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化繁为简——分段记忆法
心理学家米罗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证明:
每人平均一次记忆的最大限量在7个左右的数字或单词。当记忆的数字从7个提高到8个时,记忆的错误率则有一个很大的上升。因此他把这个数字称为不可思议的数字——7。
依米罗认为,在数字上3、9、2、5、4、6、8等7个一位数,和26、37、64、89、16、13、27等7个两位数,对记忆而言都是相同的。在记忆上它们都是 “7个”数字而已。当然,一位数字要比两位数容易记忆。
当你面对许多需要记忆的材料时,你是不是会有一种“不知从何记起”的感觉,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你要记住的是,重要的不是记多少,而是怎样去记住。面对大堆要记的材料时,千万不要对自己缺乏信心,只要你把这些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去记忆,其实并不是想像的那么难。
你一定知道我国的中国古诗多五言、七言,而很少有八言的,有些词偶然出现八个字的,就会让人觉得很难记忆。可见,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对事物的记忆量是有限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很难记忆。我们把要记的东西分开来记忆,即采用分段记忆法,就不会使头脑的负担过重,记起来就容易多了。
分段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把大段化成小段,把小段再化成一小段,只到那一小段能让自己记住的记忆方法,即的把学习的材料分为一段落,记熟了一段后,再去记另一段。分段记忆法的好处是化整为零,能让你在记忆的时候树立信心。
比如,在你需要背诵一篇长文章时,不要急于背整篇文章,而是先看第一段有几句话,再把几句话分成几个层次,一层层地背,很快便攻下了第一段。接下来的段落也是先看全段几句,再按意义分三或四层,一层层地背,又很快背了下来。这样分段推进、步步为营,心情越来越好,背得也越来越快。
【练一练】
1、运用分段记忆法来记忆下面的内容: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表示尊重。要尽可能地这样说:“我同意约翰的观点,同时我也感到……”“我不同意莎拉的看法,尽管她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是我觉得……”或者“我认为维克多的观察真是太精彩了,它让我意识到……”
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我觉得应该把它应用于每一间会议室、每一场会议、每一个工作单位,以及每一个家庭的饭桌上。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我们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可又苦于没有一种很轻松的氛围,能让我们把脑子里的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同样常见的事是:人们担心一旦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会不会遭到嘲笑、贬低和忽略。我猜测,在一间房子里,每天可能有数百个好主意没人听得到,或者根本就没说出来。
我明白这一点,所以不希望我的教室也是这么个环境,因此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开发了一个系统,就是我们要创造一个相互支持、没有畏惧的氛围。我想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教室里随意发表见解。我想让这些思想和主张发展成一种讨论,让所有的观点都能得到大伙儿的关注。为达到这一目的,我需要一步步地引导孩子们用一种充满尊重和支持的表达方式,对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赞同或否定的意见。
首先,我告诉学生们,永远不要嘲笑别人的发言或拿别人的发言开玩笑。每个人都应该为班集体作贡献,为了让我们这个集体成为最好的集体,我们需要倾听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我鼓励他们发表不同意见,还告诉他们,人们的想法是千差万别的,而且你的想法在传达给别人的时候还会产生误差。正因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不同的秉赋、不同的经历会导致你周围的人产生怎样的念头,你根本无从得知。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言论,不要有任何居高临下的感觉,也不能让别人感觉他们的思维方式有问题。
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练习。聆听别人的发言,并且从别人的发言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这对许多同学来说似乎都是第一次。我一遍一遍地告诉我的学生,他们说过的话给了我多么大的启发,或者是他们的发言有多么棒。当他的同学转过身对着他说“哇,这主意太伟大了,我根本就没想到”时,这句话的价值会远远超过我的那些赞美之词,它给了孩子自尊和自信。这就如同从妈妈嘴里听到赞美的话后会感到很愉快,而从同事那儿得到积极的肯定和接受,我们则会体会到更多的满足。
选自《教育的55个细节》
【小秘诀】
分段并没有统一的格式,你想怎么分就可以怎么分,只要你觉得自己能够比较快地记住内容,形式并不是很重要哦!
【名人名言】
人类的所有思想不过是人类的集体回忆而已,人类历史也是如此。——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