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求”职,而是我“请”你

作者:张锦喜来源:视野 2010-03-17

张锦喜,国际品牌职业测评JOB-KEY的创始人之一。现任天拓科技首席运营官兼人力资源总监。是美国管理协会(AMA)会员,国际专业管理学会(IIM)会员,著有畅销专著《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帝商》等。2016年被广东省评为“珠三角100名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经理”之一。

我很少直接去毕业生专场招人。今天广东的一个综合场,是我今年第一次参加的毕业生现场招聘会。

到了招聘现场,我感到的不是一种兴奋,而是一种压抑。这是我任职人力资源总监以来的第5年,而5年来,中国的毕业生整整翻了5倍。进场的时间还没到,售票点外已经排起了多条百米“人带”。这时,我的心中不禁掠过一丝淡淡的伤感。很多年以前,我也曾经这样在茫茫人龙中,带着满怀的期待排队,每天只能排到三五个队伍中,去投三五份简历,尔后开始了更加漫长的等待……而现在,人龙的规模远远超越我作为毕业生的那个时候。现在是更多的人可以读大学了,但我无法分清,眼前的这种景象,该是用壮观来形容,还是用悲壮来形容,无法说清,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做了一些统计,也思考了一些细节。

大学生自提的薪酬水平大致如下:

研究生:全部都是说“4000元以上”。

本科生:2000-3500元。

大专生:基本都是提2000元以下。

其中,技术类的(如WEB开发)相对偏高,在 3000-3500元之间。

这些数据,除了研究生略有下降,其它比去年偏高。

而其中,有不少细节值得一提。

一般情况下,我接过简历的时候,不会问也不会看应聘者是来自哪个学校(我从不以学校论学生)。但是当他们回答薪酬要求的时候,却的确体现了一种差别。今天主要都是来自广东学校的学生,本科线上,暨南大学、华师大、华工、华农提的要求都比较高,要求在 2500元以上;而普通一点的院校,则提2500元以下。专科线上,则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所谓“非正规院校”,比如什么技工类学校、民办学校,他们提的要求,全部都是在1200元以下。问了一轮之后,我就开始对号入座地猜他们是来自哪个学校,然后对照简历,我发现几乎达到“问价格则知学校”的地步。是学校给了他们一个“宏观指导”?有几个技工类的大专生,都是说800元,我问他们是不是都是同学,他们说“是”。“为什么你提这个数字呢?”他们说:“因为我们老师说,我们现在的竞争力大概就是800元。”这种对学生“批量生产,统一价格”的指导方针,令我为他们感到悲哀。老师的这一句“指导”,全面摧残了他们3年来的系统教育和信心,也足以毁灭这个学校。的确市场上是按照这个价格去招聘的(特别是销售),但是,学生不是纯粹的产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怎么可以做这种统一的指导呢?为什么不会有个别人更加有自信地提出1000、 1500?我今天感受到的“好学校”和“差学校”的差别,最大和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学生自信心的差别。我被邀去学校做讲座的时候,经常会对学生说一句话:“你优秀,是因为你认为自己优秀。”学生的自我意想、自我心理定位,会永远地影响他一生。

你的眼神定位了你自己

今天的求职面试,我给每个人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

有一个人我只和他谈了3分钟,留下他的简历,他后面的同学用一种没有希望的眼神看着他,说:“这么快?”

我说:“你会更快。如果你不假思索地用两句话描述你的优点,我就招你,1分钟。”可惜他断断续续,说了一大堆,显然他心理的“谱”,是他彩排好的自我介绍,我“打乱”了他的部署。

有一个学生,本来我觉得不错,她只用一页的简历,就表达了她的优势和特点,当我决定招她的时候,习惯地问下学期还有没有课并看简历,却看不到她的学校名字,“为什么没写学校名?”“因为……我的学校不怎么样……”我还是问了她的学校,然后拿起笔,在她的简历中帮她写下她的母校,然后在她眼前竖起简历:“有没有写错?”“没有。”

我今天对所有留下的简历,只是做一个动作(认为特别适合的,打勾)。这是我惟一写字的简历,我不知道她明不明白,我是在告诉她什么。她的做法让我对她的印象大打折扣。

当然,也有些学生非常善于推销自我。比如,有个应聘网页设计的学生,因为他做的东西都是在学校的内部网做的,没法把作品展现给我看,他和我说:“我把作品放到一个职友集上,你可以看。”还有一个应聘文案助理的,也是将她的文章传到自己的BLOG上。晚上我回去打开他们的主页,觉得他们放在网上的内容很充实,比如应聘文案助理的学生,上面有很多她的随笔作品,我看到她不错的写作思路和思维水平,我决定明天通知这两个人上班。他们都是来自那些被人看成“差学校”的学生,但是,他们善于利用多种途径,来表达他们的优势。比如善于利用职友集、BLOG这种新的免费工具,的确成为了他们赢得我信任的关键。

不是你“求”职,而是我“请”你

总结今天的感受,我认为:你可以认为我摆谱、摆资格,但是,作为毕业生,我相信你还是愿意听听一个 5年人力资源总监、有过1万人次求职面试经历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对你的如下“不满”:

不要递给我花里胡哨的简历,给我一点简洁而能突出你自己的表达——面对成千上万的求职者,你真的以为HR会去看你那封100个人有99个差不多的求职信和装订得像书本一样的简历模板内容吗?

不要对我说太多的自我介绍,我不敢说三五分钟我就准确判断了你,但是30秒之内我就定格了你的第一印象;我之所以很快结束你的求职面试,是因为你的后面排队的人真是太多,我只是为了给更多的人一个和你一样平等的机会。你认为我给你的时间太少,而流露出失望眼神的那一刹那,你就丢失了再次获得复试的机会。

不要一副“只要你招我,我什么都肯做”的姿态,这样给我一种“卖身”的感觉。我请你是因为你会为公司创造价值,所以不是你“求”职,而是我“请”你。这不是叫你抬高姿态,而只是希望你挺起胸膛。

不要对我拒绝收你的简历,报以晦气的脸色或失望的情绪。我不接收你的简历,不是你不行,而是不适合我的公司;我不接收你的简历,不是不给你机会,而是不想给你根本不存在的期待。

不要不敢说出和写下你毕业的学校,无论它是如何的差,你是从那里走出来的。

不要给我罗列一大堆你的学习成绩和从事的所谓实习(因为很多毕业生也曾经到我这里来兜一圈,参观一下,盖个章名曰“实习”),你只需挑选一件特别的事情,要点式地说明过程和结果,让我知道你是怎样做事的。

不要在回答“你的薪酬要求”的时候,说那么多废话。其实我不在乎你说的是5000,还还是1500,我在乎的是你说出一个数字时的那种语气、眼神。

相关链接: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是因为:一是全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400万,比2016年增加100多万人;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同时存在;三是一些地方的政策性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包括有些城市限制外地生源落户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四是社会的用人观念和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尚需转变。这些都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