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教师应该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正视挫折,努力加强自我教育,培养自己优良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愉快的情绪。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人类历史上不少思想家、教育家都热情赞美过教师。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一件,即教书育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今天的教师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教师被赋予更多的责任,被寄予更多的希望。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热情,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像园丁侍弄花朵一样,小心翼翼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与方方面面的困难,做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可见健康的心理对一名教师而言是何等重要啊!
一、拥有健康的职业心理,正视挫折
永登县河桥镇教师毛淑英惨杀三名幼童而后割颈自刎,酿成震惊全国的惨案,在社会各界引起轩然大波:毛淑英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且是一位母亲,缘何残忍杀害了三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呢?是何原因导致她走向不归路?从中不难发现一个重要因素——心理不健康。
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天真烂漫的学生,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高速发展的社会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需要的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一种复杂的生活方式,而这必须要求教师具有超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具有非常灵活的心理调节能力,能现实的、客观的评价自己,在对事尽力,对人尽心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案例中提到的毛淑英教师,仅仅因为工作的调动在心理上造成压力,而得了失眠症,乃至发展为抑郁症,最终导致惨案的发生。假如她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能进行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苛责自己,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我,能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悲剧何以发生呢?
所以说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更应加强自我教育,主要在于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和自我激励。具体说,要培养自己优良的品质;要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愉快的情绪;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心灵脆弱的学生。
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为人师表
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是教育发展的价值尺度,有了它,学生的心灵就拥有一片“最灿烂的阳光”。zhlzw.com中华勵志网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平等,气氛和谐,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师生沟通变得自然。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教师的爱心、耐心、同情心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感召着学生。教师应用自己形象的典范性、角色的丰富性的力量促进学生形成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时,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就拥有了教育魂,就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找到了指针。
教师的道德形象被视为教师最基本的职业形象。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强调的是教师的榜样作用,“乐于奉献,坚持公正”是时代对教师职业的基本伦理道德要求。没有奉献精神就会失去教师职业的高尚性和纯洁性;不讲公正的教育将使学生的心灵失去平衡,其行为丧失应有的约束,教育过程也因此失去了“善”的价值。
在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追求近乎畸形的权威意识,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河北省新乐市酩村小学教师李荣敏,因为两个学生背不出数学口诀,竟用烧烫的铁制扒火钩将两名学生的脸烫伤,还警告说:“看以后还敢不听老师的话。”诸如此类的有损师德的行为和做法举不胜举:有偿辅导、收受学生和家长的礼金礼品、为了个人利益将差生拒之门外……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当自觉抵制这些不良风气,遵守“正己、爱生、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标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学生的尊敬。
试看下面的案例:
英国着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在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在被问及成功的因素时,他却说对自己在小学受到的一次惩罚念念不忘。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出于好奇解剖了一条宠物狗,想看看它的内脏,事后才知道狗的主人是校长。麦克劳德吓傻了,等着一个严厉的惩罚,可想不到校长的惩罚是让他画一张狗的骨骼图和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绞尽脑汁画好图交给校长,而事情的结果是得到了校长的称赞而不是惩罚。
案例中校长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教师应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控、自我选择。因此,教师更应当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作风、处世态度,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使教师人格的真、善、美得到统一。
可见,教师的师德形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其建设是一个不断设计与改造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对教师职业进行科学认识,需要教师职业内部不断建立起自己的规范,更需要教师个体自觉构建。
总之,教师要以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拥有健康的职业心理,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才会使我们敢于面对挫折和挑战,才能使我们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灵,才能使我们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才能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才能无愧于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
参考文献:
1.张炳生,陈善卿.《中小学教师职业新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 玲,王爱兰.《教育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
3.《甘肃教育》.(甘肃教育社主办2012-7-8期).
4.马兆兴.《新课程与教师综合文化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