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三明市积极贯彻“政府搭台、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创业促就业工作原则,以三明市入选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为主线,发挥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的合力,通过以资金投入为保障,大力开展创业服务工作,突出扶持就业困难群体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等三大重点人群创业,实现了以创业促进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全市全年共开展创业培训5884人,培训合格5802人,培训合格率达98.6%;成功创业2412人,创业成功率达41.57%,带动就业人数10277人;新建立创业孵化基地51个;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发放6545万元;征集各类创业项目350个,成功推荐153个。
一是着力健全创业工作考核体系。1、分解下达任务。年初根据全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目标任务,年初各县(市、区)均按相关要求明确并提出相应的工作措施。2、考核工作日常化。市创业指导中心不定期到县(市、区)检查创城工作情况,创业促进就业任务完成情况。3、年底台账展示。年底市创业指导中心组织12个县(市、区)创业培训机构开展年度创业培训工作汇报及台账检查观摩会。全市共13家创业培训机构展示了创业台账情况,并互相观摩交流创业培训资料收集整理和存档等情况,为全面考核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
二是逐步健全完善创业服务机制,强化创业服务工作。1、加强创业服务工作队伍建设。12个县(市、区)均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并配备了专职的创业工作人员,配置了电脑等基本办公设备,基本实现场地落实、人员专职、责任明确、服务周到、考评持续的目标。市创业专家指导团工作正常开展。将具备条件、并愿意从事创业培训的高校教师和企业成功人士吸收到创业培训教师队伍中。市创业指导中心与市团委创业服务中心、三明学院等协作单位联合成立青年创业服务团。共选派9人到福州参加SYB师资培训班。2、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全市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开展SYB创业培训。市创业指导中心和三明市个私协会办公室共同出台了《关于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开展创业服务工作的意见》,双方在加强组织领导、推行创业培训、强化指导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市创业指导中心对接三明高校与台湾星采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签定《两岸创业培训合作协议》,引进台湾优秀的创业培训师资团队开展创业培训,提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市创业指导中心除定期举办SYB创业培训之外,还聘请专家做经管、税务、工商、财务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个体工商户和个私企业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的技巧。3、大力征集创业项目。全市充分利用本地现有资源优势,通过传闻媒介、协同单位、劳动保障平台、项目设计大赛等渠道挖掘收集一批涉及各行业、各领域的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前景好的中小型项目350个。组建创业项目专家评审组,对项目逐个进行评估认证和筛选分类,评选出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和效益好的项目,提高创业项目的利用率和成功率。4、增设孵化基地、见习基地。全市全年新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见习基地共51个,对初创企业和准创业主进行分类指导,以帮助降低创业成本,锻炼经营能力,度过初创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率。在坚持政府政策引导和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形式多样化的市场化运作模式。5、强化融资服务。市、县两级相继出台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使贷款对象进一步扩大,从单纯的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城乡六类人员;贷款金额进一步提高,从5万元提高到8万元;贷款手续进一步简化、放贷机制更加灵活,简化了担保手续、把按月等额还款改为一次性还款贴息;贷款次数放宽,允许二次申请贷款。全市相继推出“创业培训+小额贷款+信用社区”创业贷款模式,融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是创业宣传逐步深入,营造全民创业氛围。通过三明日报、三明广播电视报以及市创业网站同步开展创业宣传,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理念。举办了创业论坛进高校活动,在三明学院举办青年创业论坛讲座,取得了较好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