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
复星国际开于10.98港元 郭广昌坐拥318亿市值
复星国际(0656.HK)上市首日开盘报10.98港元,高出招股价19%。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郭广昌持有复星国际共计29亿股,据此估算其持股价值超过318亿港元。2016年,郭广昌以90亿元身价位列胡润富豪榜第11位。
新晋内地首富杨惠妍持有碧桂园160亿股中的95.2亿股。按7.47港元现价,杨惠妍身家达711亿港元。
而去年问鼎中国百富榜首富的张茵,按玖龙纸业现价20.7港元计算,其身价为644亿港元。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2016年复星集团一系列资本运作行动,尤其是复兴国际的成功上市,郭广昌的身价也将水涨船高,成倍增长。
香港上市
香港消息称,“复星集团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以红筹方式挂牌上市,上市保荐人为瑞银及摩根士丹利,复星集团可能在今年暑期之前实现上市,募集资金可能达10亿美元”。
这一消息被复星高管郭广昌、梁信军等告知“不便透露”。但上述人士也未否认此消息。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复星集团已明确了整体上市的战略。据了解,复星对此战略定位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讨。
“去年年前就准备上,但是由于价格没谈好,所以推到了今年。”另一位接近复星高层的人士表示。这让人想起了当年复地(2337.HK)在2016年登陆港股时的情形,也是准备在2003年上市,但因为伊战导致香港经济景气度下降,于是延迟了一年多。
而与复地上市不同的是,此次上市是在港澳台独资企业的背景下完成的。资料显示,在香港注册的“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下称“复星国际”)已全资控股复星集团。来自上海市工商局的资料显示,自2016年3月8日起,复星集团的企业类型已变更为“港澳台独资企业”,而不再是民营企业,法人代表仍为郭广昌。
实际上,这也是复星集团整体上市战略的一部分,在准备香港整体上市之前,先变更企业类型。
这让上海方面乃至北京方面颇有微词。“你一直说要扎根本土,现在却戴上了港澳台独资企业的帽子”,上述人士表示,“所以,最近复星忙着的另一件事就是与监管层不断沟通,要打消监管层的顾虑”,从而证明复星整体上市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复星依然坚持在本土经营。
提升投资及管理能力
在香港整体上市,体现了复星打造投资+管理提升的综合类企业集团的思路,这也是外界所传的“上海版和黄”卖点。
实际上,打造投资+管理提升的综合类企业集团一直是郭广昌的思路,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他曾多次表示,“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和投资后的成功管理者”。而这需具备两大条件,就是持续发现投资机会的眼光,以及持续管理提升的能力。
郭的做法是:通过建立系统的研究能力、奉行严格的投资标准和决策程序以及把握最佳的进入时机来体现持续发现并把握投资机会的能力。同时,通过建立与多产业管理相适应的管理架构、持续推动已投资企业实施精益管理、系统控制多产业运营的风险来获得持续的超额回报。
近两年的频频投资和投资后的提升管理让复星受益颇丰。郭曾宣称:“我们比一些外企的投资管理业绩一点不逊,甚至更好!一个循环最少增值了50%。”
确实如此,复星2016年投资招金矿业(1818.HK)时,当时黄金价格只是400美元。招金矿业去年在香港上市,金价已超过600美元,相应地,复星作为第二大股东的投资价值已增长了9倍;而复星购买海翔药业时只投入了2700万元,去年在A股上市,两年多时间增长了10倍。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说:“采用控股模式整体上市也就意味着该企业将更多地从事资本运作与投资业务。”整体上市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产业整合模式,另一种则是控股模式。
新鸿基金金融集团董事邝启康则表示:“变身综合型企业上市,以前在香港很时兴,但最近几年并不太受欢迎,因为大家认为业务应该专注,而综合型企业业务不够清晰,多头在做,所有的业务都很难形成利润增长点。”
目前,复星集团主要产业包括医药、钢铁、地产、零售等四大主营业务,在“上海企业集团排名百强”榜上位列营业收入第9位。
复星集团旗下共有100多家公司,并且是其中4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同时还拥有H股上市的上海复地及招金矿业,此外还参股数家上市公司。
郑培敏认为,“复星未来的投资方向肯定会围绕旗下企业主营业务,医药、钢铁可能是其投资重点”。
国际化步伐
