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图片,苏州园林简介图文

作者:天天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4-11-16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

苏州园林·沧浪亭—中国古典园林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沧浪亭”始为五代吴越王钱缪之子钱元亮的池馆。南宋初年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苏州园林·沧浪亭

沧浪亭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越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

苏州园林·沧浪亭

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部面阔三间的“明道堂”。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

苏州园林·留园—中国古典园林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改名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园林·留园

留园占地约50亩,分为中部、东部、北部、西部四个部分。中部以山水为主,为原留园所在,是全园的精华。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绿荫轩、远翠阁、闻木樨香处、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东部的中心是五峰仙馆,四周环绕着揖峰轩、汲古得绠处,以及林泉耆硕之馆、冠云沼、冠云亭、冠云楼等建筑。北面是著名的冠云、岫云和端云三峰,为明代旧物,冠云峰高约9米,玲珑剔透,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

苏州园林·留园

留园建筑数量较多,其空间处理以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取长;其花窗设计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俞樾在《留园记》中誉之为“吴中名园之冠”。

  苏州园林·拙政园—中国古典园林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占地62亩,是目前苏州最大的古园林。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寺。明正德四年,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着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拙政园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

苏州园林·拙政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 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苏州园林·拙政园

西部原为“补园”,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有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东部原称“归田园居”,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

拙政园梧竹幽居亭

拙政园梧竹幽居亭—中国古典园林

拙政园的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澹天真、疏朗自然。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彷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夏日蕉廊,冬日梅影雪月,春日繁花丽日,秋日红蓼芦塘,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苏州园林·狮子林—中国古典园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为元代园林的代表。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天如禅师因师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自己的师傅,取名“狮子林”。

苏州园林·狮子林

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有假山王国之美誉。假山内外上下盘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壑,如入深山峻岭,恍惚迷离。由于它原是寺之后花园,所以狮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征,与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并论。山腹中空灵曲折,宛如迷宫的洞穴即象征佛的法力无边。

苏州园林·狮子林

狮子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园中最高峰为“狮子峰”,另有“含晖”、“吐月”等名峰。园内多竹,竹间结茅的方丈禅窝,建有“冰壶进 ”、“玉鉴池”、“小飞虹”。主要建筑有立雪堂、燕誉堂、卧云室、见山楼、指柏轩、飞瀑亭、真趣亭、向梅阁等。

苏州园林·网师园—中国古典园林

苏州园林·网师园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阔家头巷,以结构精致着称,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为住宅区,前后三进,屋宇高敞。中部为主园,有池水一泓,清澈如镜,环池建廓、轩、亭、榭,西部为内园,庭院精巧古雅,盛植芍药,院内建筑、家具、宫灯,多具明代特色和风格。

苏州园林·网师园

网师园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溷杂。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也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古树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见着,并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的闭合式水院。池水清澈,东、南、北方向的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及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变化。

网师园看松读画轩

网师园看松读画轩—中国古典园林

所以游园时,宜坐、宜留、以静观为主。绕池一周,可前细数游鱼,可亭中待月迎风。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如天然图画,所以并不觉其园小。

苏州园林·环秀山庄—中国古典园林

环秀山庄位于景德路262号,环秀山庄始建于唐代末年,原为五代钱氏金谷园故址,几经易手,多次扩建,清道光始称环秀山庄,又名颐园。环秀山庄面积不大,占地仅一亩许,且又无外景可借,造园家移天缩地,叠石造山,成就这一方名园。其园林风格“有真有假,做假成真”,接近自然,富于变化。整体布局以假山为主,水池为辅,山水相依。前为厅堂、庭院,后为池水、假山。环秀山庄以假山堆迭奇巧着称,被誉称“苏州三绝”之一,又被誉为“独步征轲”。  

苏州园林·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特别是乾隆年间叠石名家戈裕良所叠假山,堪称一绝,占地不过半亩,然咫尺之间,千岩万壑,环山而视,步移景易。主峰突兀于东南,次峰拱揖于西北,池水缭绕,绿树掩映。山有危径、洞穴、幽谷、石崖、飞梁、绝壁,境界多变,一如天然。主峰高7.2米,涧谷长12米,山径长60余米,盘旋上下,如高路入云,气象万千。戈氏叠山运用“大斧劈法”,简练遒劲,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浑若天成,有“独步江南”之誉。

