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意)(形声)字
小篆劳:从力从荧省,(省荧下火)冖作「屋」解,荧谓屋下灯烛之光;如火光烛屋时,人咸尽力之所及以扑灭灌救,此种奋力以赴的积极动作为劳,故其义本作「剧」解,(见说文许箸)乃勤苦任事不已之意。
【音】牢 Láo 平声
【义】:
〖名〗
(一)功曰劳,事功之称。例:劳绩、功劳、苦劳。
(二)劳力曰劳。例《论·为政》:「有事弟子服其劳」。
(三)忧曰劳。例《曹丕·与吴质书》:「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四)姓。其先居东海劳山,因山为氏;一说其先为劳民勤相之官,子
孙以父祖职称为氏,望出渤海松阳。
〖动〗
(一)勤,动作不休。例 ①《国语·越》:「劳而不矜其功。」
②《孟·滕文公》:「或劳心或劳力。」
(二)苦,怀念不已。例《诗·邶风》:「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
不及,实劳我心。」
(三)伐其功。例《左·昭五年》:「叔孙昭子之不劳,不可能也!」
(四)劳动。例《管·小匡》:「牺牲不劳,则牛马育。」
(五)病。例《淮南·精神》:「好憎者使人之心劳。」
(六)烦;渎。例:劳步,劳神,劳驾。
〖形〗
(一)辛劳的。例《诗·小雅》:「劳人草草。」
【音】涝Lào 去声
【义】:
〖动〗
(一)慰,慰问。例 ①《礼·曲礼》:「君劳之则拜。」②《礼·月令》:
「劳农劝民。」
(二)安,安适。例《诗·大雅》:「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劳」字,在《说文许箸》中意为奋力以赴的积极动作,乃勤苦任事不已之意。「劳」由「力、冖、炏」三部分组成,从造字结构上,我们也不难体察到先祖们耐人寻味的深意,「力」代表勤做、力量,「冖」为房屋,喻表生活,「炏」代表温暖,光明,希望。一个「劳」字就是一则人生智慧的总结,语意深远,充满教化意义,它告诉我们,通过辛勤劳作,生活就充满光明,充满希望。
先哲在《大学》中这样说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一智语的深刻意义,就涵藏在祖祖辈辈勤作不息的历史里。「劳」即是物之本末,「劳」需有始有终。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人类得以一步一步迈向文明,得以学会如何与人,与天地万物和睦相处,并学会从大自然中汲取人生智慧,也在自己真诚而勤恳的付出中,收获一份生命的丰收,实现为人的价值。从这层意义上看,这份由「劳」导引我们逐渐领悟的生命本然,实乃「近道矣」。
「劳」从外在形式上,可分为劳心和劳力两种表现形式,其实这只是一种简化性的拆分,因为事实上没有绝对的劳心,也没有绝对的劳力。凡一件事务的开始,豫则能立,在这一过程当中就一定有分工合作,尽己所能,各司其职。或规划统筹,或身体力行,如此才得以让一件事情由始到终地落实完整。然而无论何者,任何一次劳作都是心与力的结合,无非是因为各自能力的不同,体现的最终作用和效果或有不同。立足于生命意义的最终圆满,其实无有高下之分。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同样是劳动,有的人会越做越有力量,越做越欢喜,安生乐业。有的人则愁眉苦脸,怨声载道,越做越悲观,乃至病苦缠身。这说明劳动的心态是很重要的。于此,我们可延伸到,当身体处于劳作运动时,我们的内在心境如何定位,是直接关乎「劳」的最终效果的。
回忆我们的先祖,有很多关于劳动的动人传说,给我们带来深深的启发。上古先王大舜就是这样一位劳动的楷模,「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只要舜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在制作陶器时,也能带动周围的人们,认真从事,精益求精,加工出好的产品。无论舜到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他,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最后终成彪炳千秋的一代帝王。
诚然,舜在其披星戴月,兀兀穷年的开荒岁月里,一定很辛苦很劳累,但是让我们感受更多的是他的欢喜和成功。他带领人们劳作,变荒野为良田;带领大家自给自足,衣食无忧。此刻他心里装的是天下苍生,民生大计,而不是身体的疲惫。这股背负苍生疾苦的强大动力,以及内心不灭的希望,势必将躯体打造成一个身心强健的劳动榜样,唤出一身的活力和对生命的满腔热情。这股深藏内心的力量就是一份大爱,一份无私的奉献,而这恰恰是劳动最朴实最本真,最符合自然之道的状态。
