当时,中国的大多数护士都是男性,因为中国人敏感地认为,让妇女去照顾男患者不适宜。那些在妇女医院中工作的妇女只接受过极少的初等教育和最低程度的护理培训,基本上为外国护士作助手,与干最繁重的粗活的仆人无异。

上海的哈佛中国医学院已提出要使护士成为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从而可以吸引来自社会上有地位家庭中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妇女,并放心安排她们工作,除妇幼患者,并护理男性患者。这项工作在哈佛医学院教学医院的开展使人看到了希望。麦克莱恩博士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任命一位护士主管,以组织新医院的护理服务,并按为中国协和医学院制订的同样的高标准,做好护校培养女生的准备。

在随后的6个星期中,麦克莱恩博士前往华北和华中进行实地调查,会晤了中国医学界的大部分领导人—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视察了这些地区所有重要的医学工作。

洛克菲勒基金会批准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土地、建筑和设备费用拨款100万美元。柯立芝先生为传统中国建筑的壮丽所倾倒。在初次目睹豫王府风貌几天后,他写道:“从那时起……我一想到所有这些有着雕梁画栋,绚丽色彩设计的建筑竟然要被毁掉,便感到难过。”

柯立芝先生10月返回纽约后,立即向中国医学委员会提交了他的初步报告,其中讨论了拱项和琉璃瓦,并附有一些草图,展示了传统的中国瓦房屋顶。柯立芝先生希望,委员会能将所谓的“日本人地产”(这块地产上有一家日本人的医院,一所学校和俱乐部)买下,因为这块地产隔在豫王府和英家大院之间。买下后将使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的场地连成一体,从哈德门大街延伸到西侧的帅府园,将来可作进一步扩展。委员会投票表决反对为买地花更多的钱,认为在地产上花的钱已经够多了。(但是,这里不妨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北京协和医学院收归国有之后,“日本人的地产”被划归它,该医学院现在已包括了当年柯立芝先生初次展望的整个街区。)

来自洛克菲勒基金会账簿的最终数字表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土地、建筑和设备的全部费用达到了在当时令人瞠目结舌的750万美元。这是因为大多数买卖是在物价飞涨的战时进行的。越洋货运的费用比任何时候都高,有些材料在运往中国的路上丢失,这意味必须重新购买。

向中国主要的大学和中学发出的信宣布预科部将于1917年9月开学,协和医学院将于1919年开学。宣布的事项中还包括一项重要说明:尽管“北京协和医学院此时还不准备招收女生……但董事会的目标是在适当的时候按照与男生同样的标准,允许合格的女生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

1919年9月,第一批女生真正地踏入了预科学校,并于1921年进入了中国协和医学院,从而使它成了中国第一所男女合校的医学院。1920年,该医学院的护校开学,这一届只有3名学生。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