苏州园林·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大厅四周都种植有青松、翠柏、紫薇、玉兰。万树城碧,花气袭人,为山池、建筑平添几分生机意趣。

苏州园林·退思园—中国古典园林

退思园位于吴江同里镇,园主因遭贬职归乡,将园取名“退思”,是退而思过之意。全园占地6600平方米,西部为住宅,东部为园林。分为庭院和内园两部分。

苏州园林·退思园

园内建筑简朴无华、清新澹雅,其所有山、亭、馆、廓均紧贴水面,水面过半,建筑皆紧贴水面,园如浮于水上,为独辟蹊径的贴水园,称贴水园,是全国唯一的贴水园建筑。全园简朴淡雅,园内绿水荡漾,古色古香,犹如步如水墨画中。更有苍松翠柏,石峰林立,相间有致。

苏州园林·退思园

九曲回廊的每一花墙用砖瓦砌成九字“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充满诗情画意。景点: 轿厅,茶厅,正厅,旱船,六上六下坐春望月楼,迎宾室,岁寒居,水香榭,揽胜阁,退思草堂,琴房,眠云亭,老人峰,闹红一舸石舫,桂花厅。

苏州园林·退思园

退思园总面积为九亩八分。此园一改以往园林的纵向结构,而变为横向建造,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全园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点缀,呈现出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朗、幽静之感。

苏州园林·退思园

宅分内外两部分。外宅有前后三进,由门厅、茶厅、正厅组成。门厅又称轿厅,轿子到此便要停下,轿厅两侧原有“钦赐内阁学士”、“凤颍六泗兵备道”、“肃静”、“回避”四块硬牌执事,一旦重门洞开,自是一片森严,令人为之却步。茶厅为接待一般客人所用,只有正厅才是用来接待高贵客人和操办婚丧喜事的地方。

苏州园林·退思园

内宅东侧是以主人之号命名的“畹芗楼”,南北两幢,五楼五底,很是气派,为主人与家眷居用。楼与楼之间由双重走廊与之贯通,廊下东西各设楼梯可供上下,这种雨天不湿脚、晴天又遮阳的环形建筑,民间又称之为“走马楼”。园主为使居室冬暖夏凉,底层东西间的地板均制成长方形条块,随气候变化而或装或卸,灵活自如。楼南六间平房供侍者所用,称“下房”。住宅虽分东西,但布局紧凑,可分可合,分则各成院落,合则浑然一体,可谓匠心独具,思之缜密。

苏州园林·退思园

中庭内园以高墙相隔。庭中古木掩映,清雅幽静,樟树朴树华盖如云,年岁已高的广玉兰在阳光下送来阵阵清香。庭中另一吸引人的建筑是“旱船”,它是主人迎送宾客、舞文弄墨的场所。

苏州园林·退思园

中庭与退思园的主体花园之间有“月洞门”相通,穿过方砖做成的洞门,便可一窥花园全貌,园址虽小,但集中江南园林的亭、台、楼、阁、轩、曲桥、回廊、假山、水池等,而且春、夏、秋、冬、琴、棋、诗、画,各景俱全。“坐春望月楼”前踏月,有春花娇妍欲语;“菰雨生凉”内纳凉,有四面荷风习习;“桂花厅”中品茗,处处金桂飘香;“岁寒居”内围炉,松竹梅相伴,更有那“琴房”可供焚香操琴,“眠云亭”高距山巅(亭实为二层,外包湖石,外观似山亭)。“天桥”与辛台相联,堪称江南一绝。“揽胜阁”上扶栏学画。园内的每一处建筑既可独自成景,又是另一景点的对应,颇有步移景异之妙。

苏州园林·退思园

退思园集清代园林建筑之长,园内的每一处建筑既可独自成景,又与另一景观相对应,具有步移景异之妙,堪称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经典之作。

