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所发生的两件事引起笔者的注意,一件是德国著名的贝塔斯曼公司的公开道歉,为本公司在“二战”期间曾经秘密向德国纳粹党提供政治资金,以换取相关的利益向世人道歉。其实,在那个特殊时代,德国境内的绝大多数公司都或多或少的与纳粹党有过联系,贝塔斯曼公司并不需要对此有特别的“内疚”,但该公司董事会在经过“多次慎重而痛苦的研讨之后,决定面对历史”,以此来安慰一部分因此而不能原谅贝塔斯曼的客户。另一件发生在美国,当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著名影星施瓦辛格在竞选期间,有媒体披露,施瓦辛格在伦敦拍摄电影的时候,在那里打碎了宾馆房间里的一个玻璃杯,后来,他随剧组离开,回到美国后才想起这件事情,于是他参照美国市场上一个玻璃杯的价钱把他赔偿的钱寄给那家宾馆,这条消息被英国媒体率先披露,又被美国媒体转载,据说为他赢得了不少选票。或许有人会说,这都是小节问题,但不管是对一个跨国公司还是对一个人来说,注重对小节问题的自律,即使是“作秀”,也说明西方公众对小节问题的看重。而小节问题往往也是在西方造成许多“大人物”阴沟里翻船的主要原因。
在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里,一个人犯了罪,不能因为他是什么官员或名人而就享受什么“优待”。同样的,一个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人也不能因为他的出类拔萃而忽略了自己在小节上的注意。因为,无论是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还是一个集体的发展来看,小节问题其实都不是小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某些人当中,有一种论调正变得越来越盛行,那就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但是就好像一个人发了财,他捐资助教,他回报社会,其行为固然高尚,是不是就此就不应该去追究他财富的来历,就此就不去顾及他赚钱的手段是否高尚呢?
穿衣戴帽、待人接物上的毛病是小节问题;吃点儿喝点儿、拿点儿要点儿上的不检点也是小节问题,一来二去,这“小节问题”弄不好就会成为你的终身大患。
做人,谁也不可能做到完人,但是,却可以尽量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更趋于完美。
以粗俗为荣,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当中已经成为了习惯。什么“我就是个大老粗”,什么“这点小事儿无所谓”,什么“这算什么,比我严重的多得是”等等。有些人总是把自己的“小节”看做不重要,把自己的行为归之为“小节”,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怕的恶习,是对自己的某种放任和不负责任。清代大学者金缨说得好:“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固。千里者,步步之积也,是以骤者举世所惊,渐者圣人独惧,明以烛之,坚以守之,毫发不以假借,此慎渐之道也。”任何大的祸患都是日积月累而积淀,没有无缘无故的自我加害。
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说得好:“我们要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我们自己。”征服自己,实际上就是要征服自己身上的痼疾,就是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
我们出生的时候都是握着拳头的,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要拿到一些什么,而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却是撒开双手的,尘世的东西没有一样能够留得住,但是,惟一能带走的就是自己的问心无愧。做人重要的就是问心无愧。
看一个人应该怎么看?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看他一贯的表现。这个世界不会以一时的成功论英雄,也不会以偶然的失误判输赢,小节从表面看是尊重他人,从深一层看则是尊重自己,再往深一层看,则是你做人尺度的长短累积。
哲学上讲,没有一定的数量就不会有一定的质量。小节如同是你所要追求的数量,而有质量的人生便产生在这数量之中。
小节是什么?小节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一”是基础,想一想,人不过一口气,一条命,从一句话开始,从一步步开始,一天天长大,一年年成熟,一心一意地过好这一生。“一”,是人躲不过的数字,没有了这“一”,人怎么会有以后的二、三、四以及无穷。
小节不小。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