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正:打破三年魔咒

作者:如文来源:本站综合 2008-06-01

陈永正

陈永正

打破微软中国CEO三年魔咒的第一人

2016年过去了,第五位微软中国主管陈永正已经在微软大中华区总裁的位置上待了3年之久,打破了历史上的微软在职都不能超过两年的魔咒。

他的前任唐骏、高群耀等,任期都未超过两年。有评论认为,陈永正之所以能够打破这个微软魔咒,是因为其为人做事十分低调,不像他的前任们,在任时频频曝光,离任后又忙着写书。

陈永正在微软中国3年,真正是做实事的3年。履新伊始,他以铁腕手段牢牢掌控微软中国公司,“两个萝卜一个坑”的做法令微软再次焕发青春活力。在“陈永正时代”,微软跟中国政府和企业间的关系进入了最融洽的时期,其在摩托罗拉多年的社会关系和政府公关经验已经帮助微软在中国获取有史以来最大的利益。

过去两年,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在微软全球名列前茅。6月30日结束的2006财年是微软中国公司“有史以来”最兴奋的一年,营收为442.8亿美元。微软总部的“中国小组”总算是苦尽甘来。

陈永正对微软的最大贡献体现在与中国软件业和政府的关系上,他的低调(甚至缺席微软发布三大产品的“商务引擎启动大会”)做实事的态度扭转了以往深入人心的“微软霸权”形象。

一方面,微软改变了在中国软件业中的形象。微软注资浪潮、中软,在外包、培训上向业界展示出合作共赢的姿态;发布系列企业级应用平台,考虑为本土软件企业和IT服务企业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微软的市场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016年5月,微软CEO蒂夫·鲍尔默访华期间表示:“未来五年,微软将通过软件、硬件、培训等手段开展合作,总投入不少于2.5亿元人民币。”而微软在软硬件、服务、培训方面的投资,远远不止这些。

2016年初,微软将亚洲研究院、亚洲工程院、中国研发中心、中国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整合在一起,成立微软中国研究开发集团。不足一年,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员工数量就从500人增加到了1100人。

另一方面,中国的正版运动正在给予微软中国越来越大的支持。2016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时,信息产业部、国家版权局、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PC上市销售前必须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而国内大型企业必须使用正版软件的文件也已经出台。

尽管MSN业务在中国表现饱受争议、尽管Xbox360还在苦苦等候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在其主要软件业务方面,微软获利甚丰。2016年4月前后,微软在方正、清华同方、TCL、联想4家国内PC厂商手里获得了正版操作系统软件采购大单,据说,这一单超过了前5年微软在中国所签署的操作系统价值总额。

2016年11月30日,2007MicrosoftOfficesystem,WindowsVista和ExchangeServer2007在北京首发。这也是微软继10多年前联合发布Windows95和MicrosoftOffice95之后,首次全球同期发布多款旗舰产品,被业界视为改变IT业的举措,对其合作伙伴及商业客户而言,意味深远。凭借三大“摇钱树”产品的发布,2007财年将取得不错的收成。按照微软自己的乐观估计,其2007财年总收入将介于500亿—509亿美元之间。如果不出现大偏差,这将是微软有史以来首次年营收突破500亿美元大关。

陈永正五年微软生涯

2003年8月陈永正上任CEO领导微软大中华区业务

2003年9月25日微软中国技术中心在北京成立

2003年11月教育部与微软推动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

2016年2月微软(中国)总裁唐骏退休并获荣誉称号

2016年2月微软(中国)公司获"最佳企业公民"殊荣

2016年4月创智与微软结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2016年7月神州数码与微软公司结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2016年11月浪潮集团与微软公司缔结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6年6月微软夏新全面合作