苏州园林·耦园—中国古典园林

耦园,地处娄、相二门间的小新桥巷。全园布局,颇为得法。黄石假山作为全园主题,堆叠自然,位置恰当,陡峭峻拔,气象雄浑,为苏州园林黄石假山中较为成功的一座。耦园面积较小,居城湾一隅,三面萦河,一面临街,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实为值得游赏流连的去处。

苏州园林·耦园

全园正宅居中,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古时两人耕种称为为“耦”,“耦”、“偶”相通,两人耕种亦称为耦,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在建筑艺术构思上,也别出心裁地反映出园主人双隐归田的思想,堪称佳构。

东园面积约四亩,以山为主,以池为辅,重点突出,配搭得当。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一组重檐楼厅。这在苏州园林中较为少见。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重楼复道,总称“城曲草堂”。西园面积更小,以书斋及织老屋为中心,前有月台,宽敞明亮,后有小院,幽雅清秀,隔山石树木又建书楼一座;其南亦有一院,为不规则形状,西南角设假山,设置花木,间置湖石,显得幽曲有趣。

苏州园林·耦园

全园主景黄石假山,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石块大小相间,手法逼真自然。假山东半部较大,自厅前石径可通山上东侧的平台及西侧的石室;平台之东,山势增高,转为绝壁,直削而下,临于水池,绝壁东南设磴道,依势下至池边,此处气势为全山最精彩处,假山西半部较小,自东而西逐级降低,坡度渐缓,止于小厅右壁。

东西两半部之间有谷道,两侧削壁如悬崖。而绝壁东临水池,假山体量与池面宽度配合适当,空间相称。山上不建亭阁,而于山顶山后铺土之处,散置十余种花木,随风摇曳,平添了山林趣味。而池水随假山向南伸展,曲桥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阁”,隔山与城曲草堂相对,形成以山为主体的优美景区。

 

苏州园林·虎丘—中国古典园林

虎丘位于阊门外,又名海涌山,为苏州古城标志。传春秋吴王阖闾葬此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古塔殿阁因山就势布局得宜。树木葱茏,山石峭奇,为“吴中第一名胜”。宋朝诗人苏东坡赞叹“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苏州园林·虎丘

此山高仅36米,但古树参天,周围有不少名胜。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游览胜地,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虎丘古迹很多,传说丰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韵,堪称“吴中第一名胜”。虎丘的著名景观有:断梁殿、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天下第三泉、孙武亭、望苏台等。

苏州园林·虎丘

     春秋时吴王阖闾葬在这里,公园里有许多名胜古迹。云岩寺塔(也称虎丘塔)为国家级文物,断梁殿为省级文物,梁的中间为两根梁断开接起来的,可以看到断缝。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早已在一千多年前就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千年以来,虎丘山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着“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

虎丘山,位于苏州城西7公里,海拔34.3米,面积282.3亩。“虎丘”一名来历已近2500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犯破伤风死,葬于此山,入穴三日后有白虎蹲踞墓上,故名虎丘山。

苏州园林·虎丘

   虎丘山经历代名人在山上营造,规模宏大、日趋完美、亭台楼阁、园榭轩馆,耸金叠翠,虎丘山寺宇均沿山而筑,名冠吴中,甲于江南。虎丘山虽小,而幽美的景色却能与锦绣名山大川相媲美。游览虎丘,古人有“九宜”之说。即春、夏、秋、冬、风、雨、雪、晴、四时皆宜游览。虎丘山历有前山十八景,后山十八只之称。头山门、海涌桥、断梁殿是虎丘山的入门三景。登临虎丘山沿途可见“憨憨泉”,吴王阖闾得“干将”、莫邪”剑后试剑所致的“试剑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二仙亭”、“点头石”等,每个景点都富含着美丽的传说。巍巍耸立天际的虎丘塔更有中国“比萨斜塔”的盛名。

苏州园林·虎丘

虎丘山有着“前山美、后山幽”的说法,后山脚下清清河水环绕,河中水菱浮面、河旁古木参天,大量的古树名木,樟、杉、柏、松、银杏、玉兰长势茂盛。掩映在丛林中有分翠亭、玉兰山房;揽月榭等景点。

