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天人之际的论辩与实践,奠定了以儒家仁学理论“天下归仁”为核心、“和而不同”为原则的和谐文化精神,其主要内容为:以“仁”为本的身心和谐观、由己及人的群体和谐观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和谐观。
一、以“仁”为本的身心和谐观
对于“仁”的理解,历代的思想家在根本上都赞同这样一个内涵:“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理由与标准,是人天赋的内在本质的不可改易和不容偏离的原则性规定。根据“仁”的要求,人要修身养性,从而实现个人的道德完善和境界提升,并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以“仁”为本的身心和谐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首先,身心和谐的重要性体现在治国平天下中的基础性作用。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也强调:“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其次,身心和谐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主体的内在要求方面。传统的和谐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认为是主体本性要求主体修身养性从而达到和谐:对上,有孟子把君主的身心和谐即“仁”与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对下,有荀子主张国君的“仁”教化“臣下百吏至于庶人莫不修己而后敢安正”。通过孟子和荀子的论述,主体的身心和谐有了内在的正当性。
二、由己及人的群体和谐观
修身以成仁是天下归仁的基础,由己及人、实现群体和谐则是天下归仁的关键。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在很大程度上就有群体和谐的意味,即个体在修身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感染带动他人修身实现群体和谐。至于如何“由己及人”,孔夫子的“安人”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途径,即曾参所概括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积极作为,将好的东西推荐给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则是消极的不作为,不要将自己厌弃的东西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由己及人的群体和谐观是对“仁”在群体层面上的阐述,在传统文化层次上,“仁”既是家庭等级伦理的需要,也是政治和社会伦理要求。首先,传统文化宣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直接目的是“齐家”,因此,由己及人必须先在个体家庭中实践,即维护等级尊卑家庭的群体和谐。其次,在家庭和谐的基础上,“仁”开始由“家”向“国”过渡,在孟子的竭力推广下,“仁政”理念进人了统治阶级的生活,仁政“安人”、保国、平天下。再次,“仁”作为社会伦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普遍友爱的意义,即所爱之人从家人开始向外普及,最终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传统文化长期追求思维的整体性和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这也决定了身心和谐和群体和谐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和谐有序、公平正义的社会。
三、“天人合一”的宇宙和谐观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人天人观的永恒主题。尽管他们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如老子的匝天论”,荀子的“制天论”,《易经》主张天人调谐论等,但总体上说来,“天人合一”论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强调规律与行为的和谐性,认为人要以实现天道为己任,体现宇宙大化之流行,强调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和谐统一。
古人对于“天”的顶礼膜拜源于对强大自然的恐惧和敬畏,人们在逐渐揭开“天”的面具后,仍然坚持了对“天”的多样化理解,这主要是沿着“自然”之天与“伦理”之天两条线路发展,前者以道家为代表,后者以儒家为代表。此后,“天”既是宇宙万物的生命起源,也是人伦道德的价值本源。在伦理之天与人相通、引领人的行为向“人”发展的同时,自然之天也与人相融,强调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和人对自然的尊重,这样“天人合一”把对自然的伦理尊重与对人的人文伦理关怀联系起来,在伦理上实现和完成了人道与天道的彻底贯通。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