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和合文化
“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合”之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已故文化巨匠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程思远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命名为“中华和合文化”,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精神,强调“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辩证立场,以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张扬着丰富的天道与人间和谐融洽观念,对于当前消解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儒家和道家的和谐观
中华文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和谐文化。古代文化主体的儒家、道家等学派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既形成了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1.儒家的和谐观。
儒家贵“和”尚“中”,认为“德莫大于和”。《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中庸》又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和谐”思想发展到政治领域,就有儒家本源之一——《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政治准则。
“和为贵”和“贵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中华先民对“和”的理解是知情意的统一。儒家倡导推己及人,由近至远的思维模式,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八德。儒家主张,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洞明“和实生物”之道;个人修身养性,要讲究“心平气和”之工;与人交往,要恪守“和而不同”之法;应对潮流,要坚持“和而不流”之则;治理国家,要追求“政通人和”之理;与国交往,要坚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之规,最后的终极关怀乃是“天人合一、宇宙和谐”价值追求,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们积千年之理论与实践而积淀流传下来的精华瑰宝。作为今人,要建设和谐社会,须高度重视和弘扬这一历史传统。
儒家学说更看重“人和”。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以和为美”,提出的仁、义、礼、智、忠、孝、爱、悌、宽、恭、诚、信、笃、敬、节、恕等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并把这种普遍的“人和”原则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
儒家还为中国文化指出一个“大同”社会的远景目标,以至成为中国历史上生生不息的价值之源。《礼记·礼运第九》中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儒家在此首先强调了“天下为公”的思想,描述了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等和谐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到了近代,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设计出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令广大农民心驰神往的和谐社会蓝图。
儒家还强调“讲信修睦”社会和谐观。所谓“信”,就是“诚信”。社会和谐必须以诚信为本。子贡问孔子治国之道,孔子讲“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强调三者之中,“民信”最为重要,因为“民无信不立”。所谓“睦”就是“和睦”。社会和谐包括夫妻和睦、家庭和睦、宗族和睦、邻里和睦、地区和睦、民族和睦、国家太平。“政通人和”、“协和万邦”、“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衷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古语都是古代先贤们对社会和谐的体认和追求。为此,荀子提出“以善和人”的要求。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做人原则,将其推广到整个社会,就成了儒家崇尚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伦理法则。
2.道家的和谐观。
先秦道家的思想体系中也蕴藏着丰富的和谐观念,其“天人合一”自然和谐观、“理想真人”的人际和谐观、“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和谐观等主张,对当前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很大的启迪。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老子最先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理想的人格模式就是所谓的“真人”。“真人”要做到“贵生保真”、“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真人”在处世时能淡泊名利。“真人”形随俗而志清高,身处世而心逍遥,从不为名利所左右,追求“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己矣”的人生修养。
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其主要思想包括:以正治国,以无事安民,清静无欲,崇尚节俭等。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所谓“正”,就是为政有道而不欺、赏罚公道而不倚,即以正道治理国家。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认为当政者要实现与民众之间的政治和谐,就需“无为”,这样才可使百姓“有为”,才可达到“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的理想治国境界。“无为”正是为了“无不为”。君王只有通过“无为”,才可达到“无不为”的政治目的。即老子所说的“无为则无不治”。在老子看来,百姓从来都很淳朴、诚实,只要为政者开诚布公、为政公道,天下百姓便自会拥护响应,政治和谐自然也就实现了。老子还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为政者若是居功自傲,贪图享受,穷奢极欲,必将导致国家混乱,天下衰亡。道家反对为政者因贪欲而追逐名利,倡导人们去奢崇俭、勤俭不贪,唯此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还主张为政者要精减政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百姓生活的干扰。
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和地位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如儒学中“以德治国”、“治国安民”、“明礼诚信”、“祥和社会”、“协和万邦”等智慧仍然有益,是当今政治文明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源泉与根基。中国共产党要在世界文化大潮中保持其先进性,就要在走向世界、扩大开放、建设和谐世界的过程中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摆在关系民族振兴的战略位置。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提升国家“硬实力”的同时,保持和弘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和壮大自己的“软实力”,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说,我们能不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大问题。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