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岁孩子情绪的“三易两感”
2.不要在天使面前扮恶魔
3.一心多用的超人幼儿?
4.3岁:最适合培养孩子性别意识的时机
家庭教育
5.学龄前儿童“过家家”
6.幼儿的“坏”表现新解
智育才艺培养
7.音乐启蒙,3~6岁最适宜
8.语言神童,从3岁开始培养
3-6岁孩子情绪的“三易两感”
3~6岁的幼儿经常喜怒无常,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处在这一时期的幼儿情绪具体表现为以下的“三易两感”:
易冲动
3~6岁幼儿的内抑制发展差,控制力弱,言语的协调能力不强,因此当外界事物和环境刺激时,情绪就会出现爆发性,常从一端迅速发展到情绪的另一端。
易外露
这个时期的幼儿情绪变化毫不隐藏地表现出来,而且擅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如,大哭大笑,手舞足蹈,瞪眼跺脚,有高兴的事就要向亲近的人诉说。
易受影响
得到新玩具、妈妈离去、新朋友出现……都会使幼儿的情绪大起大落,很多时候情绪不是由幼儿自身发出来的,而是因周围人的情绪波动而引起的。
道德感
三岁以后,幼儿逐渐知道哪个行为会引起满意的体验,哪些行为会引起不满意的和不愉快的体验。幼儿的道德感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在成人的评价和语言强化下发展起来的。
审美感
审美感,是从周围事物的鲜艳颜色、新颖的形状、匀称的位置和图案开始的。3~6岁的幼儿由于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和成人的指导,幼儿对事物的分析和辨别能力增强,能从生活中分辨美丑,知道什么图画美,什么音乐好听,什么语言美,什么行为美。这样就产生了对美的事物的舒服而愉悦的情绪体验。
专家建议
对于处在“三易两感”时期的3~6岁的学龄前儿童,父母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来缓和幼儿的情绪:
1.摸摸、拍拍
幼儿喜欢身体接触。特别是熟悉的人摸摸他,亲亲他。有时拍拍他的肩膀,他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孩子需要得到这样的鼓励和支持,所以妈妈与长辈要尽量地利用各种机会摸摸、拍拍孩子。
2.避免对幼儿的惩罚
此年龄阶段的幼儿要求别人的注意,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所以在幼儿园中,如果小朋友们不和他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严厉的处罚,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痛苦。同时成人如果对幼儿不加理睬,孩子会觉得非常沮丧,有挫败感,不利于孩子健康情绪的发展。所以这样的惩罚手段最好不要使用,应该多用拇指夸,少用食指指责。
3.丰富幼儿的生活
丰富的生活内容、健康强壮的身体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幼儿情绪的稳定。丰富的生活内容会让幼儿产生兴趣,有探索欲望,感到快乐和满足。所以爸爸妈妈应尽量让幼儿的各项活动轻松、活泼和多样化。多带幼儿出去走走,进行各种的户外活动,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事物和环境。
4.和谐的家庭环境
和睦的家庭气氛、亲密的家庭关系,都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情绪示范家长应当表现出积极热情、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幼儿等良好的情绪,公正地对待孩子,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适应变化的新环境。切忌恐吓威胁孩子,也不能溺爱或过分严厉地对待孩子,否则会使幼儿形成不良的情绪和性格。
不要在天使面前扮恶魔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如何在小天使的童年留下快乐回忆,特别是在他们善感的3~6岁幼儿时期,家长应该特别注意,不要在天使面前扮恶魔,对幼儿说一些有损他们心理健康的话,例如:
1、“傻瓜、没用的东西。”
2、“你简直是个废物。”
3、“再闹我就把你扔掉不要你了!”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5、“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6、“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7、“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8、“你笨死了,成绩那么差,你若考了一百分,我就给你买…”
9、“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
10、“你又做了错事,简直是坏透了。”
专家分析
在幼儿3至6岁的阶段,情感的稳定性虽有所发展,但仍具有易变性、易感性和冲动性,自我行动易受外界事物或情绪的影响而转移,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和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傻、呆、笨、坏”,在孩子的心中是最严厉的评判,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的“另类”,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世界也会变得一片灰暗。切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一心多用的超人幼儿?