2016年9月微软IFC将投资中软国际金额将达3500万美元

2016年9月微软中国研发战略张亚勤再度回国担任要职

2016年10月微软战略投资大连华信

2016年1月微软在北京正式成立微软中国研究开发集团

2016年4月微软联想加深全球战略合作

2016年4月微软在中国推出正版增值计划

2016年4月发改委与微软签署继续加强软件产业合作备忘录

2016年5月信息产业部与微软公司签署加强合作备忘录

2016年12月微软和国美电器签署合作意向书

2016年3月微软与浙大网新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6年3月微软在华推出针对WindowsXP的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

2016年4月宝信软件与微软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6年6月微软中国成为北京2016年奥运会系统软件供应商

2016年6月微软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2016年7月亿阳信通与微软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6年9月微软中国与三宝科技在宁签署合作备忘录

2016年9月微软大中华区CEO陈永正离职张亚勤代理

闪电离职张亚勤代理

9月19日,微软公司宣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离职。在此期间,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裁张亚勤将任代理CEO。微软中国相关人士告诉TOM科技,陈永正“因个人考虑”离职,和“微软中国业绩无关”,同时他也表示:“张亚勤只是暂时出任代理CEO,任期到寻觅到合适的人选为止。”

陈永正自2003年8月正式加盟微软,任职微软副总裁兼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与其前任唐骏、高群耀、吴士宏等相比,4年多的CEO职业生涯已打破了微软短命总裁的宿命。据传,他离开微软中国以后,极有可能去NBA任大中华区总裁(TOM科技注:下午13点,TOM科技从NBA公司得知,陈永正被正式任命为NBA中国的首席执行官,10月15日正式生效。)

陈永正

陈永正

转战NBA中国

9月19日中午,在微软公司确认陈永正离职的消息不久后,NBA主席大卫-斯特恩(DavidStern)宣布,正式任命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为NBA中国(NBAChina)的首席执行官(CEO),10月15日正式生效。据了解,今后陈永正将全面领导NBA在大中华地区所有相关事业而建立的全新企业实体。

根据介绍,NBA中国将由一个董事会共同领导与管理,而董事会的成员包括NBA球队老板、外界投资方代表、NBA主席大卫-斯特恩、NBA副主席兼首席运营官(COO)亚当-萧华(AdamSilver)以及NBA全球业务总裁海蒂-尤伯罗斯(HeidiUeberroth)。

负责整个招聘过程的海蒂-尤伯罗斯表示:“通过广泛而全面的搜寻,很多候选人都符合我们的要求,而陈永正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巨大的成就成为了我们的最佳选择。他将担任NBA中国的新领导者,率领包括即将晋升为高级副总裁的马富生(MarkFischer)在内的,极具才华的NBA中国的团队。”

NBA主席大卫-斯特恩表示:“陈永正是一名公认的出色企业领导者,在他的领导下,两家获财富杂志(Fortune)誉为百强之列的企业都在中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迎合大中华地区球迷兴趣的增长以及消费者的不断增加,NBA拓展了在中国的组织结构以及业务范围,毫无疑问,他将是领导NBA中国的最理想人选。”

陈永正表示:“NBA是一个在中国各地都有着广泛球迷基础的杰出品牌,能够有机会和这么杰出的团队一起共事,共同在媒体,商品销售规划,市场行销,球迷活动以及新的规划方面拓展NBA巨大的商业潜能,我感到非常的兴奋。”

辞职信:

I want to share with you some difficult news about my future plans. Later today, I will announce that I have resigned from Microsoft and will be taking a position in a different filed. It is not without a heavy heart that I contemplate leaving the incredible work and extraordinary people that I have been privileged to encounter during my four years at Microsoft.

Together, we have accomplished what some might have thought could not be done. In a few short years, we have defined a clear and stable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Microsoft’s business in the Greater China region. We have nearly doubled sales and have broken through the $1 billion mark in revenue in GCR. In China itself, we have tripled our sales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Including those of covered OEMs, and we are posed to hit $ 1 billion in FY08. we have reduced the UPC rate by more than 20%. We have added hundreds of new people and expanded our operations to more than 15 locations across the region. We have strengthened our customer and partner relationships and transformed the way people view Microsoft, not just locally but all around the globe as well.

