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自从手机可以上网,街头巷尾、公交地铁、办公室、家里,随处可见一个个“低头族”。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发微信、晒朋友圈……手机上网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学习、打发碎片时间的最佳方式,但也让不少人患上“手机依赖症”,其中不乏未成年人。2014年浙江对2384名14—35岁的青少年进行手机网络使用环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7.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依赖或非常依赖手机或手机网络。孩子花在科技产品上的时间越多,不仅会带来了很多健康隐患,也大大降低了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沟通能力。那我们如何刻意制造一些练习机会,让孩子放下手机,学会自然地与人相处呢?
5招 教会滑世代好好打招呼
不管科技如何日新月异,父母都还是希望孩子与人面对面接触时,能落落大方的打招呼,可以看着对方的眼睛轻松的小聊几句,而不是一见到人就闪,或只是默默的滑手机、不希望别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麻烦的是,边吃饭边看手机等低头族行为,对滑世代小孩来说,并没什么大不了,属“正常”现象。美国《Parents》杂志报道,尼尔森市场调查研究公司(The Nielsen Company)最新资料显示,美国学前儿花在看电视、手机、平板等萤幕时间平均是每日4.6小时。美国常识媒体(Commons Sense Media)调查发现,近4成2—4岁的幼儿和1成1岁以下的宝宝会用智慧型手机、MP3和平板。专家发现,现在很多幼儿无法顺利掌握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或面对面聊天这类基本沟通技巧。当孩子花在科技产品上的时间愈多,花在辨识别人语调、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的时间就跟着减少。滑世代的小孩已不像过去没有3C干扰的孩子一样,能够自然的学会人际相处,他们更需要父母刻意制造练习机会,日后才可能自在的与人相处、合作。
以下为实用的5招人际沟通练习:
1.在孩子的视线范围,跟手机分家
如果你是边看电视边玩Candy Crush(一款手机游戏)的爸妈,要怪孩子手机成瘾恐怕就底气不足。美国西北大学的调查发现,有近4成的成人,下班后平均每天花超过11小时使用电子媒体。据《Parents》杂志调查,超过1/3 1980年后出生的千禧妈妈,容许家人在用餐时间使用3C产品,有1/3的妈妈坦承,比起当面讲话,她们更常用讯息和先生沟通。
现实是,孩子的确是有样学样,若我们吃饭时看平板,跟别人说话时会滑手机、看讯息,孩子接收到的讯息是:使用电子产品比跟人互动更重要。
因此,跟孩子处在同一空间时,请把手机静音并留在别的房间,也不要开着电视当背景音乐;最好等孩子上床睡觉后,才去看邮件、简讯。更积极帮助全家学会和电子产品分离不焦虑的做法是:要求全家人每天至少关机1小时(做饭、吃饭或做家事都是关机的好时机),每周至少关机1天,每年至少关机一周(去度假时)。
2.全家人一起比赛谁不眨眼的时间最长
这个游戏不仅好玩,还可以帮助孩子自在的与人双目对视。其实多数小孩都对与人“眼神接触”感到不自在,但这是他们学习用眼神表达自己及解读他人情绪的必经之路。父母可以示范用两种方式说话,一是低着头回答孩子的问题,另一种则是看着孩子回答他的问题,再问孩子觉得哪种方式感觉较好?原因是什么?
3.观察嘴巴没说出的事
孩子在看电视影片时,偶尔可以把音量调低,问孩子:“你猜海绵宝宝现在是什么心情?”若孩子答:“他看起来很害怕”,继续问:“你怎么知道他很害怕呢?”如果孩子一时说不上来,可以给他一点提示,例如“是不是因为他的眼睛睁得好大,而且他的手在发抖?”引导孩子解读他人的情绪、肢体语言,也是在帮助他了解自己。
若家有像含羞草、见人就回避、飘走的小孩,不妨从基本的入场开始教他。父母可以亲身示范去别人家作客时的两种版本,一种是按电铃按很多次、很用力,进门时低头不看人且弯腰驼背;第二种则是轻按电铃,走进来抬头挺胸,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面带微笑,有精神的打招呼,问孩子觉得哪种感觉较好,请他模仿第二个版本。
4.一起吃饭,练习慢慢聊天
滑时代的小孩,很习惯简讯式的简短沟通,但谈心、长谈式的沟通,是需要放慢速度,花时间倾听、思考对方所说的话,再做适当的回应。饭桌上的轻松氛围较容易练习这种沟通。父母可以请全家人轮流分享今天发生的一件好玩的事,或是提出一个想请大家帮忙解决的难题;也可以像玩游戏一样的谈话,把“说话接力棒”(可以是玩具麦克风或原子笔)递给你想要问的人,好比“爸,如果你可以选择,你想当哪种动物?”为了炒热气氛,可限定回答至少要10个字以上。
5.找伴玩、点餐时,把第一句话留给孩子说
减少事必躬亲的机会。一旦孩子能掌握基本沟通,多鼓励他自己打电话约小朋友来家里玩或到外面聚会。在餐厅时,让他自己点餐;去图书馆时,请小孩自己问图书馆员想看的书要到哪一区找?如果孩子会紧张,事前带着他多模拟几次,建立自信;或渐进式的让他接手整个对话,譬如去外头点餐时,让孩子先起头:“您好,我们想要点餐”,你再示范点餐的步骤,下次除了让孩子起头也让他至少点自己想吃的食物,之后再慢慢帮家人点餐。孩子想跟邻居的小孩去楼下骑脚踏车,教他自己问邻居妈妈:“您好,小华可以和我去楼下玩吗?”
至于学前儿或害羞的小孩,可能还无法掌握这类对话,父母可利用跟孩子玩扮家家酒时练习不同主题,好比假设客人到时,请孩子去迎接客人,并说:“阿姨您好,请进”,或是介绍家人“小玉,这是我妈妈”或请问客人“要不要喝水?”
当孩子从幼儿开始就练习这些社交技巧,与人互动很快就会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你的生活也可能变得更温馨,因为孩子不会老是跟你要手机玩,主动关心你“今天过得好吗?”的机率也会大幅提升。(作者:陈啟仁)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