虽然我们不可能个个有君王的使命,但是劳动改造生活,改造命运,却是能真实不虚地体现在生活当中。尤其「劳作是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更说明了劳作不仅可以得福,又可以服务人群,受人敬重,我们更应该摒弃好逸恶劳的习性,更进一步的透过习劳去体会感恩的意境。
或许有人对一尘一扫,一水一担的劳作不屑一顾,但若能深体其趣,其实是有许多的人生哲理涵藏其中。「劳」的同时也是在净化我们的内心,磨练心性。尤其在为大家创造干净环境的过程中,弯着腰能屈能伸,不仅培养起自己的谦卑心和定力,更培养了一份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劳动付出者的感恩。把体力的付出,升华成内心世界里丰收的硕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艰辛的付出过程里,让汗水冲洗自己的心灵,去除心地上的尘埃,换来身心的轻松,更换来一份对成败得失的彻底释然,从而逐步踏上证得人生究竟智慧的成功之路。看似平常的劳动,如同一个点亮心灯的过程,暗藏妙理玄机。
「劳」有着这般不可思议的力量。那是不是劳动就一定与劳累相随呢?答案是否定的。一位智者曾这么说过,劳动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是一件充满艺术的事情,是一门学问,亦是一种培养耐心的好方法,劳动中获得的智慧,受益终身。
劳动时可以充分运筹帷幄,合理安排时间,无论劳心或劳力,我们都可以试着去充分体会劳动的真趣,沉浸在劳动的喜悦中,去挑战自我,开发人的无穷潜能。例如洗衣时,不妨试试一边用手搓衣服,一边丹田蓄气练习美声,甚至将太极的放松拉筋运动,也融合进洗衣服的动作里。或是在劳作的动态之中,学习如何让自己的心静定下来,让「心」这位统帅三军的将领,始终轻松自在,游刃有余。
一次劳作下来,如同去了健身房,如同上了音乐课,如同练了太极拳,如同修了禅定,更如同从生命的赛跑中胜出。如此这般的劳作,又怎么会枯燥乏味,怎么会疲惫不堪呢?由此可见,劳动的兴趣,我们不难在生活中慢慢地培养起来。其实在劳动的世界里,充满了生活的艺术,劳动的艺术,劳动者的大智慧。
一位对劳动饱有热忱的人,必定是健康快乐的,充满爱心的。因为劳动的原点就是爱,以爱为原点,任何的付出,都会辐射出强大的感染力,激励着自己,也鼓舞着周围的人们,鼓舞着大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状态。
然而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很多人却开始颠倒了对「劳」的认知,忽视了「劳」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怕苦怕累怕付出,更有甚者视「劳」为低贱而嗤之以鼻。即便是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都懒得去动手。在工作中拈轻怕重,逃避敷衍劳动,妄求不劳而获。甚至耗在先辈们通过艰辛劳作打下的基业里,享受着劳动的成果,却无视为人特有的劳动天职,无视劳动的美德,一味地透支着祖辈甚至是别人的耕耘成果,实在是令人痛惜。
殊不知这种没有耐劳心,没有长远见识的索取,不但是自身能力的退化,也是极其消损福分的。不爱劳动的人,最后必将一无所有。只有通过自己的勤劳付出,才能珍惜得来不易的收获,惟有那份踏实有力的付出,才弥足珍贵。所以切身务劳,才能深刻体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种劳动所成就的生命辉煌,那种如织锦般装点人生、如火炬般照亮人生的壮美;也才能在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远意境中,体会到那份出世的超然。
「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诚如先辈李大钊先生所言,「没有劳动的人生,是苍白毫无意义的,能体现劳动价值的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由衷感恩,始终在有限的人生中,不遗余力付出劳动,为人们延续着无尽美好的劳动者们,诚祝愿华夏民族勤恳耐劳的优秀美德,得以绵延千秋万世。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