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波市近4万大学毕业生即将离开学校,有消息表明,今年预计可提供毕业生岗位3.3万-3.5万个。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毕业生可能面临择业难。
据统计,今年的3.3万-3.5万个需求岗位中,90%的岗位来自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吸纳的人数不到10%左右。宁波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副处长何为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学生要找准自身定位,不能再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要学着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就业。
现代金报通过对4名大学生的就业个案调查,展示他们就业视线的“转型”。这或许能为即将走上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一种参考。
样本1工作之路从发传单做起
当事人:心不要太高,机会还是有的
小石(化名)身高1.8米,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大三的学生,国际贸易专业。去年8月起,他就在宁波找工作了。“我老家是绍兴新昌的,但是觉得宁波市区做外贸更有发展空间,于是我就暂住在宁波阿姨家里,一直到现在。”大半年过去了,小石终于在现实中渐渐沉下心来,找了份最基层最简单的活儿———发传单、接电话。
碰了几次壁后
他干脆问人家要不要实习的
“去找的时候感觉很有新鲜感,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成熟长大了,很希望自己能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小石告诉记者,但找工作经历让他感到很失望,有时候一天找了三四家单位都是无功而返。刚开始找工作,小石跟着同学一起硬着头皮上,心情很复杂,既期待又很盲目,碰了几次壁以后,他干脆去问人家要不要实习的。
后来,小石去了宁波市人才市场。一到那里才发现自己的证书太少了。“用人单位要么需要什么相关技术技能证书的,要么就是要有工作经验的,所以大多数岗位不适合我。”经过几天的找工作经历后,小石很灰心:“没想到工作这么难找,我站在人才市场门口,看到那么多人进进出出,心里很不是滋味。”
降低了期望值
他最终选择从发传单做起
因为长期住在阿姨家,家里人也在催小石要是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回老家,小石始终没放弃,但他降低了对工作岗位期望值,最终在宁波一家外贸公司找到了工作。
说起目前的工作,小石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我现在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在那里发发传单和接接电话。虽然是最基层最简单的活儿,但我还是会认认真真地去做,珍惜这个岗位,毕竟这样的工作也是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找到的。”
现在,小石还是继续借住在阿姨家。他告诉记者,自己很想对现在还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说几句,要相信自己,只要自己不放弃,心不要太高,机会还是有的。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