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特长培养

作者:育儿专家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0-09-03

1.思维体验

你现在有注意你还在呼吸吗,在没有提醒你之前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你还在呼吸,而且也没有去注意呼吸是快还是慢,一分钟呼吸多少次,你没有注意到或者说你没有意识到你的呼吸,你就没有呼吸,如果人一旦已经有意识的进行呼吸,那一般都是你的呼吸系统开始有故障了,比如感冒的时候或者肺不好的时候,还有缺氧的时候,都会感觉呼吸困难,这个时候要以你身体不正常,要以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那我们平时为什么正常情况下为什么感觉不到呼吸呢?其实这是人体控制系统在自动进行,而且这个控制系统还计算的非常精确,在哪种情况下呼吸需要加快和减慢,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这种现象就是无意识思维。

当老师给我们提问1+1等于几的时候,我们经过思维计算回答等3,这种思维现场就是有意识思维现象。

有时我们对某种事情的判断有一种直觉,也叫第六观感觉,其实也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朦胧的,不清晰的,就像我们看电视剧里面警察抓逃犯,有时是凭一种直觉去判断这个人是嫌疑犯,但是有没有直接证据,但最终破案证明先前的判断没有错,刚开始地的直觉就是一种不清晰的思维,按中国古话讲,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能言传的都是讲得清楚的问题,不有言传的部分,它也是思维的一部分。

2.思想与思维

人们常把思想等同于思维,其实不然。思想是具有可表达性的,而思维则未必。因为思想只是思维中那部分已经系统化、结构化,甚至逻辑化的部分,即思想总是可以通过运用文字、语言或辅以符号、图形、某种音像以及将来可能发明出来的“中介”而充分的表达出来的,而思维的更多部分是混沌的、模糊的、不确定的、晃晃忽忽的、若有若无若梦若幻的——细细想来,是不是这样呢?其实,这些混沌的……部分才是思维的本底,思想从中孕育而出,然后才可以有更为实化的语言和文字。所以,思维本质上是虚的。可能实化的思想就是从这种“虚幻”中“凝结”、“变化”、“整理”出来的。体现了虚生实、无生有的过程。

同时,还可以发现,这些混沌的思维的产生和存在并不是因为是虚的就什么物理要素都没有了,事实上它们的产生和存在仍然占用时间和消耗能量的,只不过它们的产生和存在不占有空间和消耗动量。我们有时大经过大量的脑力思维后觉得特别累,其实在思维的时候消耗了很多能量,人才会觉得累。思维运动的过程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组成思维运动的物理运动和化学反应都需要消耗能量。生物体的思维运动一般需要消耗生物体的化学能;非生物的思维运动一般需要消耗电能,比如计算机是没有生命的,但计算机在工作的时候也是思维的过程,所以计算机工作需要电能。

3.思维的作用

有一项可以把初中、高中的数学、物理等每个学科在10天左右让学生就可以掌握的知识,而且终生不忘,这听起来可能觉得荒谬,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这门知识就是原理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来开发人类形象思维所固有的巨大潜力,使学习者有效、快速地掌握知识,并在脑内予以合理构建,以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门也是利用思维的作用,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一本读书的阅读,而且记忆率最高可达100%,连理解率都可以达到70%左右。它的原理是利用人的右脑和潜意识来完成信息的处理,我们平时阅读是用左脑有意识的来完成的,所以效率就非常低。可见我们要是掌握一些思维训练的方法,那我们学习、工作、生活将会变得非常容易和有趣,如果你的孩子考什么清华、北大简直就是小儿科一样,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4.怎样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有人让少年曹冲称一头大象的重量,这对一个小孩子是大难题。可是曹冲经过迅速而灵活的思考,很快有了办法。先让大象站在船里,刻上水位记号,然后把大象拉下来,往船上装石块,达到原来水位记号停止。石块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曹冲的思维力很强,上述几个特点都表现出来了。

首先可以参加一些专门的思维训练专业课程,本机构开发了关于孩子思维能力拓展的专业课程,因为家长的指导并不是很专业,效果肯定没有专业机构好,所以有条件的可能参加一些专业训练再加上家庭辅导效果就更好了,除了专业训练外,可以从以下途径去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龄小的孩子遇到疑难问题,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有些家长就真的把答案告诉孩子,当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因为家长经常这样做,孩子必然依赖家长的答案,而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高明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告诉孩子寻找答的方法。也就是启发孩子,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去想、去分析,怎样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怎样看书,怎样查参考资料等。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成就感,思维能力提高而且产生新的动力。

让孩子经常处在问题情景之中。问题是思维的引子,经常面对问题,大脑就活动积极。当孩子提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讨论、解释这些问题,家长的积极主动对孩子影响很大。特别是家长也弄不懂的问题,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获得圆满答案,这个过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一两岁以后,有的不爱向家长提问题了,家长应该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家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有时,家长应放下架子,向孩子请教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些做法,对发展孩子思维有好处。

跟孩子一起收集动脑筋的故事和资料。动脑筋的故事和资料很多,有的是真人真事,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的是科普性读物。家长、孩子共同收集,整理好放在书柜的一角。空闲时间,大家可以翻阅这些资料,互相讨论感兴趣的问题。

搞家庭智力竞赛。利用节假日进行,家长和孩子轮做主持人,谁主持谁准备竞赛题目,设立小奖品或其他奖励措施。为了增强气氛,可以请亲友或其他小伙伴参加。准备过程和竞赛过程都是训练脑力的过程。

讨论、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家长应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归纳,需要推理,需要设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总之,为了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经常想到创造动脑筋的氛围,鼓励孩子多想、多问、多实践。脑子是越用越灵。为了孩子提高思维能力,既要重视学习过程,也要在功课以外想些办法。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情商教育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