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6月,袁甦忱这些劳工被转移到歧阜县的中川边挖山洞,不知作什么用途。到了新的地点,面对新的形势,劳工支部召开了一次支委会,会议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一、坚定胜利的信念;二、做好随时应付突发事故的思想准备,防止敌人下毒手,杀人灭口,准备应对紧急情况;三、纪念党的生日。为迎接七.一的到来,要分头举行秘密庆祝活动。
7月1日这一天,袁甦忱和二中队的一名党小组长躲到一个山坡的松树下,向祖国——向延安方向行三鞠躬礼,然后,举起右手向党中央、毛主席宣誓,誓死效忠祖国。晚上,各小组的活动都进行了汇报。
第三党小组在挖隧道时,发现了敌人的一座军营,党小组长田瑞生经过三次侦察,得知这里是岐阜县的民兵教导队,有轻重武器。田瑞生向支部汇报后,劳工支部经过研究,决定寻找机会,在必要时夺取武器,武装暴动。随着日本的很快灭亡而未来得及实施。
四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流亡支部组织劳工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劳工支部组织联络其它地方的中国劳工计3000多人在名古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声讨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之后为了积极联络早日回国,流亡支部以全体劳工的名义给当时的中国政府发回了电报,大队长商庆祥去了一次东京,都没有结果。
10月7日,袁甦忱、商庆祥再次到东京联系回国事谊时,在中国老乡家里发现一张《请柬免费范文网免费范文网www.zhlzw.com》,原来是东京华侨联合会10月10日召开庆祝中华民国建国34周年。袁甦忱参加了这个活动,并认识了台湾同胞。10月15日,台湾同乡会为袁甦忱他们举行了欢迎会,在这次会上,认识了台湾籍的日本共产党员杨春松同志,杨春松告诉他们,中国共产党召开七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并拿出有关文件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照片让他们看,并介绍说,自从日本投降后,日本共产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日共领袖德田球一出狱后,要求入党的人数成倍增加。袁甦忱当即提出拜见德田球一的愿望。杨春松说,日本共产党十分赞赏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卓越的领导艺术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现在,德田同志正在外地,等他回到东京,马上向他转达。
11月8日,杨春松从东京发来电报,告知德田同志将在东京接见中国同志。劳工支部马上召开支部大会,商讨去东京的人选、去了谈些什么。11月12日,袁甦忱和周仕霖代表劳工支部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去东京拜见德田球一总书记。周仕霖同志是一位老红军,参加过长征,被俘前是八路军的师级干部,是劳工中资格最老的党员,革命经验丰富。
11月15日晚,日本共产党、群众进步团体在东京共同为劳工支部举办了一个座谈会,座谈会的中心思想是了解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在敌后进行抗日战争的。在这次座谈会上,周仕霖同志讲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抗日举行万里长征的艰难壮举,讲了我八路军、新四军如何在强大敌人的封锁包围中生存发展壮大。随后,日本朋友开始提问,从百团大战到统一战线,从抗日游击队的武器来源到伤病员的治疗,大家越谈越高兴,日本友人说,日本要想革命成功就必须学习中国的革命经验,更有甚者,要求他们二人留下来帮助日本的革命工作,面对日本朋友的真诚相邀,毫无思想准备的袁甦忱二人说,这么重大的事情需回国报告组织,由组织决定。
11月16日,由杨春松陪同,袁甦忱、周仕霖到几个进步团体和进步报社进行回访,进一步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业绩。日本朋友再一次提出邀请他们帮助日本革命的强烈愿望。
11月19日,杨春松带领他们去拜见德田总书记。杨春松介绍说,德田同志是日本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1922年第一次党代会上就被选为中央委员,两次入狱,最后这次在狱中和敌人斗争了十八年,直到今年十月份才出狱。在日本共产党中央本部二楼的办公室里,德田球一和袁甦忱、周仕霖一一握手后,向他倆介绍了在座的日共中央副总书记志贺义雄、和三位日共中央委员。杨春松担任翻译。
德田球一首先介绍日本投降后,军国主义垮台了,目前日本37个群众团体的政治性质,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以日共为核心的革命派;一类是为了少数人利益的中间势力;还有一类是极右派,尽管现在所占比数不大,但是他们的破坏能量不能低估。
中午共进午餐后,德田球一介绍了对日本下一步发展趋势的看法。之后,德田又介绍了国际形势以及对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看法。志贺义雄通报了日共将在12月1日召开日本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的消息,志贺义雄进一步介绍说,这次的会议主要内容是分析当前的形势,制定新的纲领,建立新的领导机构,确定下一步的路线方针和任务。
下午四点半左右,会谈结束后,袁甦忱、周仕霖告辞时,德田球一提议,中日两国同志合影留念。
五
流亡支部邀请杨春松同志到劳工住地,向全体人员做了当前形势的报告。
劳工支部向日共四大写了贺信,为日共四大定做了锦旗。劳工支部11月27日委派组织委员杨子明和共产党员张玉山把信件和锦旗送到东京日共中央总部。
11月27日下午,劳工们终于接到了12月1日回国的通知。流亡支部马上召开了支部会议,为了对党负责,对同志负责,支部对每一位成才之路员一年多来的表现进行组织鉴定。
12月1日,杨春松代表日本共产党中央前来为劳工支部全体成员以及全体劳工送行,中川边町的群众也都来送行,该町町长在欢送辞中说,过去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损失,我们日本人民今后决不再走这条路,中日两国是近邻,我们要世代友好下去,你们在日本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我代表日本人民向你们陪礼,祝你们回国一路顺风,早日与家人团聚。
回国后,袁甦忱、商庆祥、杨子明等劳工支部的主要成员,到冀中军区政治部集体汇报各自被俘、被掳到日本做苦工、建立支部以及开展革命活动的情况,并写了书面材料。军区政治部详细记录,逐级上报。自1946年1月,组织开始审查,至11月底结束,全部恢复党籍、军籍。
袁甦忱先后被编入冀南独五旅、第二野战军29旅、桐柏军分区,后调入襄阳军分区任参谋长(司令员张廷发),解放后,袁甦忱调入空军,先后任空军18师副参谋长、空军预科学校训练部长。六十年代初任沈阳军区二台子空军基地主任,任职期间曾多次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文革”期间因这段历史及海外关系(其二兄袁铁忱曾任台湾“总动员委员会主任秘书”,基隆港务局长,国民党海军中将,退役后回大陆参观时,受到了空军司令部的热情款待。)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受到种种不公正的待遇,粉碎“四人帮”后,平反昭雪,1980年离休。
此稿已经袁甦忱本人审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