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导读:
第二,什么身份穿什么衣服。
有的人经常被别人当做不三不四的人,那也没办法,谁叫他打扮得不三不四的。不合乎身份的打扮,对你是非常不利的。
我曾亲耳听见一个老板说:“某人各方面的才能都很好,就是他老穿那套衣服,我实在没有办法提升他。”因为衣服丢了前程,太不应该。不要讽刺别人“只认衣衫不认人”,其实错在自己。
不止是衣服,你的发型,你的眼镜……你身上所有一切外加的东西,都要符合场合。
第三,穿着要合禁忌。
就是说,你的打扮不要犯了忌讳。在中国,喜庆穿红,丧事穿素,如果你硬要反过来,就是存心找别扭。
人的外表应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西方人对别人充满了好奇,所以他们经常改变自己,以吸引别人的注意。
中国人追求长远,希望慢慢地互相了解。你该变的部分变化了,别人都能接受;你不该变的部分总是在变的话,别人就会接受不了。当你变到让人家对你失去信心的时候,你就被视为不定时的炸弹,别人会对你敬而远之。
一个不会给别人难堪的人,人际关系会比较好。如果一个人平常都很支持你,突然间会当面给你难堪,你以后就会疏远他。西方人可以当面说:“我不赞成你的意见。”中国人一般不会这样做。
[4][5]
励志导读:
文化不同,人们的表现也不同。
假如一个老板大声斥责员工:“你去死!”员工该怎么做?如果员工同样怒不可遏,对老板说:“你去死!”试问,这样的员工谁敢用?当然,员工也不可能真的去死。他应该说:“好的,我这就去死。”然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中国人犯不着当面去反驳别人,但背后可以不照他的意思去做。西方人说“我去死”是真的要去死,而中国人说“我去死”,不去死又怎样?我们有太多的自由,干吗学西方人呢?
凡是后天学习的东西,千万要符合文化背景。
一个西方人说“我要退休了”,就会真的退休。一个中国人经常说“我要退休了”,结果十年都没有退休。
西方人说了不做,就会失去信用,受到别人的质疑;中国人说:“我一直都想退休,领导不让我退休,我有什么办法?”照样生活得很好,别人也会见怪不怪。
就单纯拿穿衣服来说,中国人结婚时新娘子喜欢穿红衣服,越红越喜气;西方人结婚时新娘子会穿白色婚纱,象征圣洁。文化不同,习俗也不同。
人际关系离不开社会的文化背景。有些事情在西方国家可以做,但在中国还是少做为妙。不过有很多事情,我们都接受了错误的信息。没有去过外国的人,都是通过电影、电视了解外国人的,然而,电影、电视所传达的信息往往有误差。
比如,在电影上看到的美国人在家里都穿拖鞋,据我所知,美国人从来不穿拖鞋。就算家里铺着雪白的地毯,客人照样穿着皮鞋走来走去。主人没有权利叫客人换鞋,客人也不需要换。
美国人家里干干净净,如果家庭主妇们需要到外面取信、晾衣服,也都是光着脚出去的,根本不用穿鞋。美国人的观念是外面和里面一样干净,为什么要穿鞋?所以不要相信道听途说的东西。
[4][5]
励志导读: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基本的标准,不能乱来,规规矩矩的,人际关系才会好。比如,很多人吃自助餐,在取食物的时候,还聊着天,把口水都喷到食物上了,这是吃自助餐的大忌。还有的人,看见前面的人正在夹菜,等不及,就用自己用过的筷子去夹。
像这些外在的表现,我都归入两套西装的范畴。也就是说,凡是外加的东西,都要符合你的身份,符合场所,符合文化背景。每一个人要选择自己合适的东西,不要盲目地跟潮流。
所以,建立人际关系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一个人如果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就会降低人们的信任度。
一个人穿惯了休闲装以后,穿正装会觉得不舒服。人一旦习惯了放松的状态后,再想绷紧会痛苦不堪。所以,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太舒适,一旦懒散就很难严谨起来,要去磨炼它。在精神方面,人越舒适越自由越好,但肉体方面要多加磨炼,要让自己吃一点苦,才能走更长远的路。
所以,只要你站得住,就不要坐下;只要你坐得住,就不要躺下。人活着就是要承受磨炼,否则就无法形成必要的抗压性。现在,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没有抗压性,很容易走到崩溃的边缘。
一表人才与两套西装,都是告诉你,要随时准备好与别人见面。你必须接受自己的面貌,哪怕天生有缺陷也要坦然接受。我曾经遇到一个盲人,令我很佩服,他说:“正常人只有两只眼睛,而我全身都是眼睛。”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管你缺乏什么,都可以想办法补全,这才是自信的表现。
不要把信心建立在成功上面,总想着“我一定要成功”并没有什么用。“我既然活下来就不会饿死”,这才是我们的信心。“只要我动脑筋我一定有办法”,“只要我喜欢自己,别人一定会喜欢我”,要有这样的信念,然后再去调理自己,实现有形和无形的变化。这样,你很快就能建立令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
[4][5]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