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收到来自国外的一封信,是一个不认识的人发来的,说是由于政治上的变乱,发信人的一笔款项(两千六百万美元)卡在该国中央银行里了。只要我提供一个账户,就可以把款项提出,其中的百分之二十就属于我。算了一下,五百多万美元。凭良心说,我想像不出,这么多钱对我有什么用处,像我这样的人,无论如何浪费,一辈子也花不完这么大一笔钱。
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没有一个人告诉我,钱太多了,是一种什么感觉。只有一次,我从间接渠道得到消息,一个在深圳的朋友,炒股票发了一笔,大约是六十万吧。那是90年代初,在当时可是许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一个天文数字。从他太太写的一篇文章里得到信息,有了那么多钱,第一个感觉是轻松,生活的重负一下子消失了。
我并不需要那么多钱。按严格的逻辑推理,只取其中足够我挥霍一辈子的就行了。钱太多,会变成坏事,小偷、劫匪不会把穷鬼作为重点目标。报纸上绑票,甚至是撕票的对象,都是钱多得用不完的财主。
但是,我想起了当代中国一句著名格言: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学校当局正在为没有钱建造教学大楼而发愁,我可以拿来送给学校,成立基金会,造最豪华的大楼,剩下的奖励穷困好学的大学生。
和有关方面商量的结果,把一个亏本得一塌糊涂的公司放在我名下,让我当个挂名的董事长。我就以董事长的名义向对方发了传真,表示同意。
一个月内,很是顺利。对方的“总统特别偿债委员会”还给我发了几次传真,核查情况。我都依照发信人的嘱咐,一一应付了。至于交纳税金,在该国保险公司投保的费用,都由对方解决。
眼看那五百多万美元就要入账,免不了盘算起来:
除了挽救那个濒临破产的公司,还会剩下上千万的人民币。
成立基金会吧,谁来当会长呢?在我给有关方面贡献了这么大一笔款子以后,德高望重的头衔放在我的头上不是名副其实吗?最迫切的是,要造一座大楼,还是造两座?在招标投标的过程中,人家贿赂我怎么办?
……
日日夜夜的思虑竟然弄得我失了眠。起先是吃一粒安眠药,后来就变成了两粒,再后来就是三粒也不成了。
突然想起来,我那朋友的发财感觉是一身轻松,可是我却相反,相当沉重。
正日夜烦恼,对方忽然来了传真,该国财政部要收取管理费八千五百美元,指定要从我们这里途经纽约的一家银行,然后到他们指定的银行户头上。
这时,女儿比我多长个心眼,她正在学英语,深信美国人“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名言,力主慎重。于是我找到了正在香港经商的学生,他说,这可能是骗子,他自己就被某国商人骗了四万港币。这引起了我的警惕,正好我的一个学生当了副省长,我就求他通过我们国家在该国的商务代办,请求核实。
发个传真,并不是难事。八天之后,回音来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国际诈骗案。
发财当然是完蛋了,但是,我却得到了解脱,沉重感消失,失眠症也消失了。
几年以后,遇到我那位发了财的朋友,很想和他聊聊,讨论一个心理学问题,为什么他发财的感觉是一身轻松,而我发财的感觉则是沉重不堪,失去了发财的机会倒是轻松愉快。
我本想对他说,人说,无宫一身轻,我想说,无财更是一身轻。但是,他又发了一笔新的财,没有工夫和我谈心理学问题,我话说到嘴边,又缩了回去。