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漫长的中场行走》根据本·芳汀(Ben Fountain)同名小说改编,被认为是伊拉克战争版的“第22条军规”(Catch-22)。故事主角是一名19岁的得克萨斯男孩比利·林(Billy Lynn),他在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2016年他和同事们在一次交火中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为了展示伊战成果,布什政府把他们召回国,让他们在感恩节那天的达拉斯牛仔队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时与碧昂斯等娱乐明星同台,同时向他们授予荣誉勋章。
不过在这之后,比利·林和其他的老兵又被布什政府重新送回到了伊拉克战场。
在这部电影里,李安首次采用3D、4K、每秒120帧——这个技术格式被李安称为“the Whole Shebang”,直译过来有“全套”的意思,大概就是我们爱说的“顶配”。而全球能够完全实现这个配置的影院屈指可数。为什么这次李安要像当年卢卡斯拍摄星球大战系列那样疯狂突破现有技术?
在纽约电影节的导演对话中,李安开了个玩笑,他说自己现在做的东西,就像《菠萝快车》里的詹姆斯·弗兰科卷的那根十字架形的大麻烟卷,“这就是你的孙子们将要抽的东西,这是未来。”
在这部电影里,李安希望实现观影的沉浸感(immersion),这是个与VR虚拟现实技术关联的术语,指的是人在非物理世界中产生的一种物理在场感,这种感受是由VR系统通过图像、声音等手段构成一个叫人全神贯注的环境而产生的。
然而,《比利·林恩》首映过后,李安的“顶配”技术并没能征服所有观众。评论里有不少针对技术的批评意见:比如画面缺乏焦点,信息量太大,观众分散容易注意力;影像过于明亮清晰,缺少电影感,更像高清电视或VR;再比如纵深感过强,画面有种分层的错觉等等。
李安用它来无限逼近真实,无限逼近人眼看到的真实世界。当特写大兵林恩的时候,你能看到他肌肤的质感、脸部微表情、蓝色大眼睛里的思绪……;当你跟随林恩的视角踏上伊拉克的土壤,扫视周围集市和当地民众的主观镜头会让你恍惚觉得是戴着VR眼镜到了真实的街道上;对话的场景,李安也大量采用了林恩的主观镜头。
事实上,这次连李安最擅长的叙事也遭到了批评,曾与他长期合作的编剧、制片人詹姆斯·夏姆斯这次没有参与进来,有分析认为李安这次冒险专注于技术开发,让他过于仓促打磨故事了。
在接受采访时,李安解释说,从60帧提到120帧,他觉得跟年纪有很大关系。
对了,李安下一部电影《马尼拉之战》依然会采用3D、4K、120帧的“顶配”技术拍摄制作。这是个描写1975年阿里与弗雷泽最后一战的电影。
在做《少年派》时,李安发现3D版里的运动镜头与动作场面经常出现画面模糊、卡顿、闪烁,而这与传统电影每秒24帧的拍摄、放映有关。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李安开始研究高帧率,才有了现在的“顶配”技术和《比利·林恩》。
漫长的中场休息》是美国作家本•方登的长篇小说,也是李安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原著。
·
比利•林恩所在的B班士兵,在伊拉克赢得了一场3分43秒的短暂胜利。一夜间,他们成了美国的英雄。
每个人都说着“感谢你们”,记者、好莱坞导演蜂拥而至。他们甚至还被邀请参加超级碗的中场秀。
绚丽的烟花在耳边炸响,伴舞身上的亮片在身畔旋转,战争仿佛无比遥远。但有那么一刹那,比利觉得还是打仗好,总比被人当舞台布景挪来挪去爽多了。老天作证,打仗确实烂透了,可他实在看不出这种无聊的和平生活又有什么好的。
这一天,比利•林恩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挑战。
·
《漫长的中场休息》一经出版便在《纽约时报》等各大媒体收获如潮好评,李安尚未读完便决定将它拍成电影。并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入选BBC本世纪必读12本小说。本•方登通过一位参加伊拉克战争的19岁少年的眼睛,对战争和纸醉金迷的美国梦进行了辛辣有力的讽刺。正如比利•林恩自己所言,“这感觉其实很奇怪,为这辈子最糟糕的一天得到表彰”。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