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流亡支部”与日本共产党1-历史典故-作文素材

作者:编辑整理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6-26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国为弥 补其劳动力不足,从中国各地抓捕大批青壮年,与在各战场上俘虏的抗日军人一起,成群成批的押送到日本国内各地,从事各种极其艰苦繁重而又毫无报酬的劳动,劳工们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非人生活;其中在日本飞岛就有这样一批三百余人的特殊人群,在这些人中有着20多名没有暴露真实身份的共产党员,这批共产党员在以袁甦忱为 首,在极其艰苦、残酷的环境中,秘密组建了“海外流亡支部”,与日本资本家,监工进行了各种斗争,破坏了敌人大量物资,组织了反虐待,反饥饿等活动,部分改善了劳工们悲惨的境遇,团结了群众,鼓舞了士气,教育了广大劳工群众,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并与日本 共产党取得了联系,受到当时日共中央总书记德田球一和日共中央其他领导的接见,向日共“四大”致贺信并赠送了锦旗。“海外流亡支部”从建立到结束虽然很短暂——仅一年多的时间,没有显赫的业绩,但仍有一定的特殊意义,她是在没有条件得到上级指示的情況下、在恶劣的异国环境中建立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牢记自己的使命,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

笔者在搞劳工调查中,间接从河北健在劳工田瑞生口中获悉这一珍贵的党史资料,专程赴沈阳,在沈阳空军干休所采访了当年海外流亡支部书记——正师级离休干部袁甦忱同志。袁老今年82岁,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对自己的坎坷光辉历史,历历在目,袁老已写完了30万字的免费范文网免费范文网www.zhlzw.com回忆录,其中在日本做苦工建支部、积极开展革命活动部分约10万字。

袁甦忱是河北省武邑县人,1919年出生。1938年在河北省立第十中学读书时,参加革命,1939年受党的指派到敌占区组建抗日游击队。1941年3月到太行山129师学习政治、军事,在5月5日的学习节上,聆听了邓小平政委主讲的《学习的重要性》,和同期学员受到刘伯承司令员的检阅。同年6月结束学习,回到冀南六分区独立大队任指导员。1941年9月调分区司令部,任作战参谋。1942年春二去太行山,到129师参谋训练队系统学习参谋业务知识,从学习算术、绘图一直到兵团战术,多次聆听了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李达等首长的讲课并受到检阅。1943年3月学习结束后,到冀南五分区司令部任侦察参谋,主要负责五个县的情报工作。11月调任司令部军务股副股长去阜(城)东(光)交接工作时,在西辛店马村(今泊头市)被俘。先被押到交河监狱,后又送到献县、天津,最后押到北京西苑战俘收容所,始终未暴露真实身份,化名金文华直至重新回到组织怀抱。

1944年5月,袁甦忱等301人在青岛大港码头被押上“昭和丸”号轮船,被强掳到日本做苦工。

袁甦忱他们这批劳工到日本的第一个做工地点是长野县。

在异国他乡遭受虐待,日本语咋一听又象鬼话,许多劳工精神紧张,有的快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去长野的火车上,一位年纪较大的河北老乡竟问是在阴间还是在阳间;一位山东人哭诉说,自己上山打柴时被鬼子抓来,家里年迈的老母、多病的老婆、三个年幼的孩子怎么过呢?!还有一名同胞惊恐地说,一个巨齿镣牙的妖怪要把他拽下水去;还有一位同胞由于精神紧张,又吃不上喝不上,没到长野就死在刚下船的码头上了……

盐山一位被俘的游击队战士在长野做工时,耳朵被打残,几乎所有劳工都被打过,只是轻重而已。日本监工强制劳工超时间超体力劳动,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吃的是稻糠,还不让吃饱;带去的衣服穿烂了,冬天无法衘寒,只好裹上牛皮纸,系上草绳,形同乞丐。

