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给记忆画上图像——画图记忆法
薛燕老师在第970期《中国中学生报》中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
朱自清的《春》第三段是这么写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我看到一位初一的同学,拿着一个纸片,两分钟就把这65个字的段落背得滚瓜烂熟。
我请他解释,他笑吟吟地说:“我画的小草拦腰有一条横线,代表课文中的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为什么两棵呢?因为这句后面有两个词‘嫩嫩的,绿绿的’。那大小两个圆圈代表书中‘园子里,田野里’,看着圆圈就会想到‘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下面那几个符号,”他一一指着向我说明,“坐着,躺着,打两个滚(两圆圈),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他又指着右边的斜线说:“这代表‘风轻悄悄的’,‘风’下歪着的小草代表‘草软绵绵的’”。
也许你有过这种经验,当把自己需要记忆的东西以图像的形象表示出来后,记忆就会变得非常简单。薛燕老师提到的这个学生就是采用了画图记忆法,他读着描景状物的文章,对文章进行了丰富的想像,并把这种想像以自己的符号给画出来,这样就大大方便了记忆,提高了记忆效果。
其实,当你对需要记忆的材料进行想像的思维活动时,你已经在开始记忆了,当你在琢磨用什么符号代表需要记忆的材料的意思时,记忆就更加牢固了。画图记忆法其实就是形象记忆法的一种,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这都是记忆的法则。
当你在记笔记的时候,或者学习过程中做摘要的时候,不妨在旁边用图案或者图像把这些内容画出来,这样,你不仅能够很好地记住记在本子上的内容,当在考试或者需要的时候,你就能够通过这个图像轻松地回忆起写在图像边上的知识。
画图像的时候,可以根据知识的内容来画,比如写景的,就画个景色;表示时间的,画个日历;表现心情的,画个表情等。画的时候,可以适当夸张,这样有利于记忆,对于内容比较多的,可以运用不同颜色的笔来画,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练一练】
1、下面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请你运用画图记忆法,一边记忆一边在头脑中画图,看是否能够想像出美丽的图画以增加记忆。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在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小秘诀】
只要你在记忆的过程中想像一些自己喜欢的图像,你就很容易把这些内容记住了!而且,你会发现,记忆是件多少愉快的事情!
【名人名言】
只要集中注意力,不论是文章、数学或者故事,都不难记忆。——茅以升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