实际上,在香港上市可能只是复星整体上市战略的第一步,其后可能还会推动在国际资本市场更多的运作,而按照复星的说法,就是要使“公司更加国际化”。
因为有复地在前的经验,业界相信复星集团在香港上市能够驾轻就熟,不成问题。然而,如果仅此看待复星的雄心,未免有点井底观天,复星希望运作的平台远非港板。
就在今年“五一”期间,复星高管层集体远赴国外,据透露是为了打通国际资本市场通路。“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游说。”上述接近复星高管层的人士称。
而在资本市场运作的同时,复星可能也会推动在海外的股权投资。“这几年复星一直是在国内运作,像今年的整体上市、复地回归,但它在国际市场却建树不多,”郑培敏分析,“变身为港资企业的复星,在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募集的资金将很难以外汇汇入的方式进入国内,所以今后在国内开展并购与股权投资并不容易”。
对于是否会在国际上展开并购,复星集团高层管理人员表示“不便透露”。
增加国际并购与投资是必然的,但就是否会首先投资钢铁业,上述接近复星高层的人士表示了否定看法:“钢铁、地产在国外已成夕阳产业,可能会在医药业有所动作,复星已有收购国外一些研发机构的想法。”
此前,豫园商城(26.15,-1.28,-4.67%)(60065.SH)旗下的餐饮业已开始向外扩张,在日本等国开出连锁店,主推小笼汤包。
在香港整体上市,体现了复星打造投资+管理提升的综合类企业集团的思路,这也是外界所传的“上海版和黄”卖点。
个人简历
郭广昌
男36出生于浙江东阳
复旦大学本科复旦大学MBA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生物医药、房地产
行业地位: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
主要上市公司:复星实业(600196),1998年6月IPO
商业策略:借助上海的地域优势,通过资本运作展开多元化投资
1989年,郭广昌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3年后他和四个同学用借来的3.8万元励志创业,靠一种乙肝诊断试剂获得第一桶金。此后,复星进入房地产、百货、钢铁、金融等行业。复星投资3.5亿于张志祥(本排名139位)的“建龙钢铁”,并于2002年组建德邦证券。复星还通过友谊股份持有中国最大的连锁超市“联华超市”的股份,旗下的房地产企业复地集团是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正计划在香港上市。“复星”还持有著名财经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的股份。郭广昌持有复星集团58%的股份,他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获工商业企业家奖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2月2日宣布“安永企业家奖”-中国2006十一位得主。这是安永首次在中国举办这项享誉全球的商业奖项。这项评选活动旨在表彰成功的企业家,见证其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并褒扬其在创造就业、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工商业企业家奖得主:郭广昌
得奖理由:受邓小平先生1992年南巡的鼓舞,郭广昌先生决定建立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以抓住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机遇。由于缺乏资金,加之经验不足,郭先生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他的企业家精神和坚忍不屈的毅力在1994年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一年,郭先生和他的同事们成功地研制出肝炎诊断试剂,并成立了复星医药(10.46,-0.51,-4.65%)。该公司于1998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此后,郭先生着手进行多元化经营,并于1994年通过成立上海复地进军房地产市场。上海复地亦于2016年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2001年,郭先生还在钢铁行业中捕捉到了业务发展的机会;他通过业务重组,成功把南京钢铁的经营状况转亏为盈。郭先生的成功投资还跨越了多个其它行业,包括零售业、证券业和传媒业等等。能够在过去的20年中创立起中国最大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之一,郭先生的“汇聚成长力量”经营哲学功不可没。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