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冬季,今年的雪又落得早,又想起妙玉收梅花上的雪,用鬼脸青花瓮藏在地下一瓮,五年后开了用此水泡茶的雅事儿。书中所说的玄墓山,自古就是赏梅的胜地。山林葱郁,遍植梅花。而妙玉泡茶用的水即取的是这玄墓山蟠香寺周围梅花上的雪水。虽为小说中的描写,但也感慨曹雪芹笔下赋予的特殊美感。
虽不能效颦妙玉用梅花上的雪水泡茶,但可以在温暖如春的北方冬夜从冰箱中拿出早已用矿泉水冻好的梅花状的冰片,放在翠郁的春茶上待那冰一点点融化后慢慢把春天的绿茶浸出鲜甜来,这即是借鉴咖啡中用冰滴下来的水一滴滴萃取咖啡的方法。咖啡与茶这两个看上去平行的领域叠加在一起,会发现二者之间相通的规律。
大概2016年的时候,我也每天沉浸在如何把一壶茶泡的好喝的迷思中不能自拔。那时茶席风潮还未大规模在大陆风行,但也有少部分台湾老师开始教习一些茶课,也曾经迷失在其中一段时间。但因每每总是不知如何摆弄几块布条、杯子而反反复复折腾着,所泡的茶也并不如老师泡的那样好喝。每当直接问到实质性的问题,那老师总以玄之又玄的理论作答。譬如:你不是用身体在喝茶,是用逻辑喝茶;或者之所以没有理解茶是因为你感受不到茶气;甚至左手注水与右手注水泡茶在她看来都是千差万别,当然要是这样细分下去终其一生都难到达一颗微尘的彼岸……
中国的学问有两类,自物理来者,尽人可通;自心理来者,终属难通。这样的难题困顿了我大概半年时间,挫败感让你甚至觉得喝茶是一件无比烦恼的事情。事情的转机是在我完全停下来不喝茶的那段时间。
日吃完牛排后觉得荤腻,正好路过一家咖啡店,店长很热情礼貌的把我迎了进去后开始耐心的回答我的各种疑问。看到架子上摆的意式摩卡壶有单阀与双阀之分,于是好奇有什么区别,店长解释说这两种壶因为压力不同所以萃取度不同,咖啡压出来的味道口感也不一样。
“萃取度”与“口感”在我大脑中迅速关联到那位茶老师某些讲课的瞬间仿佛也用过这些关键词,而刚刚所说不正是“萃取度”与“口感”决定浓缩咖啡的风味么?甚至某个瞬间她形容自己泡的好的红茶可以丝滑浓稠到老鼠可以从上面飞快的跑过,与刚才介绍所说的那款特意为喜欢浓缩咖啡中的咖啡脂(Crema)人群而设计的摩卡壶原理极其相似。这样的发现让我觉得兴奋,就挑了一款双阀摩卡壶回家。
回家后立马拆开包装,把摩卡壶刷洗停当。拿出喜欢的岩茶按照对咖啡研磨的理解分别以整叶、略碎、细碎为三个最初实验等级,实验起用摩卡壶压出来的茶汤口感。结论很让我惊喜,因为摩卡壶的高温高压迅速通过茶叶,这样泡出的茶不仅不苦涩而且汤色清亮口感清晰。
于是把手头可以找到的茶叶都实践了一遍:岩茶品质越好则可用摩卡壶压两遍还有余韵;品质稍微差的岩茶或者乌龙茶在摩卡壶的高温高压下一次就如同丢了魂儿的皮囊;包揉成球形的乌龙茶,可以用摩卡壶压一次后打开让里面刚刚被蒸汽蒸散开的茶叶降温,10分钟后盖上并压第二次的时候茶汤的香气跟味道就逐渐扩散出来,品质好的包揉茶可以用摩卡壶压三次以上;红碎茶因为氧化度高,香气不如乌龙茶那么丰富。用摩卡壶压过后跟奶泡调和在一起,比一般的奶茶的口感要好上很多倍;绿茶大概是最不适合这个方法的,鲜嫩的绿茶压根儿禁不住摩卡壶的折腾……
如同懵懂的孩童发现了新玩具,总是要把这样的乐趣颠过来倒过去的反复体验,了无挂碍的玩耍倒是让我在喝茶以后第一次体会到了得味而后得趣的曼妙。用摩卡壶煮茶,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味觉世界的大门。摩卡壶虽然煮茶好喝,但单一工具肯定无法追求口感多样的最大化。在摩卡壶之后源于对咖啡世界的好奇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探索。
首先是对于咖啡的冲泡技巧的探索。因为茶的冲泡没有咖啡世界那么多的辅助工具,更多还是停留在手冲的阶段。这样就理所当然的直接关注到咖啡的手冲。手冲首先会用到的就是滤纸或者法兰绒滤网。两者的差异在于蓄水能力的差别。法兰绒因为材料是织物,蓄水能力比较好,所以咖啡过滤中的液体不会很快从侧面流出,沉积在底部的量比较多。
相比之下滤纸因为纸质的单薄,注入热水的时候更容易被水流穿透,因此热水会在注入的时候从滤纸的上层开始流下去,咖啡粉在中间闷蒸的效果会逊于法兰绒。这样在选择咖啡粉的时候,内质比较适合香浓型的咖啡,而内质比较清爽果香馥郁不适合闷蒸的倒可选择用咖啡滤纸冲泡。这样的原理当然可以旁通到茶中。
相较之下仿佛在冲泡茶叶的时候,饮者更多关注的是器皿的外在或者材质,而忘记了器皿的形状、容量、水流的流向、出水的速度跟茶叶之间的关系比较。譬如比较娇嫩的绿茶,适合用容易散热敦扩的器皿冲泡,在冲泡中水温越低越能极大的保存绿茶中的鲜甜口感,虽然大多数人在冲泡绿茶的时候都习惯于把绿茶直接用开水冲泡,但实则容易让绿茶内鲜甜的内质迅速老化。这就像比较鲜活的海鲜或者菌类不适合用高温焖煮容易让内质中的物质老化流失的道理是一样的。
以容器为例子图1的容器比较扁圆、扩香快、水流容易从浅的弧形器皿中(盖碗或者圆壶)中流出,水跟茶的比例恰当的话味道会清新口感清淡。图2为较高的细长型器皿,水流较之前的器皿流出时候速度要慢,容器底部容易积累茶汤,泡出的茶会略有苦涩。但非常适合苦涩度低,叶子完整的大叶种茶。图3是容积跟高度都适中的器皿,适合泡各种口感适中的茶。当然,中国茶类多这样的实验并非结论,而是对一样喜欢探索更多可能性的人群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在接下来的连载里会进行连续探讨。
如果更多的关注杯内茶叶的工艺、发酵/氧化程度、味道、冲泡器皿的容积、形状……借此学会控制冲泡的速度跟茶叶精华的析出程度,才能在冲泡中不断发掘茶汤中味道的可能性,而充满个人风格特色的茶汤会让你觉得喝茶原来是一个不断跟自己游戏发掘自我的过程。一件事情只有“得趣”才不会觉得重复枯燥,而逐渐充满了创造性的期待。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