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考试”一直是严肃而略带沉重的话题。在考试的挑战中,欢喜、忧伤、不安、焦虑、失望……乃至绝望,甚至有可能悲观厌世,走上轻生之路。我们需要重新思索考试,将它看成生活的一部分,看成开发知识与智慧、发展自我、规划人生、较量自身素质的心理课堂。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原始的成人仪式就是最简单意义的考试。它将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区分开来,以前的孩子变为成人,代际关系发生了改变,父母与子女关系也变得更为对等。成人仪式消亡后,考试继承了它的主要特征,从封建社会的考试制度,演变到19世纪以客观、匿名、书求职面试卷为主要形式的考试,考试依然是个体生命史上的分水岭。
每个人面临重要任务时,都会有焦虑、恐惧的情绪出现,它源自个体正常、成熟的自我意识,可以提醒自己加强对当前事物的注意,激发身体的潜能,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所以,凡是遇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件,我们都难免兴奋和不由自主地紧张,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那些在重大考验面前“处乱不惊”的人,是由于他们可以保持适度的警觉,集中注意力,合理地分配时间,并且调动起身体各部分的潜能去实现目的。反之,一个没有任何压力与紧张度的人恐怕也难以挑战自我、战胜困难、创造奇迹。因此,接纳自己的情绪是第一步,其次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保持在一种有“良好感觉”的适度紧张中。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恰当地处理和应用考试消极意识所附带的信息,通过调整自己的机体与心理状态,调动自身的积极力量,挖掘潜能,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以谋求最大限度的适应。
考试消极意识会引起大脑对学习的抑制,严重地影响复习备考的正常进行,对考试成绩的威胁很大,也容易影响身心健康,导致精神上的创伤,必须进行认真的心理自我调节。
掌握自我情绪的调节方法:
1.情感转移、替换。有意识地用各种办法,使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的情绪中转移开来,解脱出来,不要老去想那些引起烦恼和忧愁的事情。当烦恼和忧愁袭来时,可专心地听听音乐,做做身心松弛的放松练习,看看电视,回忆自己经历过的最愉快的事情等,从而冲淡、忘却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使情绪好起来。
2.及时宣泄情绪。有了烦恼、忧愁这些不良情绪时,不要将其积压在心里,应通过各种方式适当宣泄。如倾诉,即将心中的烦恼向知心朋友、老师、家长尽情地诉说出来,以求得同情、开导和安慰。
3.可暂时采取“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方式。这也是驱除烦恼和忧愁等不良情绪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所谓“合理化”,就是当自己在复习备考中或临考前遇到失败或困难时,为减轻因挫折产生的烦恼和忧愁等,寻求一些合乎自己需要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安慰自己。如遇到一两次模拟考试失利,为摆脱内心的苦恼,可这样想:“这次考试老师出题太难太偏,考不好的不会只有我一个人”、“人也有偶尔失误,并不是自己的能力差”、“现在一时考不好,不等于将来升学考试也考不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等。如此想想,也许烦恼忧愁就会烟消云散了。
进行自信心的训练运用交互抑制原理,让有着考试消极意识者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
首先学会察觉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接下去更重要的是要向消极自我意识挑战。包括指出这些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该采取的态度。
心灵的“症结”需要心灵来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面的齐心协力。考试仍将广泛“流行”,只不过人们思考更多的会是如何探索更先进的训练方法,如何使知识和技能变得更加有效,这种被教育专家称为“隐性教育计划”的方法将流行于考试制度与考试过程之中。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