国外一些幼儿专家从事的一项专题研究证实:幼儿可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2~3种事情上, “一心”是完全可以“两用”甚至“多用”的。
研究结果
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集中”一样,也需要后天培养,而幼儿时期对其所做的有意识培养尤为关键。接受过“一心两用”训练的3周岁以上幼儿在这方面往往有上佳的表现。凡能轻松完成“一心两用”训练的幼儿,当反过来需要注意力集中时,往往坚持的时间较长,此外大脑反应较快,身体各部位动作较协调,记忆力较强也较富创造性。
不过,在让幼儿学会“一心两用”的同时,父母自己也必须明白:并非所有活动或工作都是可以同时进行或同时操作的,条件是同时关注的两件事之中至少有一件是幼儿较熟悉又较简单的。此外,有些场合如“一心两用”可能引发副作用,那就不要勉强(如一边用餐一边讲故事就不宜提倡,因为分心可抑制孩子唾液的分泌从而影响正常消化)。
专家建议
1、在听故事前先向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听完后回答。还可以要求他听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内容复述给你听。
2、经常让幼儿帮助你拿各类小东西,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一把小刀、一些纸巾和几个牙签。”
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告诉外公,今天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目。”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语句。
3、让幼儿一边阅读图画书一边听随书配套的磁带。这种图书是以听磁带为主,用图片来加深理解,这种以听讲为主的学习方法,对孩子将来的学校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4、增加一些专门的训练。比如:
让幼儿依次找出在纸上大小不同、次序被打乱的 1~100的数字。
然后让幼儿把 1~100甚至更多的数字按顺序连接起来,组成各种有趣的图画。
接着让孩子把你规定的几样东西看上 1~2分钟,然后撤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请幼儿猜出是什么东西被撤掉。
教幼儿跟随你说话,你完整地说一句话后,你说前面的半句,让幼儿来说后面的半句。
把几种不同形状的东西放在幼儿看不见的口袋里,让孩子闭上眼睛去摸,然后提问孩子:“有几样东西?都是些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要保持轻松快乐的氛围,要多鼓励幼儿,告诉他:“我知道你能做好,我们为什么不能再做一遍呢?”
平时生活中也有许多进行锻炼的好办法,比如平时散步的时候鼓励幼儿尽量沿着一条直线或者按照一种花纹的地板走,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跳绳和游泳是非常不错的身体协调能力的锻炼。爬山,跑步,和各种球类运动都能很好地锻炼人们的注意力和对一件事情的专注能力。
3岁:最适合培养孩子性别意识的时机
孩子的性别教育,对于家长们来说似乎再简单不过: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没有什么教导可言。但是,专家指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非但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这样有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孩子3岁幼儿阶段就开始。
3岁:最适合的时机,培养性别意识
大部分的幼儿从3岁开始就会对“我”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大就会提出一系列与性有关的问题,比如:“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样进到妈妈的肚子里去的?”当然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出于质朴的好奇心,同时,也反映出人的性认知和性意识的形成从小就开始了。
然而一直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性是一个神秘、隐讳的代名词,正是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当3、4岁幼儿对性疑问最多的时候,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以及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往往采取回避或训斥的方式匆匆结束与孩子的交流,而有些幼儿对摆弄自己的性器官发生了好奇时,因未得到成人的正确引导与及时的干预而形成习惯性的动作……诸如此类的问题行为,如未及时地给予矫正,会使孩子从小对性就埋下“性羞耻”“性焦急”和“性神秘”等等的阴影,到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形成扭曲的性心理,也可能发展成为性心理障碍。
3岁:最适合的方法和心态来培养有幼儿性别意识
目前国内有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幼儿园分厕对孩子性别意识的认知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幼儿园也在尝试这种做法。他们认为,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幼儿和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专家指出,幼儿性别教育上的误区或缺失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孩子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非常关心和重视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爱护自己,这是非常必要的。但父母往往忽视了孩子从出生就应开始的性别教育。