苏州园林·怡园—中国古典园林

怡园位于苏州市区人民路43号。苏州怡园为清光绪年间所建,园西旧为祠堂,园南可通住宅。因建园较晚,吸收了诸园所长,如复廊、鸳鸯厅、假山、石室等。全园面积约 9亩,以复廊划为东、西两部。入园即为东部,以庭院、建筑为主。循曲廊南行折向西北,至四时潇洒亭,廊由此分为二路:西行经玉虹亭、石舫、锁绿轩,出复廊北端小院洞门,达西部北端石山。南下至坡仙琴馆、拜石轩。后者为东部主要建筑,以北院立有湖石奇峰而命名;又因南院植竹、柏、山茶,严冬不凋,故又称岁寒草庐。再西行由复廊南端可进入西部。

苏州园林·怡园—中国古典园林

西部以东西向的水池为中心。池南有鸳鸯厅,北称藕香榭,又名荷花厅;南称锄月轩,又名梅花厅;盛夏可自平台赏荷观鱼,严冬经暖阁寻梅望雪。池北岸假山以湖石砌为石屏、磴道、花台等,又建有金粟、小沧浪二亭。山西端渐高,下构石洞,上有小亭,玲珑精巧。池西尽处有装修华丽的旱船画舫斋。再西为湛露堂、过面壁亭和小馆碧梧栖凤,可回至鸳鸯厅。

怡园建于清代晚期同治、光绪年间。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在明代尚书吴宽旧宅遗址上营造九年,耗银20万 两建成,取《论语》“兄弟怡怡”句意,名曰怡园。该园由顾文彬之子顾承主持营造,画家任阜长、顾芸、王云、范印泉、程庭鹭等参与筹划设计,园中一石 一亭均先拟出稿本,待与顾文彬商榷后方定。园成之后,江南名士多来雅集,名盛一时。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顾承之子顾鹤逸与吴大 、陆廉夫、郑文焯、吴昌硕等创怡园画集于园中。顾鹤逸病逝后,园渐衰落 。 日伪时期,破坏尤甚,园中古玩字画被劫掠一空。40年代,怡园百戏杂陈,成为游乐场所,有“苏州大世界” 之称。1949年9月,华东军政大学第二总队第九团团部一度驻此。1950年《新苏州报》社设此。1953年12月,顾 鹤逸之子顾公硕等将怡园献给国家。驻用单位迁出,市政府拨款维修后开放游览。

苏州园林·怡园

怡园现有面积6270平方米,占地不大,但能吸取各园之长,巧置山水,自成一格。园布局以复廊为界隔东 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东部以建筑为主,庭院中置湖石、植花木,西部水池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建筑。 在造园艺术上,怡园能博采诸园景物,如复廊彷沧浪亭,水池效网师园,假山学环秀山庄,洞壑摹狮子林,旱 船拟拙政园。布局自然,亭榭廊舫小巧雅致,山池花木疏朗宜人,堪称园中精品。西部,以拙政中园为蓝本, 北掘地为池,池南——园中心位置是藕鱼榭主体建筑。西北部迭石参照环秀山庄,狮安邱壑、磴道奇曲、洞窟 诡异。建筑有“碧梧栖凤馆”、“画舫斋”、“牡丹厅”、“面壁亭”、“小沧浪”、“螺髻亭”、“金栗亭 ”诸人文景观,特别是嵌入长廊墙体的书条石书法艺术成为苏州诸园之冠。

怡园主要建筑景点有玉延亭、四时潇洒亭、坡仙琴管(石听琴室)、拜石轩(岁寒草庐)、石舫、锁绿轩 、金栗亭、南雪亭、藕香榭(锄月轩)、碧梧栖凤、面壁亭、画舫斋、湛露堂、螺髻亭、小沧浪等。

苏州园林·半园—中国古典园林

苏州半园有二,一在城南人民路仓米巷内,称南半园,另一在城东北,白塔东路,称北半园。南半园址原为一老宅,清同治年间先为俞樾在马医科购地建曲园第宅,遂将此处转让史伟堂,建东宅西园。时西邻尚有隙地,但园主“知足而不求齐全,甘守其半”,遂名“半园”,为与白塔东路陆氏半园区分,今俗称“南半园”。

