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思想的灯塔、智慧的圣火,也是为人处世和生活工作的艺术。它既 有高度概括的抽象内容,又表现为丰富多彩的具体形式。
不久前,我撰写了一篇《对联的哲学》,原来以为只能供朋友之间交流,结果竟登上大雅之堂,在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上公开发表。这使我又继续思考许多常见的事例,觉得其中都很有哲理,值得阐发。
我们每人每天都要走路,人走路都用两只脚,这两只脚也是“对立统一”的事物。左脚和右脚都长在一个人身上,都有五个脚趾,都是用来站立、走路、 滑冰、跳舞等等,但是左脚和右脚又不相同,所以左脚鞋子和右脚的鞋子也不 能相同。左脚和右脚互为镜像,互相对称,站立时共同支撑人体,走路时互相 协调配合,这就是双方的同一性;双方之间有区别但无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 和对联一样,双方之间的同一是绝对存在,是构成双方关系的根本要素;两者之间虽然有区别,但只是相对的、局部的区别,是统一基础上的区别。双方形成“对立面”不过如此而已。两只脚之间的关系再次说明,“对立面”实际上是相互对应的双方,而不是相互矛盾的双方。所以这种辩证关系与其说是“对立统一”,不如说是对应统一,或者把“对立”一词理解为“相对而立”的意思,不是斗争或矛盾的含义,那就表达得比较准确,符合客观辩证法实际,也符合马克思、恩格斯表述“对立统一”中“对立”一词所用的德文和英文(都是 opposite)原义。
我们走路并不是利用双脚的矛盾,而是依靠双脚之间的同一性即相互协调、 对应配合,一脚向后蹬地,另一脚同时跨步向前。这时,身体的平衡对称是关 键,如果一脚踩偏,就可能摔倒。所以人的稳步前进是靠双脚的同一性来保证的,如果双脚不能协调配合,即否定了同一性,也就否定了稳步向前。正如鸟儿一翅如果被剪去部分羽毛就失去平衡不再能飞翔。所以双脚的同一性也推动人身向前运动。这里,同一性不是消极的稳定,而是积极的运动。
小孩子走路很容易摔倒,就是因为双脚出现了矛盾,不能协调配合,失去平衡。所以,双脚的矛盾在这里反而阻碍了人身向前运动。任何事物都是如此, 其中的矛盾往往会起相反的破坏作用。
当然,只靠同一性,事物也不能正常运动。人身前进除了迈步还要靠一脚蹬地,人脚和地面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也不可缺少。但这里发生作用的不是双脚之间的矛盾,而是人脚和地面之间的对立统一。人脚和地之间的作用也必须有同一性:作用力大小相同,时间一致,方向在一直线上(相差180度)。如果一脚踩在沙子或塑性地面或光滑地面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或者踩在弹性地面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同时;或者踩在一个向左或向右倾斜的地面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不成180度,那人就不能正常走路前进。所以人要正常行走,不但要依靠双脚之间的同一性,还有人的脚和地面之间也必须有同一性保证。这里反映的也就是通常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大跃进”期间,曾经提倡和实行过“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但是遭到严重的失败。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握好双方的同一性。比如“土洋结合”,实际上把“土”和“洋”对立起来,重“土”轻“洋”, 只强调“土”而忽视了它和“洋”之间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同一性,结果导致失败。其它如“以粮为纲”也同样重此轻彼,只抓一方面而排斥另一方面,造成非粮农业生产的严重萎缩,“两条腿走路”变成唱独脚戏。否定了双方的同一性,也就否定了事物的正常发展。这都是违背辩证法客观规律的结果。
综上所述,走路一事与对联一物同样,都充分体现辩证法的客观规律:和谐、协调、平衡是事物运动的根本要素,同一性是事物的绝对存在,“对立面”的矛盾和斗争只是相对的。应该像黑格尔所说那样“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才能正确运用辩证法,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