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怒是七情致病因素之一,内经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气血)绝,而血菀(郁积)于上,使人薄厥(昏迷)”。意指:在大怒这种瞬时发生不良情绪影响下,人身的阳气就会迅速往上冲,阳气上升则血液上行,气血逆乱经络阻滞,血积上部,发生昏迷,伤及形神。中医还认为:“怒伤肝”,是说一个人若大怒不止,肝气上逆,血则随气而上溢,从而出现面红耳赤,气逆,吐血,呕血,严重者导致死亡。在我国古代不乏这种事例,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使周瑜身亡,《岳飞传》中金兀术被牛皋骑在裆下暴怒而死,都是由于大怒不止而造成的。
其实,大怒不仅伤肝,而且伤睥胃,伤心肺,伤脑,甚至可以导致癌症。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发怒可以兴奋人的交感神经系统,使其末稍释放大量的去加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髓质也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头痛等疾病。美国霍金斯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十年前被测试定为情绪易波动,急燥易怒,不知足,不想知足的“r”型的医学院业的学生中,三十年后有77.3%的人患有癌症、高血压、心血管急病、良性肿瘤等;而同期毕业的医学生中其性格谨慎、含蓄、知足、安静和有自发性、积极性、开朗的“a ”型和“B ”型的人,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只有分别占据25%。因此,经常发怒、急躁、情绪波动较大的人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学会制怒。
然而,制怒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据传宋儒谢上蔡,其师问他:“你最近有何进步”,答日“二十年治疗‘怒字’,稍有好转。可见制怒何其艰难。制怒虽难,但我们还是有法可循的,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一、能容:人们称慈眉善目的弥勒佛是“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所以他心宽、体胖、平和、安祥;人无完人,人不可能无过,如果见到别人的一点错误就生气发怒,这是不值得的,不必要的。俗话说“责己者心宽,怨人者易怒”。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发怒,要允许别人犯错误,同时也应该检查一下自己做事是否也有过头的地方,这样就会心平气和。当然牵涉到原则问题时应该斗争,但也无须发怒,应依靠法律、组织和社会的力量进行斗争,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二、避免:这就是说,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尽量想办法避免纠纷,尽量避开是非之地和人遇事知足,不过分祈求,古人有“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和控制情绪能力,做到制怒于未怒之先,这样发怒的机会就少了。
三、转移:一旦不能避免纠纷,就应尽快离开。如由于双方激动而导致不必要的争论、口角,你一定要尽快冷静下来,找机会避开争吵,待双方都冷静下来了,再互相交换意见,达到共识,这样双方都不会大怒不止了。
四、吐露:如遇不快、受委屈之事,应找知心朋友、师长、同事和亲人倾诉,求得安慰,消除怒气,而不能将其憋在心里。
五、谦让:“克己可以治怒”,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一旦发生矛盾,应克制并战胜自己的私心,做到有理智的谦让,这样既对工作、团结有益,对解决问题有好处,也可起到制怒的作用。
六、忘却:对于生活中出现不愉快事情,不应耿耿于怀,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身于工作。学习和个人爱好上去,使自己忘掉烦恼,获得喜悦。
七、想象:在生活中,应通过回想过去发生过的美好事情憧憬自己的光明未来等良性事件来激发自己愉悦的情绪体验,避免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发怒。
八、暗示:当你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在心里暗示自己:“不必发怒,不值得发怒,发怒对自己身体不利,而于事无补。”从而平静情绪,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九、静候:有很多矛盾是由于当时情况不明或情绪不稳等内外部条件造成的,这时候你要发怒只有把矛盾激发,伤害身体,而与解决问题无益,所以应该冷静地等候情况的变化,待了解清楚情况后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时间也是消除隔阂的一付良药。对于别人的谣、诽谤,你也应采取闻诽谤而不怒的态度,因为诽谤和造谣在长时间的铁证面前显然会不攻自破的,所以你不必计较,不必作茧自缚,而应坚持走你的路,历史是最公正无私的,所谓“日久见人心”正是这个道理。
十、发泄:对于有些引起你不满、不平的事情,因为种种原因,你不能发泄或找不到发泄的对象,这样你可以找一些不会扩大矛盾假想敌渲泄一番,如球类、人物模型。在日本就这样的服务机构,当你需要时,他们可帮你特制你所憎恶的人或秀品等,供你拳打脚踢,当你做完这些以后便会感到心平气和了,从而有助于你肝气的疏泄条达。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