Most importantly, we’ve been able to use our technology to help improve the lives and livelihood of millions of people throughout the Greater China region. I have learned from each of you along the way and you have made my experience at Microsoft one that I will never forget.

While change always comes with its share of unknowns,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I have absolutely no question about, and that is this organization’s ability to continue the great work that we’ve begun. We have a well-thought our transltion plan in place and some of the finest leadership in the team and in our strategy with the Big Rocks plan in place. I have no doubt that in the very near future, Microsoft Greater China region will no longer be talking about breaking through the $1 billion but about the $5 billion mark. J

At 4 PM today, we will have an all-hands meeting in the Millennium Building to discuss my plans and the transition in more detail. In the meantime, I’d like to express my deep thanks to every one of you in the Microsoft Greater China region for your hard work and for your contribution to our continued success.

(我想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本人未来计划的一项艰难决定。今天晚些时候,我将宣布从微软公司离任,转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工作。想到即将告别这份不可思议的工作,离开四年来我有幸在微软遇到的诸位杰出的同事,我心情颇为沉重。

我们共同完成了很多人认为无法完成的工作。在短短的几年里,我们确定了推进微软中华区业务发展的清晰而稳固的战略框架。我们的销售增长了几乎一倍,大中华区的销售收入突破了10亿美元。过去的三年里,在中国大陆,我们将销售(含coverec OEMs)业绩提高了两倍,并为2008财年实现10亿美元的目标做好了准备。我们将未经授权的电脑使用率(CPU)降低了20多了百分点;新雇用了几百名员工;将业务运营扩展到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15个以上的城市。我们还加强了同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不仅在本地区乃至全球改变了人们看待微软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我们运用我们的技术帮助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许许多多的人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生计。一路走来。从你们每个人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你们使我无法忘记我在微软经历。

诚然,变化总会伴随着一些不确定。但是,有一点我坚信不疑,那就是,公司有能力延续我们已经开始了的成功,我们已经制定了经过仔细斟酌的交接计划,并出世界最好的领导团队来完成。我对目前的管理团队及其战略充满信心,毕竟Big Rocks计划已经就为。毫无疑问,在不久的将来,微软大中华区谈论不再是10亿美元的突破,而是50亿美元新纪录的创造。

今天下午四点,我们将在现代汽车大厦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介绍我的计划和详细的工作交接方案。最后,我想对微软大中华区的每一位员工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感谢你们为我们的成功所做的贡献。)

自述离职原因:

记者:陈总,感谢您接受我们新浪的专访,我是新浪科技马全智。听到您离职的消息,感到很震惊,我采访了分析师,他们认为您是微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CEO。

陈永正:谢谢,不敢当!

记者:相信很多关注您的朋友都有一肚子话想问您的,请您先来聊聊,为什么选择在这时候离职?

陈永正:这事情在内部保密了一段时间,更重要是前些时候考虑过自己接下来的人生规划。本来希望在微软做长一段时间,赶上最近来了一个机会。

记者:您说的这个机会,就是NBA方面抛出的绣球么?

陈永正:是的,他们通过猎头公司找到我。

NBA是30个球队的联盟,原来的模型是封闭的联盟。他们看到中国这个海外最大的市场,看到老百姓对于篮球的热,对于联盟球星的肯定,认为中国是最有潜力国家。所以他们对于中国特别处理,单独成立NBA中国公司。目前正在筹划一些股份方面的事情,需要一个人负责NBA中国,不排除以后有机会上市。

记者:很多人猜测,加盟NBA与您的兴趣也有关系?

陈永正:我原来在芝加哥待了9年,蛮热爱NBA的,现在大家对姚明这些明星那么关注。我觉得一方面这是自己热爱的东西,加上碰上有机会经营上市公司的情况。兴趣与职业结合得很好,所以下了决定。

记者:您10月12日正式离开微软,10月15日过去NBA那边上班,这时间好像有点赶?