苏州园林·半园

入门处,原有王文治一联:“事若求全何所乐,人非有品不能闲”,点出了造园的立意。园中主厅名“半园草堂”,俞樾书榜,吴云书联云:“园虽得半,身有余闲,便觉天空海阔;事不求全,心常知足,自然气静神怡。”堂前多植花木,又有荷池石桥,波光粼粼,山石累累。堂西南有屋如船,名“不系舟”。堂东南临池有小屋,前荷后竹,名“君子居”。还有挹爽轩、双荫轩、还读书斋、安乐窝、风亭、月榭诸胜。俞樾《半园记》评此园“少少许胜人多多许”,“高高下下,备登临之胜;风亭月榭,极柏之华,视吴下名园无多让焉。” 民国初,园曾开放,游人甚多,又有隐社、半园女诗社、女学研会等在此吟咏集会。30年代,陆鸿仪于园中设律师事务所多年,曾参与办理“七君子案”。南半园面积6130平方米,住宅两路五进现状尚可,其中东路楠木花篮对照厅最为精致。园中仅存半园草堂、还读书斋和部分亭廊。

苏州园林·半园

北半园即陆氏半园,园系清乾隆年间沈奕所建,取名“止园”。后归周勋齐,更名“朴园”,清咸丰年间,陆解眉改建,取名“半园”,因在仓米巷史氏半园之北,今俗称“北半园”。

园在住宅东部,水池居中,环以船厅、水榭、曲廊、半亭,建筑多以“半”为特色。园东北部的二层半重檐楼阁,为苏州园林所仅见。园中植有白皮松、黄杨、紫藤等花木。北半园住宅已无,现存园林面积1130平方米。园中花木繁盛,面积虽小,但布局紧凑,建筑小巧,环境雅致。

苏州园林·听枫园—中国古典园林

听枫园位於庆元坊12号,1982年被列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亩许,位於金太史巷,為清末小型宅园。 始建於清光绪年间,原址為宋词人吴应之红梅阁故址。苏州知府、金石考据家吴云(字平斋)筑宅园於此,以老枫命名。又名听枫仙馆。该园水木明瑟,泉石雅洁,红叶亭不减旧家春色。

苏州园林·听枫园

清同治光绪年间,曾署苏州知府的湖州人吴云筑宅园於此,因园内有古枫婆娑,名“听枫园”。吴自称:“宅居不广,小有花木之胜。”与自居曲园之“微”相评量。吴云善书法,好收藏鉴赏金石,园中左图右史,鐘鼎罗列。书画家吴昌硕早年与园主交谊甚厚,曾应聘住在园中教授童子,得以观摩所藏书画金石,艺事大进。光绪九年(1883年)吴云卒后,园渐衰微。宣统二年(1916年),词人朱祖谋曾寓居此园。1928年,园归陈氏,曾获修治。1949年解放后,曾相继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中学、评弹研究室、评弹团使用。1966年以后,假山被拆,建筑失修,花木凋零。1979年,安置下放回城的评弹演员10余户暂住於此。1983年,园中单位与住户迁出,由市文化局动工整修,耗资14.8万元,於1984年底竣工。1985年春节,国画院迁入。

苏州园林·听枫园

听枫园位於住宅东北部,占地1200平方米。主厅“听枫仙馆”(现改名“听枫山馆”)居园之中心,南北各有庭院一区。南院花木茂盛,山石多姿,主要建筑有味道居、红叶亭(现名待霜亭)、适然亭等。北院有清池一弘,半亭林池花木映照。馆东昔為吴云书房“平斋”。其前叠山,循蹬道而上有“墨香阁”,阁下层隐伏山中,上层突兀山巔。斋、阁自成院落,為全园精华所在。

园在住宅之东,因园中有古枫婆娑,取名“听枫园”。园占地仅亩许,以玲珑精臻见长,吴云自称“宅居不广,小有花木之胜”,故俞樾曾以听枫园之“精”与自居曲园之“微”相评量。园门东向,入园门便见假山高耸,藤蔓垂地,俨然一城中山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园中以主厅听枫仙馆为中心,馆东有书房平斋,馆西有味道居和以园主收藏的两年古铜叠而闻名的两叠轩。


