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
积极心理学专家 王薇华 博士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天性。古往今来,人们对幸福这个词赋予了太多的美好愿望。一提到幸福,人们会感到很熟悉,可是当问及什么是幸福的时候,大家是乎又不能用一句话来说清楚。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一词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幸福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它能够使人们感受到“心情舒畅”,那么什麽东西能够给人们以心情舒畅呢?
有人说当一个人具有金钱、地位、爱情和名誉的时候,这个人是最幸福的。也有的人在说,幸福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到底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幸福的呢?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研究者针对幸福到底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也就是说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一个主观性的感受,所以,幸福感也叫做主观幸福感。
21世纪初在美国掀起的心理学界的第四次浪潮——积极心理学就是致力于对人类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将主观幸福感的三个主要衡量指标确定:体验到快乐情绪、较低水平的消极体验、较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
这些年里,积极心理学在幸福感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取向,就是对心理健康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一个人是否幸福,首先在于其是否拥有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否获得情感上的平衡。而一个国家对幸福感研究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时代精神。
如果一个人在特定的时期内,所体验到的正向(快乐)情绪比负向(痛苦)情绪越多,他就会越感到幸福。可以说幸福遵从的是快乐的原则。
有人说,生活幸福不幸福,不是什么经济学家说了算,也不是心理学家说了算,而是生活中的本人才能说了算。的确,个人感受是生活质量好与否的关键。
曾经有一个印第安部落长者,边晒着太阳边快乐地编着草帽,一位美国商人想买他手中的草帽,问多少钱一个,长者回答5美元卖给你。过了一个星期,这个美国商人回来说,你的草帽很受欢迎,我要订100个,总共多少钱?长者迟疑了一下,回答说那你每个就给10美元吧。美国商人不能理解,买多应该是批发价呀,为什么反而还更贵了?长者笑着说,我沐浴在阳光下编一个草帽,是一种享乐,而你让我编100个,我就要赶时间,受累,精神上非常痛苦,所以,你必须付给我更多,以弥补我失去的精神快乐。
挣钱是为什么?挣钱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生活的更幸福。但是一个人的良好的情绪体验和精神幸福比有形的金钱更具有价值。
一个人是不是只要有了钱就会幸福呢?钱多了,个人感受就会好起来呢?
传统经济学认为增加人们的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在人们满足自己的基本物资需求的条件下,财富对于提升人的幸福极限水平的贡献并不明显。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与财富并不相关的因素。
过去人们在传统观念中对幸福的理解是较为简单的,人们一般认为只要有钱就有幸福,即“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崇拜已在很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可以说,在一个物质相对匮乏的阶段,这种幸福观是乎是有一些道理,因为大多数人还没有体验到有钱后的相对自由和舒适。可是当人们一旦有一些钱之后,人们发现单纯的金钱是买不来幸福的。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的人均 GDP 翻了几翻,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比较,平均家庭收入的购买力如今已增加两倍,1/3家庭有3部汽车,但美国人的幸福指数只是增加了一点点。在许多研究中发现,人们的幸福程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各种压力反而增加了。
正如《富裕的挑战》提到的:“我们可能都想错了,金钱并非幸福源头。”的确,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钱也不是万能的。过去世界各国都是以GDP来决定一国贫富,可是如今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指标是GDP (国内生产总值)?还是GNH(国家整体幸福)?这已经成为广受质疑的问题。
2016年,全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南亚的神秘小国不丹,成为全球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不丹的施政主轴“国家快乐指数”成了21世纪先进国家眼中的“新”观念,而名不见经传的不丹已经默默推动“国家整体幸福”逾三十年了。这个被称之为全世界最快乐的穷国,97%的不丹国民都对现在的生活表示“我很满足”:国民享受免费医疗体制、解放农奴分田地、全国少儿免费教育。2016年梁朝伟、刘嘉玲的婚礼在不丹举办时,再一次引起大家对这个国家的关注。现在“国民幸福总值” 也几乎成了不丹在全世界的一张特色名片。
国家的GDP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美国前总统罗伯特.肯尼迪曾有一段精彩的演讲:“GDP既不表现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没有反映社会的教育质量;既不带代表文采的优美,也不体现家庭的和谐;既不证明辩论的智慧,也不显示政府的廉洁。它既没有能够衡量我们的勇气,也没有反映我们对国家的贡献。”
正如奚恺元教授在《幸福学》中提出的理论: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幸福呢? 幸福是什么?是住大房子,还是开好车子?还是…?
心理学家的研究已证明,人的幸福受到基因、文化、教育、环保、人权保障、工作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
塞里格曼教授说: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快乐+意义。
有些美国人认为幸福的人应该是这样的:“和有自尊的人结婚、年轻、健康、受过良好教育、收入稳定、外向、乐观、不烦恼、有宗教信仰、有职业道德、热情适度、性生活满意、多才多艺。”
积极心理家们在对加尔各达平民窟的穷人们进行的调查中发现:穷人也有穷人的快乐,穷人的快乐也并不低于那些有钱的人们。也就是说人的幸福体验不决定于人的银行账户,而是决定在你的头脑状态。取决你对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求的标准。决定于你对快乐的感觉,你对幸福的自我体验。
有一个训诂中对“福”字的解释:福者,富也,即拥有田地,有房子住,衣食无忧。而甲骨文中对性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性,一是手铐,引申为自由。其实古人也是从两个方面理解幸福的,一是自由与阴阳和谐的快乐和自由,这种阴阳和谐可以引申为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二是有一定的物资基础,这个经济基础从字义看是一口一田,即是基本的衣食保证,而非大财富。也就是说,幸福就是身体和精神的自由快乐,或者说解放。
可以这样说,当一个人在“有尊严地活着”这一最基本的水平线上生存时,人们会陡增自足其乐的好心情。
摘自《幸福法则》王薇华著
王薇华简介:中国地质大学博士,作为二野部队中一名军人的后代,出生在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新疆喀什市。从共青团委书记到第一批闯海人;从民建海南省委妇委会主任到独立策划并将“中国太太”推上新时代的舞台;从专科毕业生到工学博士、大学客座教授;从媒体策划的领队人到积极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者,结合十年研修心理学的人生体悟,将幸福你我的积极心理学,奉献给每一位热爱生命的朋友们。 王薇华博士的积极心理空间http://blog.sina.com.cn/bj20090319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