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犭贪”-戒贪(古代廉政教育)

作者:天天来源:犭贪2013-04-13

犭贪

“犭贪”-戒贪

山东曲阜孔府内宅门的照壁上,画着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名字叫“(犭贪)”。传说它是天界的一个神兽,生性贪婪。画中“(犭贪)”的脚下和周围金银财宝全都被它占有,但它并不满足,张着大嘴还想吃掉太阳。因为过分贪婪,最终落海而死。www.zhlzw.com

古代一些官宦人家在堂前门后照壁上画有这种“(犭贪)”,借此警示自己戒除贪念,清正为官,切莫贪财贪色,贪赃枉法。孔子的后代———衍圣公官至一品,自然就更使自己成为廉洁奉公的样板,故将“(犭贪)”画在内宅门的照壁上,每次出门都要映入眼帘,以期随时提醒自己和教育家人及后代,不要像“(犭贪)”那样贪心,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果然衍圣公的后人,凡为官者俱清正廉洁。

时下,一些人在楼前、庭院、厅堂里常常雕刻、悬挂一些吉祥物。一些有权有钱人的家里,多数摆设着招财进宝的财神和保佑平安的观音菩萨,求富贵、求平安的心理表现得十分明显。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当追求钱财的心机出了正道,贪欲膨胀,深陷欲海,只怕神通广大的观音菩萨也无力回天了。与其求神拜佛,不妨画“(犭贪)”在家。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为人为官的关键是管住自己的欲望之心,节制私欲。《韩非子》云:“贪如火,不遏则燎的。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古今中外,多少高官显贵、权倾一方的风云人物一时没把握住,便湿了鞋,失了足。纣王贪恋美色而失江山;三国时的杨仪为要官而被免职后自杀;如今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等贪色贪财贪权的贪官们,更将“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对金钱、美色、权势切不可贪欲,“祸莫大于知不足,咎莫大于欲得。”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一旦被贪所困,就会眼花心乱,失去理智,走向毁灭。为官者不妨学学衍圣公,把“(犭贪)”画在自己家中,每天提醒自己和家人不要贪赃枉法。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廉政文化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