苏州园林·曲园—中国古典园林

曲园坐落于苏州市马医科巷43号,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是清末著名文学家、朴学大师俞樾的故居。俞樾是在友人资助下买下这块废地的,他亲自设计,利用弯曲的地形凿池叠石,栽花种竹,建屋30余楹,取《老子》“曲则全”句意,俞樾将其命名为曲园,并自号为曲园老人。

苏州园林·曲园

走进曲园门楼,经过一个遍植修竹的天井,就是小竹里馆,屋内四角悬挂宫灯,中间是俞樾的油画像,在左右墙上挂着多幅描绘俞樾生平故事的国画。壁上还嵌着俞樾《曲园记》的砖刻。

苏州园林·曲园

经过一个廊屋,就可以看到一座轩敞明亮的厅堂春在堂。这是曲园主要建筑之一。据说俞樾在北京保和殿参加翰林考试,试卷的诗题为“谵烟疏雨落花天”,俞樾依题作诗,首句为“花落春仍在”,由于蹊径独辟,深得阅卷官曾国藩的赏识,考试结果,名列前茅。因之俞樾以“春在”作堂名,并且把自己250卷著作称为《春在堂全书》。堂内陈设简朴,中间一具坑床,左边置一书桌,上有文房四宝,现在还陈列着俞樾著作的书箱及木刻版片500余片。这里原是俞樾读书著作的书斋,也是接待宾朋、谈诗论文的所在。春在堂之东是乐知堂,是全园的正厅,取“乐天而知命”之意,堂中一副楹联为俞樾所撰、当代书法家张辛稼书写: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这是俞樾人生观的表露。

苏州园林·曲园

曲园是一座普通住宅与古典园林浑成一体的小园。春在堂西北乃是一个花园,西边一条长廊,廊中有一曲水亭,廊下便是一泓清水,名曲水池。东面一座假山傍池崛起,山上花木隐翳,山石崚嶒,山上筑有回峰阁和在春轩,据说俞樾常在此间小坐玩月。下山则有达斋与认春轩南北相对而立。认春轩是因白居易“认得春风先到处”的诗句而得名的。这些景观布置得自然天成,玲珑剔透,令人赏心悦目。俞樾自己对曲园多有题咏。如在一首诗中写道:“园中一曲柳千条,但觉扶疏绿荫绕;为惜明月无可坐,故于水面强为桥。平铺石板俨成路,俯倚红栏刚及腰;处置梯桄通小阁,差堪布席置茶铫。”由此也可窥见俞樾建造曲园的初衷和构想。 俞樾辞世后,曲园作为祖产传给了曾孙俞平伯,早在1953年,俞平伯先生就专程从北京到苏州,将曲园故宅捐赠给政府,经多次整修现已开放。

苏州园林·启园—中国古典园林

启园,原为席启荪的私家花园,俗称席家花园。是一处始建于民国时代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坐落在东山东部的杨家湾附近。1933年席氏为纪念其上祖在此迎候康熙皇帝而兴建。占地50余亩。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太湖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之一,经政府多次拨款整修扩建,才具今日之风貌。

苏州园林·启园

启园,位于苏州东山镇翁巷村北面,与太湖相临,又称席家花园。是苏州所有园林中唯一一座依山而筑,傍水而建的园林。整个花园中,四面厅、复廊、转湖、假山、新楼构图均衡呼应,十分和谐,尤其是园内的“御码头”,嵌入碧波荡漾的太湖之中,极具诗意。

启园的园址原名叶家浜,是太湖边种稻养鱼的十余亩洼地。本世纪三十年代,东山人席启荪买进这块地,在临湖一边挖土,扩展到40余亩,耗资十万(当时币值),历时3年建成这座私家园林,所以又名席家花园。