这301名劳工成份复杂:有我被俘的干部战士、有被抓来的普通百姓、还有被俘的国民党军人、国民党宪兵……

在这种特殊、恶劣的环境下,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使袁甦忱想,必须把大家组织起来,团结一致,坚定信心,和敌人进行斗争。早在北京战俘营时,袁甦忱就对被押的人员成份进行了秘密调查,得知有近一半在押人员是被俘的八路军,其中有一部分是地方干部,这里面肯定有共产党员,他成功的结识了较早被俘的一名八路军连长商庆祥。现在,他利用炊事班长(商庆祥被指认为劳工大队长,下设三个中队,商让袁甦忱担任二中队炊事班长)的优势,先进行了秘密调查,确认无误后,互相谈心,首先在二中队中秘密的先建立了党小组。

党小组首先明确了三个问题:一、指导思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团结群众,増强对敌斗争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二、组织原则。要严守秘密,单线联系,执行组织交给的任务;三、当前的任务。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团结群众,共同对敌,消极怠工,拖延工期。

在被押来日本的船上,袁甦忱还结识了两名坚定的共产党员,其中有晋察冀军区前进报社编辑杨子明,冀中八分区司令部参谋赵毅敏,到日本后,他们三人恰好分在三个中队。1945年2月12日夜(除夕之夜),袁甦忱利用过年相互拜年的机会和杨子明、赵毅敏、商庆祥商议建立党支部,对组织名称、组织性质、组织机构进行了反复研究,最后决定支部由5人组成,金文华(袁甦忱被捕后的化名)任支部书记,杨子明任组织委员,赵毅敏任宣传委员,商庆祥为群众联络委员,还有一名保卫委员。下设三个党小组,一个中队一个党小组,田瑞生任第三党小组长。

袁甦忱他们这些劳工当时被强制挖一条长长的,宽大的隧道,开始并不知道这条隧道的用途,后来才得知,日本用于建一个大型水电站,这个水电站建成就会增强侵略的物质基础。

从石家庄收容所掳来的劳工中,有一个叫李强的共产党员,原是八路军晋察军区某分区的政治指导员,,坚强的革命立场和高度的责任感使他下决心炸毁这个水电站。他秘密联络了几名党员劳工,调查研究怎样偷取雷管、炸药,计算各类爆炸数据,学习爆炸技术,准备储藏物资 。他们先找到一个山洞,开始搜集炸药,最难弄的是雷管,日本监工控制的比价严。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用于爆炸的东西基本够用的了,最后一项就是捆绑炸药,这需要专用工具。在偷拿工具时被发现,当天夜里,李强等人被逮捕,李强同志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他大义凛然地说,你们日本侵略中国,侵略亚洲,犯下了滔天罪行,我是中国共产党员,就是要和你们斗争。这一未成功的爆炸事件,当时在日本影响很大,都上了日本报纸,李强成了国际政治犯,被送进特种监狱。直

到日本投降后,在联合国的干预下,饱受折磨的李强才被获释,袁甦忱代表组织前去慰问了李强。回国前,李强被选为劳工连合会的宣传委员。

流亡支部建立后,首先进行了一次反饥饿斗争,又进行了一次反虐待斗争。还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反顽斗争。劳工中有三名国民党的顽固分子,秘谋杀害我大队长,被劳工支部得知。劳工支部在异国他乡采取了高超的斗争艺术,一方面监视他们的行踪,防止惨案发生;一方面团结一切力量,从外围“包围”他们,从思想上瓦解他们,最后,以斗争大会的形式,使三名顽固分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通过支部的进一步工作,在民族的共同敌人面前,达到了团结互助,一致对外的共同认识。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名劳工去山下的小火车站做工捡回一张日本报纸,被袁甦忱看到,他虽然不认识日本字,但从日文中的不少汉字中得知欧洲战场上,德国马上就要彻底失败,希特勒马上就要灭亡。他把这一好消息马上向全体劳工们宣传,让大家都知道日本鬼子马上就要完蛋了,劳工们得到这个好消息精神振奋。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