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和捕捉话机,随机应变,才能让交流取得最佳效果

作者:如文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2-21

励志导读:日常言语交际中,人们说话的随意性很强,说话时的外部情况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高明的答对,总离不开对话“机”的把握,它要求说话人善于根据变化的话“机”,见机而作,随机应变,及时调整答对的内容和方式,以期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随机应变的玄妙关键体现在对“机”的把握和捕捉上。

把握话“机”之二:随“言”之机

即根据对方言语内容调整应对方略。

尔兰剧作家谢里登从朋友家回来,走在伦敦街上,迎面碰上两个皇家公爵。这两个人平时总要挖苦这位作家出身的议员。

他们很亲热地与谢里登打了招呼,其中一个拍拍他的肩膀说“喂,谢里登,我们正在争论你这个人是更无赖呢,还是更愚蠢。”

“哦,”谢里登立即一手抓住他们一人说,“我相信我正处于这两者之间。”

谢里登巧借对方言语中“无赖”“愚蠢”的语意,答对中配合身体语言,把对方的贬斥不动声色地踢还给了对方,使他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出生于中亚的莱普沙克斯,他对故乡有深厚的感情。

有一次,他跟随亚历山大远征波斯,军队占领莱普沙克斯时,他急于想拯救他的故乡,使它免遭兵害。

一天,他为此觐见国王。亚历山大早就知道了他的来意,未等他开口就说:“我对天发誓,决不同意你的请求。”

“陛下,我请求你下令毁掉莱普沙克斯!”哲学家大声地说。莱普沙克斯终因哲学家的智慧幸免于难。

亚历山大先发制人,企图以明确的表态来封住阿那克西米尼的口,睿智的哲学家借他的“决不同意”之言,出人意料地来了个反向进攻,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励志导读:日常言语交际中,人们说话的随意性很强,说话时的外部情况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高明的答对,总离不开对话“机”的把握,它要求说话人善于根据变化的话“机”,见机而作,随机应变,及时调整答对的内容和方式,以期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随机应变的玄妙关键体现在对“机”的把握和捕捉上。

把握话“机”之三:随“景”之机

即根据语境中现实情景调整应对方略。

有一次,辜鸿铭应邀出席外国友人的宴请,只有他一个人是华人,大家推他居上座。

席间有人问他:“孔子之教,究竟好在何处?”

他答道:“刚才诸君互相推让,不肯居上座,这就是行孔子之教。”

他接着说:“假如今日行西洋物竟天择之教,以优胜劣汰为主旨,则今天这一席酒菜势必要等到大家竞争一番,待胜败决定,然后定坐,才能动筷子了。”

在场客人闻听此言,连连称妙。

辜鸿铭盲目守旧、排斥竞争固然不足取,可是他在宴席间说的这番话的确颇为巧妙。他没有正面阐述礼教的重要性必要性,而是抓住现场情景,巧作比方,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一个坚实的支撑点。

有位病人刚给医生送去“妙手回春”的锦旗,不料第三天就旧病复发。

他找到医生,不时望着自己送的锦旗问医生:“大夫,真想不到今年春天就这么两天!”

这位病人触景生言,以自己赠送给医生的“妙手回春”锦旗为契机,机智幽默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批评了医生的医术。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人际交往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