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虚拟网络弱化我们的有效社交能力

作者:木雨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5-04-26

互联网兴起之初,匿名和虚拟使人们在网络空间可以扮演不同角色,带着“不同的面具”与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人任意交流,营造了一种“天涯若眼前”的假象,人们的社交触角似乎得以无限延伸。但随着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益加剧,尤其是即时通讯应用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际关系逐渐演变成“触屏的文字代替了言语的交流”,当面沟通变得不再便捷、有效,现实交流俨然已成为一种负担。朋友圈里可以时时点赞,面对面却无话可说;春节回乡只抱着手机电脑敲击,把家人当做空气……社交领域正在形成新的隔阂,原先持久而稳定的人际关系亮起红灯。近段时间被热炒的毕福剑不当言论事件,也成为有些人抱持“现实社交存在危险”这一观点的论据。

警惕虚拟网络弱化我们的有效社交能力

无缘社会由此渐渐成型,这一概念来自日本NHK拍摄的纪录片,描述的是当今日本正在步入无缘社会的现状,许多日本人,一是没朋友,“无社缘”,二是和家庭关系疏离甚至崩坏,“无血缘”,三是与家乡关系隔离断绝,“无地缘”。

这种有效社交难以保持的现象绝非日本所独有。一定程度上,人们正常社交的隔绝源自城市化带来的新的人际关系模式的建立。现如今,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一个人生活,甚至足不出户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似乎也不是一件难事。原有的构筑在家庭、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相互关联基础上的传统社交模式受到挑战,人们已渐渐习惯孤独,甚至开始享受这种孤独,对原有的人际交往模式日益疏离甚至开始害怕,带来的结果就是基本的有效社交都难以保持,人与人之间有温度的交流渐渐被屏幕上冰冷的文字所取代。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的人性观认为,人有两种属性,一是人的自然属性,二是人的社会属性。人之所以为人,关键不在于人的自然性,而在于人的社会性,人与人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人只有保持有效的社交,才能围绕自身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也是人的本质的体现。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缘社会”这种形态本身就不应当成为“人的社会”。技术的发展、城市化的加剧不能成为个人放弃有效社交的理由,所谓的社交危险论也难以支撑个人对有效社交产生不信任感。沟通交流是人的正常情感诉求,有效的社交是个人融入社会的必需。珍惜并创造有效的社交机会,不要在对人对事的冷漠与逃离中为自己裹上一层又一层的套子,最终与社会渐行渐远,将个人冷冻于社会之外。(作者:木雨)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人际交往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