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中国总裁潘石屹
SOHO中国房地产公司
老潘终于完成了从半个娱乐界人物到商人的转变
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潘石屹夫妇身价暴涨到300亿港元之上。
“但静默期期间我最痛苦。”老潘说。
在上市之前的静默期,老潘看到那些关于上市猜测的假消息满天飞,老潘就着急,至今让爱说话的潘石屹耿耿于怀。
但不管怎么说,从天水生产队出来的老潘终于把SOHO中国倒腾到香港上市了。相比于上市时的兴奋,老潘更爱回忆那多少有些艰辛的9天路演。
娱乐化地产商人潘石屹,人称老潘,甘肃天水人,身不高,体不壮,头发不浓密,但身手头脑均敏捷矫健。年龄未及不惑,吃过文革的苦,享过改革的福,故能上能下,可屈可伸。一个已经基本娱乐化、善玩概念、精于反策划的地产商人,潘石屹--永远不做大多数。
在中国,谈论房地产风云几乎不可能不谈到SOHO中国公司的潘石屹,他开发的楼盘占据了北京CBD地区将近一半的销售额,他永远不变的招牌形象不间断地出现在各种论坛、媒体、户外广告上。9月1日,是潘石屹创办SOHO中国10周年的日子,他向记者来了一次“忆苦思甜”,谈起“走红”之前的那段艰辛淘金路。
出生在甘肃天水的小潘
在清水:小潘拉粮等人帮忙
1963年,潘石屹生于甘肃天水农村,小时候父亲是“右派”,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命运的第一次转变出现在1977年,这年秋天,父亲平反了,一家人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搬往清水县城。
回城之前,潘家必须将家里所有的粮食拉到县城粮站交公,换成甘肃省粮票,这个任务落到了长子潘石屹的肩上。200多斤粮食,一辆平板车,20多里土路,成年之后的“老潘”身高也只有一米六几,对当年14岁的“小潘”来说,这趟送粮路的艰辛不言而喻,“两个坡道怎么拉也上不去,只好在路边等人帮忙。”
不久,潘石屹转学到县城高中,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漂泊,“从农村到县城,感觉到生活很有希望!”潘石屹认为,这是他人生的开始。一年后,潘接到来自省城兰州一所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在兰州:自我介绍引来哄堂大笑
由于通讯落后,潘石屹很晚才拿到录取通知书,当他一个人踉踉跄跄来到兰州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站在教学楼前,一身行囊的潘石屹不知道应该找谁报到。
“赶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太累了,坐在楼梯口一会儿就睡着了,”潘石屹回忆说,中午时分,迷迷糊糊的他才被人推醒过来。“你是我们班的,跟我来吧!”叫醒潘的是他的班主任金老师。
金老师将这个迟到的学生带到了教室,介绍给同学们认识。“我忘记当时自己说了一句什么话,印象很深的是我刚一开口,全班便哄堂大笑。”潘石屹猜测,那可能和自己的口音有关,直到今天,他的西北乡音依然无改。
“那时候,整天都是低头走路的,从来不看天,到毕业了也不知道学校教学楼究竟有多高,不像现在,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先看看他的高楼。”潘说,那是一段埋头读书的日子。
两年后,在全年级600个学生中,潘石屹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位于河北的石油管道学院,三年大专毕业之后,分配到了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
潘石屹
潘石屹简介
出生年月:1963年10月
籍贯:甘肃省天水
职位: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
毕业院校: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潘石屹先生个人近期获奖情况:
2003年被“世界经济论坛”邀为主讲人;
2002年和2003年两度被“博鳌亚洲论坛”邀为主讲人;
被评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士”之一;
2001年被深圳住交会评选为“中国地产十大风云人物”;
建外SOHO被评为“京城2002年度十大影响力楼盘”之一;
建外SOHO荣登新浪网“2002年京城十大畅销楼盘排行榜”榜首。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