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玉是南宋大将韩世忠之妻。她出身贫寒,青年时期,流落京口(今江苏镇江),遇到伤病中的韩世忠,为之精心调理,后来结为夫妻,由于抗金有功,封杨国夫人。
韩世忠自幼家庭贫寒,好酒尚气,身材魁梧,鸷通过人。17 岁时就应募入伍,苦练杀敌本领,在多次战争中屡建战功。徽宗宣和三年(1121 年),金人进犯中原,他在河北屡败金兵,曾以50 骑破金骑两千。
1127 年初,北宋徽、钦二帝同时被金兵掳走,康王赵构于1127 年5 月即位于商邱,为宋高宗,建年号“建炎”,史称南宋。建炎三年(1129 年)春,苗傅、刘正彦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叛乱,逼高宗逊位,并派遣使臣赴金求和,当时,韩世忠随张浚在平江(今江苏苏州)发兵勤王。梁红玉及儿子韩亮因此被苗傅、刘正彦当作人质。宰相朱胜非用计,骗苗傅、刘正彦同意,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放她出城劝夫。梁红玉日夜兼程,第二天赶到秀州(今浙江嘉兴)向韩世忠述说了临安发动叛乱的详细情况,韩世忠听罢,随即发兵进军临安,继而平定了苗傅、刘正彦叛乱。
建炎三年(1129 年)九月,金大将兀术兵分两路,连破建康(令南京)等重要城镇,眼看就要进逼南宋都城杭州。皇帝赵构欲逃,韩世忠好言相劝, 但高宗无心抗金,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最后还是带领投降派官员逃至海上。临逃之前,他任命韩世忠为浙西制置使,要他防守镇江。年底,金派大将兀术,继续南侵。先后克杭州、越州(今绍兴)和明州(今宁波)。烧、杀、抢、劫。建炎四年( 1130 年),金兀术指挥金兵企图由水路经过秀州(今浙江嘉兴)、平江(今江苏吴县)北撤。此时,韩世忠正驻守松江、江湾、海口一带,闻听金兵要渡江北撤,便连夜调集军队,赶到镇江在焦山寺和其他地势险要的重要关口驻扎起来。
梁红玉陪着丈夫韩世忠察看地形来到了金山。那时,金山屹立在大江的中心,两人站在金山顶上,望着波涛澎湃的江水,韩世忠紧锁眉头叹息到: “夫人,您看这江面如此宽阔,江水汹涌,军力上又敌众我寡,以我之见不如把兵马撤到下江,等部队增多,时机成熟再战为时不晚。”梁红玉听后胸有成竹地提出:金兀术虽然兵多马壮,但因粮草不济,他必然急速北撤。金兀术诡计多端,恐怕他一面派兵与我们交战,另一方面组织兵力强行渡江,致使人们受其牵制,两边抵挡不住。如果撤兵下江,再待时机这正中他下怀。梁红玉手指西面一片青翠翠的芦荡说:“这江面中芦荡一望无际,正是我们截击金兵的有利地势,你我二人分开率兵,你率军队四面截击,我率领中军水营,安排守防,任金兵来攻,只是防御,不和他正面交战。金兵见我按兵不动,必然急于渡江。同时,命中营大桅上立起楼橹,我亲自在上击鼓,并且竖一大白旗为号,金兵往南,白旗就指向南,金兵往北,白旗指北。鼓起则进,鼓住则守,元帅指挥军队时俱听鼓声,再看号旗截杀金兵,管保杀他个片甲不回,使他们再不敢窥视中原。”韩世忠听罢心中大喜。二人商议妥当,便各自准备。
梁红玉布置中军将士,把号旗系在游索上,金兵从哪里渡江,就将号旗往哪里扯起,然后又在中军的大桅顶上扯起了一个小小的鼓楼,梁红玉登上鼓楼,看着金营的军马如同蚂蚁一般,哪个营有什么动静,一目了然。金军的阵营,被梁红玉看得清清楚楚。韩世忠率战船在瓜州口安营扎寨。这时,金兀术正愁眉不展,他的军师向他献计道:“我军粮草甚少,难以持久,必然赶紧渡江北上,若待军粮用尽怎能匹敌。”兀术听罢,调动兵力准备渡江。金山下宋兵的哨船探知金兵动向,连忙报入军中。这边军营内,梁红玉早已准备停当。韩世忠站在帅台上朝江面望去,只见黑压压的一片船只。金兀术带领500 条战船,耀武扬威直向金山冲杀而来。这时梁红玉在鼓楼上看得清清楚楚。她英姿飒爽,猛击战鼓,号旗挂起,兀术向北,号旗北指;金兵南去,号旗南指。韩世忠听见鼓声,立即指挥战船,按照号旗,扯帆迎战,顿时江面上杀声震天.。过了一会儿,梁红玉又敲起二通鼓,战鼓声震耳欲聋。韩世忠指挥战船,摆开阵势,且战且退,引金兵进芦荡,金兀术率金兵紧追不舍。梁红玉看得真切,等金兵全部进入埋伏,随即把令旗一招,又敲起了三通鼓。随着震天动地的鼓声、埋伏在芦荡里地战船飞也似地窜了出来,宋兵个个如猛虎下山,围住了金兵的战船,宋兵万箭齐发,火炮猛轰,直打得江面上烟雾腾腾、火光冲天,金兵不是被射死,就是被炸死,没死的也掉入水中。金兀术大败,想指挥军队夺路逃跑,但由不得他,韩世忠听着鼓声,望着号旗,指挥战船追杀,直杀得金军丧魂落魄,到处乱窜。史书载:“韩世忠大败兀术于金山,妻梁氏自去桴鼓。”肯定梁红玉在黄天荡大败金军的功绩。
高宗绍兴六年(1136 年),韩世忠任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开府楚州(治在山阳,今江苏淮安)梁红玉和韩世忠同甘苦共患难,与士兵一起斩草除棘,梁红玉亲自织帘为屋,鼓舞宋军将士将山阳建成抵御金兵的军事重镇。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