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事>字
甲文「下」:从一(稍短)在一(稍长)下,长一是指地即平面,短一是指物,故物在地底为下。与甲文上之二取相反形,有明示下与上为相对之意。
小篆「下」:本义作「底」解(见《说文解字》许慎著),凡下之至尽处必至底,是指自地面向下降深而言,故下作「底」解。
其义为:
1. 低处曰下。例如《孟子•娄离》:「犹水之就下。」
2. 下属;臣庶曰下。例如《礼记•中庸》:「为下不倍。」
3. 回数、次数之称。例如:打两下、拍两下。又如《红楼梦•四十七回》:
「湘莲又掷下鞭子,用拳头向他身上擂了几下。」
4. 对尊者自谦之辞。例如《晋书•谢玄传》:「下官不堪其忧,家兄不改其
乐。」
5. 山麓曰下。例如《诗经•唐风》:「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6. 旁侧曰下。例如柳宗元《西山宴游记》:「数州皆在衽席之下。」
7. 降落。例如:下雨、下楼。
8. 退出。例如:下班、下船、下课。
9. 攻克。例如《史记•乐毅列传》:「下齐七十余城。」
10. 放入。例如:下面、下调料。
11. 投送。例如《水浒传•八回》:「……将这两封书下一下。」
12. 着。例如:下棋。又如《魏志•文帝纪》:「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13. 颁布。例如:下诏、下谕。
14. 退让。例如《论语•颜渊》:「虑以下人。」
15. 抑止。例如:低声下气。
16. 除去。例如《周礼•夏官》:「岁登,下其损益之数。」
17. 乞降。例如《左传•僖公七年》:「国危矣,请下齐以救国。」
18. 用。例如:下力。又如沈和《南安乐神曲》:「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
夫。」
19. 进;进入。例如:下考场、下馆子。
20. 微贱的。例如:下人、下辈。
21. 低劣的。例如:下品、下策、下愚。又如《论语•子张》:「君子恶居下
流。」
22. 在后的。例如:下文、下代、下月、下年。
23. 在低处的。例如:下吏、下属。
24. 当此之际。例如:目下、言下、时下。
25. 向下,表性态。例如:下嫁、下视。又如《易经•系辞》:「君子上交不
谄,下交不渎。」
物在地底为下。下底者厚,其根基亦壮实坚牢。
谚云:「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幢高楼,没有下面坚实的地基,楼厦也只会成为空中楼阁的幻影;一棵大树,地底下没有发达的根系来吸收养分,枝繁叶茂也会不日凋零;一条小溪,在地底者是其源泉,源远自然流长,没有源头的河水,最终也必然干涸。如此之「下」,皆是成就一切的根本。
为人处世,要孝悌为先,培养好德行。工作学习,要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正如魏征劝谏太宗说:「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下亦有道。有一回,子贡向孔夫子请教「为人下」之道,孔子说:「为人下者,其犹土乎!汩之深则出泉;树其壤,则百谷滋焉,草木植焉,禽兽育焉,生则出焉,死则入焉。多其功而不意,恢其志而无不容。为人下者,此也。」而现今社会多已背离此道而行,只因竞争激烈,大家多是不甘居于人下,故相互竞争,尔虞我诈,从中获利;内部之中,有些人殚尽心机谋求发展,不惜玩弄阴谋诡计;甚至还有在下为子女的,与父母争权力,争财产。竞争带来社会矛盾重重,人们都以为是其生存之道。然而这样的生存,使社会失去了和谐,人们相互伤害,生起诸多的怨恨,同时自己也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痛苦不堪,烦恼丛生,最终是损人损己。
思忖孔夫子为下如土的道理,我们真是深感惭愧。足下大地,无私奉献甘泉,生长百谷草木,长养飞禽走兽,功德无量无边,却谦卑不自意,胸怀宽广而无所不容。人若效法,必也能过得自在,活得洒脱。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此水之「下」是谦虚的美德。一个人不可能常享富贵,也不可能常居贫贱,拥有权势、地位、财富可能也只是一时运至,有许多人在位的时候门庭若市,下野之后便落得「门可罗雀」。这告诉我们:人们真正能记住你的是美好品行。孔子说:「以富贵而能下人,何人不尊?」得到众人尊敬爱戴,在于恭敬谦虚的与人相处,所以老祖宗也教诲我们应该「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弟子规》中云「骑下马,乘下车」,便是告诉我们当放下贡高傲慢,对人要恭敬谦卑。古时候有下马陵,说人们经过董仲舒的墓前时,都下马而行,这是董仲舒德行的感化。
读书学习,我们要多下功夫,才能「下学而上达」;做了错事,我们要能放下改过,下不为例;习书-想象作文,我们要下笔遒劲,下笔成章。但亦有不能下者,如「糟糠之妻不下堂」,此不下有着夫妻之爱,恩情绵长;不学下士「闻道,大笑之」,下愚不可移;也不能做个下三赖,做下三烂的事,否则便会沦为下流、下贱之人。
「下」还有诗的优美意境。「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顺江而下,江水幽幽,帆船悠悠;「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之下,如流行坠落,似飞矢行空,遒劲壮观,展现出「下」之宏伟。
人生大道,有上下曲折,处上我们何其风光;处下,尤不失君子风范,此乃处世之道。而细细体察当「下」之意境,其义理之无穷,亦让我们领受匪浅。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