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奇才气节高 书坛千古翰墨香-颜真卿

作者:如文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7-09-09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生于709 年,卒于785 年。少年丧父,在母亲的训导下成长,博学多才、善于辞章,事素孝。

他在玄宗开元年间举进士,任醴泉县(今陕西中部)尉,再升为监察御史,任职于河陇(相当于今陕西中北部,甘肃东南部及内蒙、宁夏的河套地区)。当时,隶属于河陇的五原地区,有冤狱长时间未得判决,巨当地旱情严重,人民生活极为困苦。颜真卿到任后,审查卷宗,及时解决了冤案,又逢天下大雨,缓解了灾情,当地百姓欣喜异常,呼“御史雨”。在任期间,颜真卿赏罚分明、为政清廉、体恤民情,深受敬,后遭宰相杨国忠排挤,出任平原郡太守。

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图谋反叛已露出苗头,颜真卿觉察后,便以大雨连绵为借口,加修城墙,深挖城池、集训兵士、招纳贤才,并积极储备粮米柴草、暗中防备。同时,又每天与宾客泛舟饮酒,以打消安禄山的猜疑,安禄山果然没有识破。天宝十四年(755 年)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变,向附近各郡进犯,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都被叛军攻陷。平原镇因早有防备,加之官兵顽强抗敌,才未被攻破。颜真卿派司兵参军李平快马进京传报。玄宗始闻叛乱消息时,曾感叹说:“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 待听到李平的禀告,非常高兴,面对左右大臣,夸赞颜真卿行事有谋略。

当时,平原之内只有守兵3 千人,为防不测,颜真卿便广收兵丁,人数增至万人,任命录事参军李择交作统领,下设五部,严阵以待。颜真卿还在城西门大飨士兵,慷慨陈辞,官兵为之感动,倍受鼓舞。附近有5 个郡的太守也率兵马来归集,士气大振。叛军攻破了东郡,杀死守军将领李憕、卢奕、蒋清,并派段子光3 人的头带往守军辖区悬以示众。颜真卿担心官兵因此产生畏惧心理,便向各位将领说:“这三个人我认识,叛贼用以示众的头颅是假的。”接着暗中派人杀死了段子光,把三人的头藏了起来。几天后,收敛祭奠,且设立牌位,颜真卿为之哭泣不已。

为更有力地抗击叛军,颜真卿又派人联络当时任常山太守的堂兄颜杲卿,接着有117 个郡的守军共同响应,合兵20 余万,颜真卿被推举为盟主。这样使安禄山在黄河以北控制的地区只剩下6 郡,大大地牵制了叛军,安禄山因此不敢急于攻击潼关。从而为大唐更好地抗击叛乱赢得了时间。

肃宗时,颜真卿任太子少师,封鲁君公,人称“颜鲁公”。他曾多次上疏,陈述自己的政见,并对不利于治国的奏议直言驳斥。由此得罪了宰相李林甫,遭贬谪。后代宗即位,他重新受到重用。任尚书右丞。当时,宰相元载背着皇上结党营私,非常害怕群臣在皇上面前揭发他,便奏禀皇上说:“群臣讨论国事,言语中多有谗毁,以后再商议国事时,不如让他们先告诉长官,长官再告诉宰相,宰相最后作定夺,择要禀于陛下。”颜真卿闻知后,慨然上疏,陈述自己的看法:“郎官、御史,是陛下的心腹之臣,他们出使天下, 对国事民情细加察访,然后归朝禀告,这样才使陛下得以了解整个国家的真实情况。如果陛下自我屏蔽,国家如何治理好呢?..我以为,宰相的建议是自古未曾有过的,即使李林甫、杨国忠也不敢公然这样做。如果陛下不早日觉悟,渐渐孤立起来,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颜真卿的直言正义,深得朝廷内外臣民的敬重。但元载却怀恨在心,后来终于找了个借口,谪贬了他。

德宗在位时,李希烈发动叛乱。对颜真卿也心怀忌恨的宰相卢杞向皇上建议,如果派颜真卿去向李希烈宣告皇上旨意,不必出兵镇压就可以使叛乱平定,德宗准许了卢杞的荐举。众臣却都大惊失色,他们知道,此去必死无疑。但颜真卿还是毅然前往。到达李希烈占据的汝州以后,他向李希烈宣告皇帝谕旨,言辞坚定。李希烈的千余名养子拔刀将颜真卿围住,诸将也纷纷谩骂不已,意欲杀死他,但颜真卿毫无惧色。李希烈先把颜真卿请入府邸,企图让他上疏给皇上,替自己开脱罪责,他坚决拒绝,并痛斥李希烈的叛国行为。李希烈见不能说服颜真卿,便把他囚禁起来,派士兵防守于门外。而且,李希烈还在院中控了个大坑,以活埋相威胁。但颜真卿仍不动摇,对李说:“死生自由天命,不必再枉费心机。”颜真卿考虑到自己必定要被杀害,便写下遗表、墓志、祭文,指着栖身的西墙说:“此处就是我的葬身之地。”表示自己死而后已的决心。后来,颜真卿多次指责李希烈祸国殃民的罪行, 终于被害。

颜真卿坚持操守、忠为国、反对叛乱、刚正不阿的行为和品德,深受人们的敬仰。后人不以姓名只以鲁公称呼他。由他扶植起来的李正己、田神功等人,皆以颜真卿为立身行事的楷模,都立下了大功。

颜真卿还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初学褚遂良,再研习张旭笔法,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正楷端庄雄伟、古朴苍劲,行书遒劲郁勃,打破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体,古法为之一变,后人称他的书法为“颜体”。传世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文稿》等。另外,颜真卿还修过地方志书,撰有地方志《石柱记》。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颜真卿志坚业精,光耀华夏,永为后人称道。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名人事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