苏州园林·启园

建园时,由著名画家蔡铣、范少云、朱竹云等参照明王鏊所建的“招隐园·静观楼”的意境进行设计,“临三万六千顷波涛,历七十二峰之苍翠”,寓意深邃尽得湖山之胜。园内主体建筑“镜湖厅”是位于山水层林之间的四面厅,为二层建筑,端庄雅致。厅的四面空旷,东面筑“五老峰”、“真竹假笋”,铺地用小石砌成图案,其间花木扶疏,有含笑、山茶、牡丹、桂花、红枫、腊梅、铁牙松,清幽悦目。特别月夜至此,更是媚人。园中复廊的隔壁辟图案各异的漏窗,隐约可见被隔断的园景,给人以遐想和游之不尽之感。

柳毅井,此处传说为神话故事“柳毅传书”的遗迹。附近还有龙女庙和白马士地庙,相传柳毅传书,曾系白马于此。太湖边有一石壁,传为柳毅叩壁问讯之处。井边有明正德五年(1516年)大学士王鏊题刻的石碑。

苏州园林·畅园—中国古典园林

苏州畅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园位于住宅东侧,面积约1亩左右。从园门步人,即是桂花厅,厅后小院中原植有桂树、梧桐。小院对面是桐华书屋,穿过书屋,全园景物尽在眼前。畅园位于苏州城西庙堂巷22号,面积约一亩余。畅园为苏州小型园林的典型,建于清末,园主姓潘。该园造园手法细腻,面积虽小而布局巧妙,园景丰富而多层次,具有精致玲珑特色,是代表汉族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永久性珍品。

苏州园林·畅园

水池面积约占全园的四分之一,缘岸围叠道道通湖石,曲折参差。南端架一五折石板桥,把池面一分为二。岸边疏值白皮松、紫藤、石榴、木樨等花木。沿东园墙向北,走廊蜿蜒起伏,傍水依垣。中间有两亭,一为六角形的延晖成趣亭一为方形的憩间亭,两亭之间,点缀着竹石小品,淡雅清新。越过方亭,即至园中主厅留云山房。房以云名,有散淡脱俗之意。厅前设平台,下临池水,亦为园中主要观景点。畅园虽小,亦可驻足观赏,一畅胸怀。 该园平面布局是中央凿池,周边环以建筑,是苏州中小园林常用手法,空间配置紧凑,景物层次丰富,在同类园林中具有代表性。

苏州园林·畅园

入园门后,北面自成小庭,院植桂花,北有桂花厅三楹,入桂花厅,经小院至小四面厅桐华书屋,全园即展现目前。全园水池居中心,水池面积占全园四分之一,池周绕以厅堂、亭廊、假山、花木,岸缘围以湖石。水池狭长,南端架五折石板桥一座,使池面一分为二。沿岸疏植白皮松、紫薇、石榴、木樨等花木。黄石驳岸,花木扶疏,古朴有致。

顺东墙向北,经六角形延晖成趣亭和方形憩间亭,走廊曲折逶迤,蜿蜒起伏,傍水依垣,其间并点缀竹石小品,增益情趣。穿越北岸方亭,即至主厅留云山房。厅前宽敞平台临池,为园中主要观赏点之一。由西廊南行,至船厅涤我尘襟,厅东侧面池,与憩间亭相对。沿廊往南,经面向小池的方亭,即可登西南隅的湖石假山,山巅有待月亭,是全园最高处,与爬山曲廊相连。自亭内可沿石磴穿石洞下山,或循南端斜廊回桐华书屋。

苏州园林·五峰园—中国古典园林

五峰园是是一处始建于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众多苏州园林中较为著名的园林之一。五峰园在阊门西街47号(现由阊门内下塘街五峰园弄出入),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今五峰园弄,占地约2.5亩。是苏州园林中的精品。

苏州园林·五峰园

五峰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长州尚书杨成所筑,俗称“杨家园”、一说园为文征明之侄画家文伯仁所筑,文伯仁号五峰老人。园中耸立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颇极皱瘦玲珑之致,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及“擎云峰”。 全园以五峰胜,辅以水池,有峭壁、峡谷、山洞、石桥、古树、旱船、园亭、岩洞等景。