陈永正:确实,因为NBA在中国马上要找一个战略合作伙伴,需要确认一个有经验的人,所以时间比较赶。

记者:微软这边还没找到接班人,对这边的冲击有多大?

陈永正:微软这这边这几年团队非常稳定,与政府关系、合作伙伴的关系都不错。我感觉这个时候离职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去年以来,我们大量的工作在做未来的战略布局,手机、多媒体、网站等新品,这些布局都定好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按照这个方向去执行。我有机会把这个做起来,又能定好新的方向,我挺满足的。

记者:老实说,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您是否与家人商讨过?

陈永正:我太太之前老觉得我在微软太忙,老不在家,新工作应该不用那么忙碌。儿子很兴奋,最兴奋是他。他是学校篮球校队队长,又喜欢打球,这意味着他以后有很多机会看中国NBA公开赛。10月份NBA在上海与中国国家队要打球,他对这个就很兴奋。

记者:有媒体评论,您在微软大中华区CEO的位置上待了4年,打破了历史上的微软在职都不能超过两年的魔咒,您个人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陈永正: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我们跟美国策略是一致的:在中国长期扎根耕耘,总部对此很支持,中国政府也认可这么做。加上这几年国家大力提倡正版软件环境,赶上了一个好时机,团队也是很稳定,天时地利人和一起。

记者:现在媒体都喜欢让老总给自己过去的工作打分,您给自己过去四年的职业生涯打多少分?

陈永正:刚好及格。

记者:您认为自己去做NBA的优势与挑战分别有哪些方面?

陈永正:NBA在中国是刚开始阶段,有一个成长过程,这刚好也是一个机会。NBA需要与中国篮协合作,这些协调工作可以用上我的经验。而且新媒体这块,NBA未来需要与手机媒体等结合,我在这方面也有经验。虽然是跨领域,把自己热爱东西与职业生涯结合起来,非常不错。

记者:您对于微软中国下一任CEO有什么建议,盖茨先生怎么看您的离职消息?

陈永正:中国有许多比我能干的人能过来微软,所以我谈不上什么建议。对于这个离职消息他(盖茨)也挺不舍得的,但其实我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一年多前就有这个计划了,这对公司不算很突然。我们不妨一起着眼未来的发展。

记者:好的,祝愿您在新的岗位大展宏图,也期待您在未来与新浪网有更多合作,多谢您。

陈永正:多谢!

个人简历

出生年月:1963年2月籍贯:台湾

NBA中国职位:NBA中国首席执行官

毕业院校:芝加哥大学

教育背景

时间学位学校及专业

1991年6月MBA,芝加哥大学(企业管理项目)

1982年6月MS,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系

1982年3月MS,俄亥俄州立大学数据系

1978年6月BS,台湾ChiaoTung大学应用数据,

2002年1月起:摩托罗拉总公司资深副总裁,兼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2001年9月-2001年12月:摩托罗拉总公司副总裁,兼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2000年6月-2001年9月:21世纪通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的首席执行官

1998-2000年:摩托罗拉公司的副总载,兼中国网络系统部的总经理

1997-1998年:摩托罗拉公司大中华地区网络系统部的副总经理

1995-1997年:摩托罗拉中国蜂窝基础设施部的市场和销售总监

1993-1995年:摩托罗拉(位于北京的)中国蜂窝基础设施部的市场总监

1992-1993年:美国芝加哥摩托罗拉国际蜂窝基础设施部的市场经理

1990-1992年:美国伊利诺斯州AT&T贝尔实验室的市场经理

1987-1990年:美国伊利诺斯州AT&T贝尔实验室的开发经理

1983-1987年:美国伊利诺斯州AT&T贝尔实验室的技术人员

1982-1983年:美国俄亥俄州Plaskolite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名人事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