性别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基础,是孩子对自身了解的启蒙,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所以从小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别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专家介绍,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幼儿阶段,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而真正形成性别角色意识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幼儿阶段所受的影响要比青春期孩子所受的影响大得多。许多有同性恋倾向的人,都会追溯到幼儿阶段的经历。因此,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对3—6岁的幼儿进行适当的性别教育,传授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幼儿对自己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
学龄前儿童的‘过家家’
3~6岁的孩子都喜欢玩“过家家”游戏,在里边充当某一角色。女孩子一般喜欢当妈妈,男孩子喜欢当爸爸,他们会像模像样地抱着娃娃,拍着哼着。嘴里念念有词:“宝宝,别哭,宝宝听话,妈妈给你喂饭。”这里,孩子运用充分的想象和模仿能力,回忆起平时生活中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发挥性地运用在自己的角色中。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得到发展,同时语言的运用,对各种生活用品名称和用途的再认识,又进一步增长了儿童知识,丰富了词汇,促进了口头语言的发展。
市场上娃娃的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过家家”用的娃娃最好是选择塑料制作的,四肢能活动、能坐能站的男女儿童娃娃。娃娃身上的衣服能穿脱,这样便于洗涤和消毒,也可以让幼儿有机会学习穿脱衣服,锻炼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同时还要准备一些娃娃的生活用品,如小桌、小椅、小柜、小电话、小餐具、小茶具等。
开始玩“过家家”游戏,大人可参与到游戏中去,充当某个角色,并示范性地教给幼儿怎样用新的玩具,讲解各种玩具的名称、用途、特征及外形特点,认识各种娃娃用品。孩子一旦掌握了玩具的基本用途和玩法,就会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发挥各种使用玩具的方法。大人还应及时指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不正确玩法,对内容不健康的游戏,大人可通过纠正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进行正面教育,切忌粗暴地干涉和训斥。
通过玩“过家家”的游戏,培养学龄前儿童善良的个性和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平时大人也应多带孩子外出,开阔眼界,丰富生活内容,提供观察想象的场所和机会。幼儿接受的信息越多,想象力和模仿力就越强,“过家家”游戏的内容就越丰富。
幼儿的“坏”表现新解
“坏”表现一——磨磨蹭蹭
当大人急着出门的时候,幼儿却总是磨磨蹭蹭地研究鞋子。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小家伙不断被路边的小蜗牛吸引,200米的路程足足走了30分钟。
换个角度看看:首先我们应该知道5岁以下的幼儿是没有时间概念的。然后我们应该为他乐于探索世界而高兴。”
该怎么做?如果是非常着急的事情,你就可以直接告诉幼儿你们在赶时间,然后给他一分钟,让他和他正热衷的事情先告个别。 如果你一分钟都等不了,一定要马上把他带走的话,请向他道个歉。如果你并不着急,那么不如放松心情,和幼儿一起游手好闲一会儿。
“坏”表现二——频繁开关灯
三岁的幼儿把电灯开开关关50次以上了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你的神经已经比电灯泡还要脆弱了。而在一天以前,他故意把奶嘴扔到地上33次。
换个角度看看:其实孩子是在探询某些规律:他发现开关朝上,灯就亮了,朝下,灯就关了;他想知道第34次扔奶嘴之后,你还会不会帮他捡。
该怎么做?对于探究开关的幼儿,你要么把他从开关前带走,要么让他安心探索直到他弄明白,甚至厌烦了为止,反正从那以后,他就不会对碰电灯开关产生兴趣了。 至于爱玩奶嘴的幼儿,不妨和他一起玩,直到他厌烦。如果你没有兴趣和他玩,那么捡起奶嘴不要还给他好了,但是也不要责骂他。
“坏”表现三——在墙上画画
孩子们似乎对洁白的墙壁情有独钟,最喜欢在那里施展他们的绘画才能。
换个角度看看:在墙壁上创作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而且孩子会认为他的行为没有伤害到任何人。
该怎么做?如果你不反对孩子成为墙头艺术家,可以房间里贴上一层比较厚的白纸,比如挂历的背面,或者美术商店的素描纸,这样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作画了。如果你确实不想让家里变成儿童美术展,放眼望去全是孩子的即兴创作,你可以跟孩子商量好一块画画的区域,或者给他提供一个图画架,让他感受一下像画家那样站着发挥灵感及创作的感觉。如果孩子喜欢画画,而且很有创造力,最好把他的作品挂在家里的墙上,给他一种成就感。
“坏”表现四——把妈妈当作出气筒
3~6岁的幼儿每到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对妈妈发脾气,骂妈妈是“傻瓜”,甚至用小拳头敲在妈妈身上,以示不满。P92
换个角度看看:虽然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但是这种情绪发泄的方式只能说明幼儿对妈妈非常信任和依赖。因为孩子即使再生气,也不会骂幼儿园老师或邻居是傻瓜,而即使他打妈妈,妈妈也会爱他。
该怎么做?立即对孩子说脏话和拳脚相加的行为表明自己的态度:“妈妈不喜欢听你这么说话”, “妈妈不喜欢你这样的行为”。多讲自己的感受,不要过多指责,也不要表现得过分生气,更不要因此责罚孩子。
当我们习惯了对孩子的行为“另眼”看待之后,就会发现很多“坏”行为并不都很糟糕,这里面还有很多足以让你欣喜或自豪的举动呢。
音乐启蒙,3~6岁最适宜
3~6岁是培养孩子音乐天赋的最好时机。机不可失,到底自己的孩子有没有音乐天赋呢?
