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历史文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作者:尹志鹏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5-01-28

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形成了十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重要见证,是子孙后代汲取先贤智慧和力量的文化沃土。保护宝贵文化遗产,各地政府动起来、干起来,一座座宏伟壮观的博物馆、文化馆……拔地而起,在保护的同时,真正实现了群众与文化遗产“零距离”接触,使其成为了滋养百姓心灵的文化大餐。

“看得见”的文化遗产“走进去”场馆容易,“看不见”的文化遗产内涵“走出来”难。表面看来,让老百姓都能一睹文化遗产风采,保障了其基本文化权益,但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文化遗产保护的开放平台,更大程度的提升老百姓整体文化素质。如何让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的“田间地头”、起到春雨无声润万物的“催化剂”作用、把“文化城市”建设成“文化里的城市”, 虽任重道远,但仍大有可为。

传承中国历史文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三顾茅庐觅人才,思想共振掘底蕴。“高手在民间”,看似戏谑,其实不无道理。相比于在象牙塔研读文化遗产理论的专家学者,基层老百姓更熟悉几千年来土地的味道,其中不乏对文化遗产颇有心得的前辈。各地政府要以开放的心态,以三顾茅庐的诚心揽文化英才而聚之,在思想共振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底蕴,从富矿中提炼“优质钢”,使其与人居生活、与时代主旋律建立起血肉联系,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遗产精神落实到每天的一举一动之中。

“大材小用”汇涓滴,驰而不息散芳华。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兴建公共文化设施只是迈出马拉松的第一步。当前,需要文化工作者下苦功夫、细功夫、笨功夫,做一些看上去“大材小用”的工作。其中创新文化遗产精神传承的载体,在“新常态”下用新思维、新技术呈现出文化遗产应有之义,至关重要。“滴水石穿,非力使然,恒业。”以驰而不息劲儿做下去,汇涓滴辛劳,终会成就文化遗产“千倾成碧”的新气象。(作者:尹志鹏)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传统文化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