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天地宽

作者:如文来源:人民日报 2010-07-02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实施创业培训项目的短短5年时间,2000多人接受培训,绝大部分学员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并带动6000多人就业,体现了创业培训的倍增效应。

李海英,从乌拉特前旗面粉加工厂下岗时刚刚30岁,先后做过书店售货员、酒店服务生等工作。2016年,一直渴望拥有自己事业的李海英参加了第一期创业培训班,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个店。“培训教会了我如何考察市场,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如何预测市场风险和前景。有了充分的准备,我的店很快被市场认可,短短两年就收回了投资。”李海英说起当初的创业还心存感激。如今,她的音乐酒吧已经有了一批固定的消费群体,生意蒸蒸日上。“说实话,之前我也曾参加过一些职业培训,所以当时对创业培训并没抱太多期望。可事实证明,是培训改变了我的人生。”

“2016年秋,免费创业培训项目推出之初,并没有‘闻之而至’的效应,这个对于小旗县来说的‘新生事物’从被人们接受到认可,到后来的推崇,确实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说起当初引进、开展创业培训项目时,乌拉特前旗劳动就业局局长王琪如是说。

为了让人们接受专业的创业指导,旗政府对参加培训并创业的学员提供2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国家和地方财政根据不同贷款人给予相应的贴息帮扶,做到“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给创业培训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为了使广大学员有施展才华和本领的平台,该旗创办了两个创业园区,先后为参加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创业园区的学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00余万元。同时,通过学员现身说法,激发人们创业热情,扩大培训队伍。为了使项目推广开来,他们还把培训办到乡镇,办到村组,培训对象从下岗失业人员,逐步向大学生、残疾人、复转军人、妇女、农牧民等群体扩展。

2016年大学毕业的张浩泽,经过两年的社会实践,2016年回到该旗创业,接受了创业培训的专业指导,还得到了大学生创业贴息贷款支持,开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店。吉雅,一位退牧转移牧民,生产加工蒙古特色的风干羊肉。他说,是创业培训拓展了他的思路;残疾人魏斌,用创业贴息贷款开办了残疾人用品用具店,还吸引来许多周边旗县区的顾客;杨向伟,一名复转军人,在农村创办的肉联厂产品远销外地……

创业培训以它的实际效果改变着这里人们的思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培训班数量逐年递增,由第一年的2期到2016年的42期,人们已开始积极接受培训,并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途径。特别是针对失地农民开办的创业培训班,让他们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对生活有了新认识。一位农民深有感触地说:“活了半辈子就知道土里刨食吃,甚指望也不敢有,现在算是开了窍,迈出一步天地宽。”(赵海军)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