测试孩子的音乐天赋
请回忆孩子平时的表现并回答这几个问题。
1.在孩子小时会随音乐的拍子、节奏型和旋律挥动自己的手臂,用力蹬自己的小腿吗?会( ) 不会( )P100
2.孩子喜欢聆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吗?喜欢( ) 不喜欢( )
3.孩子能区别声音的大小,并能形象地模仿吗?能( ) 不能( )
4.孩子会模仿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吗?会( ) 不会( )
5.孩子会和着歌曲打拍子吗?会( ) 不会( )P104
6.孩子能辨别音乐是从哪个方向传来吗?能( ) 不能( )
7.孩子能体会音乐的快慢高低吗?能( ) 不能( )
8.孩子听到音乐会手舞足蹈吗?能合上音乐的节拍吗?能( ) 不能( )
9.孩子喜欢唱各种类型的歌吗?能有表情地演唱吗?能( ) 不能( )
答完这些问题,如果肯定的答案在6个以上,就说明你家的孩子非常有音乐天赋!可能妈妈们会说,就这么简单?好像许多孩子都做得到啊!事实的确如此!“人类与生俱来就具有音乐的天赋,每个人都能够发展这种才能。”
专家指导
开发孩子的音乐潜能,潜移默化的音乐环境和阶段开发重点最重要。
妊娠期:是开发宝宝音乐潜能的第一个契机,千万不要错过了对宝宝进行音乐胎教的好机会。
0~2岁: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宝宝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领悟力。
2~3岁:这一阶段其实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和巩固,这时候宝宝听到音乐可能要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此时你要特别培养孩子的节奏感,给他听的音乐可以是节奏性比较强的,这样更能引起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3~4岁:可以让孩子从单纯的节奏练习向旋律、音准方面过度,并可以让他配合乐曲接触乐谱。学习电子琴是这一时期不错的选择,因为电子琴在节奏、旋律、音准以及培养孩子音乐兴趣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4~6岁:这个阶段是开发孩子音乐潜能最关键的一个契机了,因为现在你可以让你的宝宝学习一些实际的音乐技能了,比如钢琴、小提琴、扬琴、古筝、二胡等乐器的演奏。而学习乐器,由于需要手眼协调分工合作,对孩子各方面的智能都是一个很好的训练。例如学弹钢琴,事实证明从这个时期就开始学习的小孩子肯定比长大后再开始学习的人更具造诣,因为这段时期是学习钢琴的黄金时期,错过了实在太可惜。
语言神童,从3岁开始培养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咿呀学语,3岁前言语的发展是一个有次序、有规律,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规律性。研究发现,儿童语言获得的最佳敏感期是在8岁之前,从9岁开始下降,到12岁时下降到一半,到14岁时下降到十分之一左右。而语言发展关键期一般来说是从2到12岁,其中最关键的是3~6岁。
而三岁的幼儿对语言特别敏感和好奇。这是因为紧接着两岁之后,孩子又一次处于语言能力爆发性成长的时期。因此父母们必须尽可能把更多的语言给予孩子。
首先,父母们必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多对幼儿讲话,就像对大人一样,用正确且条理清晰的语言对他们说,使他们能够由此产生逻辑性的思维。比如,不要用训斥的语调对幼儿嚷嚷“给我安静一点”,而可以换一种说法:“妈妈正在打电话,你要安静一点。”这样,孩子便会明白学会安静的理由。虽说有的话有一定的难度,但别小看3岁幼儿的语言才能。某一天,他会在一个恰当的场合,很贴切地说出一句话来,让父母大吃一惊。
其次,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先从给孩子读图画书开始,让他理解和积累丰富的词汇,并加强对故事的理解和联想能力。紧接着,可以带孩子到图书馆去,让他找出自己喜欢的书,并帮他借回家看,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并使他自发地产生想读书的愿望。被称为德国早期教育领先人物的慕尼黑大学的留凯尔教授,他以心理学的实证数据为依据,得出了孩子的读、写活动可以从两三岁开始的结论,并且主张付诸行动。另外,对于有关数的概念的学习,留凯尔教授也阐述了同样的看法。两三岁更合适。如果不把这段时间有效利用起来,而是让它白白度过,将不利于孩子天赋和能力的发展。
人们发现,在这一时期里,如果孩子没有养成对文字的好感,那么到了五六岁时,孩子对文字就不会显示出多大的热情,学习文字的能力也很弱。要是在孩子半岁左右就开始念图画书给他听,养成每天和父母一起看书的习惯,那么到了五岁时,他肯定会对文字表现出兴趣来。“这本书上面的故事可好看了,可是妈妈现在太忙,没空念。要是你自己能认识字该多好啊。”母亲如果对孩子这么说,就有可能诱发出他想自己来认字的愿望。像这种自然地唤起孩子对文字关注的做法,是极其有效的。一旦他真的用心认字起来,很快就能把一本书记住。早早地培养孩子对文字的读、写能力,将会把孩子的思想引导到更高的层次,他的天地将会变得更加宽广,同时,一种对自己无法亲身经历的事情和境界的理解能力也会从此培养起来。
不过我们必须知道,读书的习惯,如果超过六岁再培养将会很困难,但若是从三岁就开始培养起来,则会变得非常轻松。
那么,三岁的幼儿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书呢?正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妖魔鬼怪的故事并不是孩子最喜欢的。孩子对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更加感兴趣。给孩子买书时,还是挑一些有关孩子自身题材的图书吧。其实,如果在图书馆里让孩子自己选择图书的话,这一类书被选中的可能性最大。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