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的宴殊
宴殊是宋朝的大官。他从小就诚实守信,自己说过的话一定会做到。一次宴殊随着大人进京赶考。考试的题目是诗、词、歌赋、各以为官之道来写。宴殊看了题目后,知道这是自己平时练习过的题目,心想:如果这样做了,自己一定是状元了,但不能显示出自己的真才实学。所以他对考官说:“考官大人,这是我平时练习过的题目,我已经写得非常好了,当地的县官也说他写不到这么好。要是我这样写了,就不能把我的知识和本领显示出来,所以我要求换题目。”
考官听了,非常吃惊的说:“既然这是你练习过的题目。你应该好好珍惜才对,我只好启奏皇上,再行定夺。”皇上知道了,也很吃惊,就对宴殊说:“你如果另外考试,要是写不好,那你不伤心吗?”宴殊说:“假如我考不好,那只能怪我知识太浅薄,本领太低微了,我无话可说,不会伤心的。”皇上听了宴殊的一番话,被他诚实的精神感动了,就另外出了考题给宴殊做。宴殊把这套题做得非常好,皇上把他封为刑部侍郎,最后做了丞相。皇上让文武百官向宴殊学习。宴殊就成了当时天下人的榜样。
杜暹西域埋金
杜暹,唐朝人。唐玄宗时任监察御史。这年,杜暹奉命出使西域。他沿着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穿过大漠,越过雪山,来到一个叫突骑施王见唐使到来,以国礼相迎,以国宴相待。宴后,突骑施王说:“敝国贫小,无以相赠;区区之金,敬请笑纳!”杜暹谢绝说:“贵国乃礼仪之邦,国君之厚意臣心领了;然唐朝使者,不能苟私!”突骑施王执意要给,杜暹只得收下,并以厚礼回赠。晚上,杜暹对手下人说:“我们身在异国,不宜过分执拗。如若不收,对于我们,是维护国家尊严;而对他们,会认为是不友好。只有礼退,才是万全之策!”于是,命手下人把金子埋在所住帐篷旁边。
几天后,杜暹回国。一出国境,他立即写一封信,给突骑施王捎去。信上说:“此次出使,受到贵国热情招待,不胜感激。然使者与金无缘,已将所赠之金埋在所住帐篷旁边。”突骑施王看罢,很是吃惊。一面派人把金子挖出,一面携厚礼,越过沙漠,去追赶杜暹。杜暹已经走远,突骑施人只得遗憾而归。从此,唐朝使者埋金拒厚礼的故事,便在西域各国传扬开来。西域各国,纷纷与唐朝建立友好往来关系,唐朝国威远播。
清正廉洁
三国时,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朝廷赏赐的衣服和数箱书籍而已。对他的廉洁操守,人人称道。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儿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时,胡质拿出一匹绢给他,让他路上做盘缠。胡威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吾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的俸禄所余。” 胡威谢过父亲的赏赐,遂骑驴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时都是自己放驴,自己砍柴做饭。
后来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绩卓著,清名遐迩。入晋以后,晋武帝接见了他。晋武帝谈起当年胡质的生平事迹赞叹不已,遂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亲比起来怎样?”胡威答道:“不如吾父。”晋武帝问:“为什么呢?”胡威说:“臣父清廉惟恐人家知道,臣清廉惟恐人家不知道,所以臣和家父相差甚远。”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