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文化。外国没有对联,因此外国语言中也没有对联这个词,至少英文与俄文中没有。英文翻译汉语“对联”用两个词表述:antithetical couplet;俄文也是用两个词表述:паpныинадписи。上述英文可回译为“对仗偶句”,俄文可回译为“成对题词”。
我历来只把中国的对联看作一种艺术,从来没有从哲学角度去理解。但看了外文,却使我深受启发,觉得我们的“对联”一词很有哲学内涵,这里,“对”就是相对的意思,“联”就是联合,即同一性。这内涵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中的“对立”一词英文和德文原文均为opposite。其含义首先是“对面的”、“对应的”、“相对的”,汉语译为“对立的”并不确切。这种译法,使本来只是相对应的事物双方变成了矛盾的双方,这与客观事物的原本不相符。
林则徐少年时代曾作一对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上下二联对仗工整,堪为“对立统一”事物的典范。这里我们看到,上下联的相关词不是对立,而是对应,上下联结合表述同一含义,这就是“对立面”的同一性。任何对联都必须具备这种同一性,没有这种同一性就不成为对联。所以,同一性才是“对立面”双方的绝对存在。
夫妻双方在哲学上也是“对立面”,但双方都在爱中统一,在互相尊重,互为依靠的家庭生活中统一。所以哲学中的“对立面”双方实际上通常都是对应或相对的。双方形成相互斗争的“对立面”不是普遍规律。
哲学中“对立面”的同一或统一,说的是双方的共性,而不包括一方消灭另一方的过程和结果;如果包括在内,那就把它的反面——相互斗争也认作同一,混淆黑白了。这不符合辩证法的原义。“斗争”要研究的是具体的战略战术,这不是哲学问题;哪里同一?怎样同一?这才是哲学研究的课题。黑格尔说:“近代哲学常被人戏称为同一哲学,……这种新哲学也曾确实竭力教人不要安于单纯的差异,而要认识一切特定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小逻辑》254页,1961年商务版)列宁也有类似的论述,原文见下段所引。
黑格尔历来注重“对立面”的同一,他主张“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因此,“对立面”的统一才是绝对的,而“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相对的、暂时的。客观世界的事实正是如此。列宁读了黑格尔的《逻辑学》一书之后,也写下了如下感想:“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是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列宁全集》第38卷111页)。因此解决矛盾的关键往往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在于寻求双方的共同点即同一性。所以共产党的哲学应该是和谐哲学。党中央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其理论基础就是和谐哲学。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