苏州园林·五峰园

五峰园的园景是秀丽的,从弄内正门进入,循西北端的回廊,可达船舫名“柱石轩”。此轩设计精巧,独具一格,它是陆地上矗起形似船舫的轩屋,俗称旱船。往东,为园中主厅五峰山房,室内宏敞气概,布置精雅得体。厅南有清莹小池,天光云影,拉开人们的视野。厅前面对一座蜿蜒峻拔的假山,全用湖石砌筑 ,系明代旧物,为文伯仁精心辟划的珍品。假山间有峭壁、峡谷、石桥、石梁, 古树参天,花木掩映,五峰错落耸峙。东南角看似隐蔽,但往下却隐藏着一处弯 曲多姿的石洞。出洞后豁然开朗,由此可攀登峰顶,纵览全园景色。池西有土岗隆起,绿荫拥簇,湖石环绕,山巅起亭名柳毅亭,其下土阜,相传为唐代的柳毅墓。亭内,昔日供奉柳毅神像,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汉族文化艺术特色。

苏州园林·鹤园—中国古典园林

苏州园林·鹤园

鹤园是一处建于清末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位于苏州市韩家巷4号。园中池水似鉴,修廊如虹,风亭月馆掩映于山石之间。园未竣,洪离苏,一度借为农务局。后归吴江庞屈庐,其孙庞蘅裳复加修建,一时成为文人雅集酬唱之地,词人朱祖谋曾寓居于此。园中有朱氏手植的宣南紫丁香一株,花时清香满园,沁人心脾。邓邦述篆题“沤尹词人手植紫丁香”刻于花坛。庞蘅裳闲居园中,谐“鹤园”音自号“鹤缘”,又署其厅曰“栖鹤”。

苏州园林·鹤园

鹤园园中池水似鉴,修廊如虹,风亭月馆掩映于山石之间。1924年金松岑撰《鹤园记》。当时园中曲会尤盛,吴梅、张紫东与昆曲传习所"传"字辈少年常集会于此。鹤园总面积3134平方米,小巧紧凑,简洁幽雅。东宅西园并列,宅三进。园内水池居中,小桥凌波,竹石花木环池而布,右亭左馆隔池相望。北部为主厅"携鹤草堂",结构精巧。堂前有湖石"掌云峰",以形名。

苏州园林·艺圃—中国古典园林

艺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以园景开阔、自然质朴称胜。袁祖庚建醉颖堂,题门额“城市山林”。,有山林野趣,较多保持了明末清初的旧貌。万历时为文徵明曾孙文震孟所得,堂名世纶,园名药圃。清初归姜埰,更名颐圃,又称敬亭山房,其子姜实节易园名为艺圃。此后屡易主。道光三、四年,吴姓曾予葺新。道光十九年,园宅归绸业同人,名七襄公所,重加修葺。此园保持明末清初景观风貌和部分建筑,是研究园林史的重要实例。

苏州园林·艺圃

艺圃现占地约3800平方米。宅分五进,布局曲折,厅堂古朴。园在宅西,水池居中,约占四分之一。建筑多在池北,池南以假山为主景。有博雅堂、延光阁、旸谷书堂、思敬居、乳鱼亭、思嗜轩、朝爽亭、香草居、响月廊诸胜。

苏州园林·艺圃

艺圃平面略呈南北狭长的矩形,北端为庭院,由主厅博雅堂和水榭组成;中央凿池,面积约一亩,为全园中心,水面集中,东南、西南各有水湾一处,上构低平石桥。除北端为水榭驳岸外,其余池岸均曲屈自然,而池面则因近旁为低小建筑而显得开阔,取网师园手法。池南叠假山,构桥亭,西南置小院一所。池北岸的五间水榭,低浮于碧波之上,两侧有附属建筑。这些建筑占据池北全部立面,这在苏州园林中甚为少见。池南临水置石矶,其后堆土山,山近水一面以湖石砌直壁危径。西南以墙隔作旁院,引水湾入内为小池,石山也延脉至此。院西方厅二间,周列湖石,种植山茶、辛夷,别有洞天。池东南的乳鱼亭,为明代遗构。其旁边的缓曲石桥,也属建园初期作品,都很珍贵。

苏州园林·艺圃

艺圃的这种以池水、石径、绝壁相结合的手法,取法自然而又力求超越自然,是明清时期苏州一代造园家最为常用的布局技法。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传统文化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